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闻的经济效益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hwa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形式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它的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它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作用于社会,产生了强大的社会效应,并激发出强大的经济效益。而使其影响作用于社会的传递渠道,便是新闻媒介。如今,体育新闻的经济效益已日渐彰显。
  
  体育新闻及其特性
  
  所谓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是对重要事实的传播。体育的社会影响是通过新闻传播辐射给社会的,是通过新闻传播产生的。这种以体育活动为新闻原体的新闻传播活动,便是体育新闻。从体育新闻的活动范围来看,它既从属于新闻事业,又与体育事业密切联系,体育新闻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体育新闻以竞技运动报道为主。综览当今的各类体育类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新闻传媒,凡体育新闻报道,无不以竞技体育报道为主。首先,竞技体育最具有悬念性。在竞技运动的比赛中,无论是两强相遇或是强弱相对,其比赛结果都可能出人意料之外而使其充满悬念。其次,竞技体育不但赛事频繁而且竞赛项目十分丰富,使其具有丰富的新闻源。正是竞技体育竞赛的悬念性,运动赛事的丰富性,竞赛项目的多样性,从而竞技体育的信息源源不断,吸引着热爱与关注竞技体育的受众,成为体育新闻的主要内容。
  体育新闻具有娱乐休闲性特征。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层次”理论,在社会发展中,人们在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就会出现交往、娱乐、爱与归属的需要,在实际生活中,这种需要最容易得到实现的一种方式,莫过于在休闲时人与人之间,以身体活动来进行的各种竞赛游戏,如拔河、摔跤、赛跑等。可见体育活动无论参与和观赏,始终都与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育新闻是以报道体育活动为主体,传播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同时体育新闻还通过媒介手段(如电视的特技、报纸的各种新闻体裁),向人们生动地传递体育活动的情景、体育活动的结果、体育活动中发生的各种有趣的人和事,等等,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体育活动休闲娱乐的需求。
  体育新闻具有情感性特征。由于体育运动竞赛是直接追求胜负、公开挑战极限、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及时看到结果的运动形式,使人们在体育运动中可以强烈地体验到胜利后的狂喜,失败后的悲伤,战胜自我的自豪,意志软弱的羞愧。因此,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高情感体验的运动形式。
  体育新闻正是对这种高情感体验的运动活动进行报道,自然而然也就充满着高情感的色彩,尤其是在受众带着明显的地域性、倾向性观看体育新闻报道的时候,随着比赛的胜负,受众喜、怒、哀、乐的体验就更加鲜明和强烈。
  以竞技运动报道为主,休闲娱乐性、情感性是体育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鲜明特征。正是这些鲜明的特征吸引着受众,使越来越多的人关心体育新闻、观看体育新闻、参与体育新闻的互动。
  
  体育新闻的社会地位及其作用
  
  体育具有强烈的激励性,是除了战争之外,最能激励民族感情的社会活动。一场足球比赛,在体育场周围就聚集着数千数万人,至于通过电视观看的人数则无法统计。
  在当今社会里,没有任何一项活动像体育这样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并被新闻媒介快速地、广泛地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正因为如此,企业家们企求借助体育的辐射力,将自己的产品折射给更广泛的社会。
  由于体育具有激励、凝聚、竞争性,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由于新闻传播具有快速、真实、全息的特点,并能产生轰动性效应;由于社会有着求力、求乐、求新、求名、求利的需求心理,因而使三者形成了一个联合体,通过互相利用,有机结合,产生出各自的经济效益,即社会个体借助体育的社会影响,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将自己介绍给社会,从而获得经济效益;体育通过新闻传播工具不断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吸引更多的社会个体来借助自己,也获得经济效益;新闻传播工具则充分发挥自己的媒介作用在二者中获利。这项循环活动称为“体育新闻链”。
  上述“体育新闻链”围绕体育进行着,在这个过程中,体育可以获得经济效益。因为,体育可以通过新闻传播,吸引资助者,并通过第一次传播活动的完成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新闻受体,从而使下次活动能吸引更多的资助者。此外,由于传播媒介的参与,体育活动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广告;由于体育影响大,传播媒介企求通过体育传播来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因此要求媒介支付传播费,这在一些重大的国际性体育活动中已成为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体育活动已成为社会和传播媒介注视的对象,但如果忽视体育新闻这个载体,便使整个新闻链失去了中心环节,体育活动的经济效益便无从产生。
  
  体育新闻的经济效益前景广阔
  
  体育发展,使体育对新闻传播媒介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新闻媒介也将体育,特别是诸如奥运会、足球世界杯等大型体育活动作为提高自己声誉的重要手段。新闻竞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竞争。任何一个新闻机构,都想利用某个事件来提高知名度,重大体育活动便成了新闻机构角逐的“战场”。目前,大部分媒体已经盯上了体育这块“大蛋糕”,每逢大赛来临,他们都组织精兵强将,不遗余力地进行报道,有时还特意辟出专版、推出专刊,来吸引广大企业家和体育爱好者。海湾战争使美国NBC电视台誉满全球。第25届奥运会,美国NBC电视台派去了300人,美联社是144人,法新社是105人,新华社是113人。《黑龙江日报》、《生活报》等主要媒体在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通过办体育专刊,增收了近百万元。
  由于体育受到新闻机构的重视并通过新闻传播而家喻户晓,企业界便纷纷借助体育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身价。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们只要看一看大型体育活动场地周围的广告牌及企业界对资助体育活动越来越感兴趣便会知道其中的奥妙,其目的均是想借助体育来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最终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霍英东通过资助体育而名声大振,健力宝公司通过走体育这条路而使自己几乎占领全国体育饮料市场。1984年初“健力宝”研制成功并正式投入生产,厂长李经纬首先想到两次为祖国夺取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他们派专人把饮料送到女排驻地。接着广东省体委将健力宝推上奥运饮料竞选舞台,被指定为第23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首选饮料。在中国运动员夺取了第14枚金牌之后,敏感的日本《东京新闻》记者发现中国女排轻取了东洋魔女,跟着又以3∶0把美国女排击得落花流水。她们每逢战斗,从不喝美国红罐的可口可乐,而喝中国的白罐子“健力宝”。于是,《东京新闻》发出题为《中国靠“魔水”加快了出击》的新闻,文中说在中国队加快出击的背后,有一种“魔水”在起作用,喝上一口“魔水”,马上就变得精力充沛。与此同时,在美国举行的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上,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欧阳孝教授向与会的科学家宣读了题为《吸氧配合口服电解饮料“健力宝”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学术论文,引起科学家们的瞩目。
  记者的直觉加科学家的论断,把“健力宝”从三水县推了出来,推上了中国体育饮料皇冠的宝座。国家体委于1985年5月作出决定,今后国家派往国外参加比赛的体育代表团,一律自带“健力宝”饮料。从此以后,一些大型运动会上,“健力宝”满天飞。可以说,健力宝通过体育新闻传播走向了世界!
  体育新闻的前景十分广阔。其社会原因是人们崇尚英雄。在和平环境中,体育竞技中的金牌获得者无疑是人们崇拜的英雄,因此体育场成为人们瞩目的中心。商品和企业期望伴随着金牌获得者的名声而引起世界瞩目。其经济原因,是现代领导者的才智、能力、水平与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信息的获取、处理与利用。
  广告是传递商品信息最直接的办法之一,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于公共关系的广告费,通常占销售金额的10%;日本资生堂化妆品公司的宣传广告费高达销售总额的29%。而体育又是最好的广告传播工具之一,受到企业界的青睐。1983年初美国ABC以2.75亿美元购买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当年该集团就以广告形式卖出了5.75亿美元,从中净赚3亿美元。中意电冰箱厂在北京亚运会中心赛场的24个进出口以及火炬台基、各国代表团的旗基上打出产品广告,获得了出人意料的经济效益。
  我们相信,随着文化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及体育新闻的利用价值必将成为一股不可小视的经济增长源,体育新闻的经济效益前景将是非常广阔的。
  
  参考文献:
  1.孟慧清:《体育新闻在体育经济效益中的作用及其应用》,《集团经济研究》,2007(4)。
  2.王静:《社会体育新闻——极具挖掘价值的富矿》,《新闻战线》,2007(7)。
  3.孙昊、路敦英:《浅析体育新闻的经济效益》,《新闻传播》,2004(10)。
  4.王书芳、王辉、冯春明:《论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衡水学院学报》,2006(3)。
  5.马晓冰、赵进:《体育新闻的特性及其社会地位》,《理论观察》,2007(2)。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轻工职业学院)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很多学科有交叉,如美学、心理学、生物学、神经学、运动学、社会学等等。符号学(Semiotics)作为一门研究语言、语言符号的新型学科,用逻辑实证哲学观点来诠释许多理论问题,通过对表达问题时所使用的语言进行分析而得到解决或说明,符号学理论从最初就吸取了人类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研究成果。  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和作品都有他自己独特的亮点,如李斯特音乐的标题性,肖邦作品的叙事性等。
期刊
根据对高中学生物理易错题成因的分析,作者充分利用错题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设计,使出错点成为起飞的新基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拓宽能力提升的通道。
目的:  研究alarin对急性和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小鼠的抗抑郁样作用,并且初步探讨其抗抑郁样作用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之间关系。  方法: 
摘 要: 加速度是联系力学与运动学的重要纽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由于其是描述速度快慢的物理量,相对来说较抽象,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如何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加速度这一概念是任课教师探讨的热点。本文对加速度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物理 加速度 教学方法  加速度是高中物理一个重要的基础概念,能否对其进行深刻理解,关系到学生能否进行更深
目的:本研究采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损伤,建立氧化损伤模型,观察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对氧化损伤HUVEC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收集人新鲜血清,采用肝素沉淀法提取LDL,通过CuSO4氧化法制备成ox-LDL,硫代巴比妥酸(TBA)检测ox-LDL的氧化修饰程度,并以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浓度。2.体外培养HUVEC,
摘 要: “磁感应强度”是电磁学重要并且抽象的概念。教材在展开此概念的同时引用了类比法和比值定义法,但由于磁单极子是否存在影响了磁感应强度概念的细化,因此在概念的建立上未免欠妥。本文从建立磁感应强度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谈谈对教材编排的理解,并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磁感应强度 类比法 比值定义法  一、引言  “磁感应强度”这一节课是典型的概念课,这一概念非常抽象。怎样上这一节课,让学生理
一直以来不对称催化反应是有机化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开发新型手性配体并以此为基础发展新型合成方法学是不对称催化反应发展的源动力。经过多年的研究,手性配体的发展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仍然存在底物适用性不广以及手性催化能力有限等问题。手性多功能化配体能够通过与金属配位后经两个或多个活性位点对反应底物进行协同活化而得到相较于单功能化配体更优秀的催化反应结果,是目前手性配体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本论文
摘 要: 新课改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情境创设可以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情感体验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围绕情境创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究了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问题情境创设 初中物理 教学应用  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也是引导学生进入物理学科中
摘 要: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要以巧妙的开头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以合理巧妙的实验,把学生带到操作与遐想中,以合理、有趣、幽默的笑料集中学生注意力,以丰富多彩的课间课外活动给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 物理教学 激发兴趣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课堂注意力的催化剂。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学生一旦对学
铵叶立德的[2,3]-σ重排在有机合成领域中被广泛视作构建用途多样的含氮化合物的有效手段。目前基于铵叶立德的[2,3]-σ重排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局限:活性中间体季铵盐的制备方式相对单一,以及其分离提纯不符合现代化学绿色经济的要求;用强碱处理季铵盐制备铵叶立德的方式使得底物的结构类型不够丰富,官能团兼容性不高,反应的选择性也较低;有关不对称的[2,3]-σ重排的研究与报道相对较少。有鉴于此,在本论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