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路探究——评《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与创新研究》

来源 :外语电化教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k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水平难以提升源于很多因素,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欠缺;教师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普遍缺乏信心,疏于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管理,加之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滞后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深感英语课堂枯燥乏味。鉴于此,高职院校教师需要积极探究高职英语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的理念、途径和方法。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教学资源,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快速卫生技术评估评价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CNKI,SinoMed,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由2名研究员检索、筛选文献,提取相关数据,评价文献质量并进行文献分析。结果:共纳入系统评价/Meta分析22篇,经济学研究4篇。硫辛酸(≤600 mg·d-1)单用或联合其他常规治疗药
<正>记者问:肝性脑病患者可以吃蛋白类食物吗?孔明教授:轻微肝性脑病患者,没有明显的嗜睡、昏迷、意识不清,可以正常进食的时候,是可以吃也需要进食蛋白质类的食物的。因为不摄入或摄入过少的蛋白质,会造成营养不良,肌肉减少,
期刊
目的 比较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与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联合套石篮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45例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单发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联合套石篮治疗者74例为对照组,采用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者71例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碎石成功率、结石逃逸率、输尿管损伤情况、术后2周残石率、术中出血及感染率。结果 对照组结石上移导致
介绍了粉末冶金工艺刺备环形UO2芯块的实验情况,即通过对其它型号的环形芯块成型模具在不同条件下的压烧试验,总结出环形芯块成型模具的收缩率和弹性后效等各种工艺参数;设计并制造出了环形UO2芯块手动模具;采用该模具进行成型、烧结实验,制备出了芯块尺寸满足要求完全满足技术条件要求的环形UO2燃料芯块。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 扩大大豆生产面积, 提高大豆产量的作用, 而田间配置直接影响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本研究通过分析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行向配置对大豆形态、光合生理参数及产量的影响, 确定南方区域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的最优行向。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玉米大豆行比为2∶2, 带宽2 m, 设置6个处理: 玉米西北-东南行向净作(CKm)、大豆西北-东南行向净
针对空气悬架系统模糊PID控制方法中参数选取存在局限性和难以选取的问题,利用遗传算法优秀的全局优化搜索能力和并行能力,提出了一种用遗传算法来优化模糊PID控制器参数的策略。采用遗传算法对空气悬架的模糊PID控制器参数进一步优化,比较优化前后模糊PID控制下的空气悬架性能指数值。结果表明,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空气悬架较传统模糊PID控制以及普通的空气悬架,能够减小车辆振动,提升空气悬架性
在"大思政"背景下,各高校的外语类专业都在积极研究和实践课程思政的新型教育理念。目前,外语类专业现有的课程思政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和"微观"层面,连通课程和课程体系的"中观"研究成果尚不多见。文章提出,课程、课程链和课程体系之间是"点—线—面"的关系。在外语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课程链"建设必要性充分、可行性强。通过灵活多样的"线"性动态建设路径,构建符合外语专业教育特点的课程思政"课程链",能够
在VR、AR、XR等技术的不断驱动下,跨文化、跨媒介、跨地域的传播重构,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节目传播生态。中国传统文化节目无论是主题内容,还是表达方式、技术支撑、传播渠道,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文章旨在以2022年央视及全国各大卫视的春晚节目为例,选取一些经典的国风舞蹈节目,通过典型案例的多角度精心筛选,从选题内容的策划、价值链的构建、多维度传播等方面,进行抽丝剥茧式的层层分析、归纳,以期找到中国
目的 探究小剂量与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试验组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子宫及肌瘤体积。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及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为研究洞庭湖流域植被春季光合物候和秋季光合物候的时空变化,揭示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为亚热带植被物候模型的建立和碳收支评估提供有益参考,该研究利用2000–2018年的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遥感数据反演洞庭湖流域植被春季光合物候(春季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和秋季光合物候(秋季光合作用停止的时间),分析植被春季、秋季光合物候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1) 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