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栎植物中的两个五环三萜—穗栎素A和B

来源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al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穗栎(Quercus Spicata Smith)系长在尼泊尔的约8米高的植物,其树皮当地用于治疗腹泻和痢疾,具有解热和降血糖的作用,从其树皮分得两个新三萜一穗栎素A和B(querspicatin A. B),通过化学和~1HNMR,~(13)CNMR 以及质谱检测,两者的结构分别为:3β-(3′,4′-二羟基肉桂酰氧基)-9α-羟基-7-氧代-羽扇豆-20(30)-烯和3β,9α-二羟基-7-氧代-羽扇豆-20(30)-烯。穆栎的干树皮粉末(3kg)在索氏提取器 Quercus Spicata Smith is a plant about 8 meters in length in Nepal. Its bark is used locally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rrhea and dysentery. It has antipyretic and hypoglycemic effects. It has two new trifoliates from its bark. One bursin A and B (querspicatin A. B) were detected by chemical and 1H NMR, 13C NMR and mass spectrometry. Their structures were: 3β-(3′,4′-dihydroxycinnamoyloxy) Base)-9α-hydroxy-7-oxo-Lupin-20 (30)-ene and 3β,9α-dihydroxy-7-oxo-Lupin-20 (30)-ene. Musk’s dry bark powder (3kg) in Soxhlet extractor
其他文献
据《医药信息论坛》1993年6月10日报道,中药黄芪皂甙Ⅳ单体治疗心力衰竭在黄芪分离出的20多种化合物中最具疗效。这项研究成果于近日通过鉴定,由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公诸于世
六味地黄丸为一种常用中成药,中国药典(1985年版)规定其主药山茱萸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采用薄层扫描色谱法,用环己烷-氯仿-乙酸乙酯(20:5:8)展开,以醋酐-浓硫酸(9:1) Liuwei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西部,东部为戴云山西坡,西部为武夷山东坡地带,中部为狭小的沙溪河谷平原,最高海拔为1859米,最低仅50米,相对高差1809米,构成以低山为主,多山地、多丘陵
问诊乃四诊之一,是医生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地询问病情,了解有关情况的一种诊察疾病的方法。然而在临床中如何把握好问诊一关,询问得法,抓住要害,切中病情,又确非易事
依据朱砂与配方中其它药材之间的相对密度有显著差异的特性,选用重悬浮液——四氯化碳,经悬浮离心之后,使朱砂与其它药材相分离,然后进行朱砂的化学定量分析。据此,对4种含朱
目的:通过对大鼠膀胱经覆盖的背阔肌、背最长肌及臀中肌的神经支配的研究,了解经脉线及非经脉线神经支配的区别和经络的神经解剖学特征,从而为经络实质的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
1型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1)的nef基因产物是25~27kDa的辅助性胞质蛋白。研究表明感染了缺失大部分nef的猴免疫缺陷症病毒的恒河猴其病毒负荷低而且不发展为艾滋病样疾病。鉴
雅沙里门挪是傣医民间传统常用验方之一,其成分为榼藤子仁,毛叶巴豆等七味傣药组成,具有祛暑和中,解痉止痛的功能,主治吐泻腹痛,胸闷、肋痛,头痛发热等症。在傣族民间使用非
本文运用细胞化学定位、定性、定量技术探讨了慢性肾炎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的ANAE变化及其与中医辨证的关系。发现肾阳虚组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及点状型百分率显著低于肾
粪类圆线虫具有不同的发育途径:幼虫排出宿主体外后可以直接发育成感染性幼虫(L3i),也可以间接发育为自生生活型成虫,而其后代又可发育至L3i。本文就粪类圆线虫幼虫外周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