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已经迈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于2011年爆发式增长的移动互联网产业是互联网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潮。以苹果为代表的创新者们将数字智能终端打造得外观精致且功能强大,3G和Wi-Fi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数字世界铺好了通路,于是信息开始越来越多地由PC转向更加便携的手持终端设备,进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大屏幕的智能手机,人们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吃饭、旅行的时候也不例外。手机上丰富的内容已经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满足了人们在工作、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各项需求。
毋庸质疑,移动互联网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与PC互联网规模相当甚至更大的产业,而且这个过程将非常迅速。APP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一大亮点,并加速向社会各个领域融合渗透。但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带来了安全威胁、知识产权等问题和挑战,移动互联网产业竞争秩序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需要全行业一起努力,营造健康有序的产业环境。
移动互联网井喷发展,APP空前繁荣
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融合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特点的应用,正在成为继传统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热点。移动互联网具有便携性、及时性和隐私性等特点,已经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据中金公司预测,移动互联网全球用户规模发展迅速,2015年内有望超越传统互联网用户。
智能终端快速增长。据统计,2011年,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已经超过电脑,2012年我国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达1.1亿部,超过此前历年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总和。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底,我国智能手机保有量达3.6亿,增速80.0%,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549.7亿元,同比增长96.4%。
APP数量及下载量高速增长。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同时也引爆了应用商店市场,第三方应用商店下载量巨大。2013年5月16日,苹果宣布App Store的累计下载量已突破500亿次。而就在同一天,谷歌宣布,Google Play的下载量达到480亿次。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一季度,百度应用下载量达到1527亿;N多市场和安卓市场的下载量也都超过100亿,另有10个商店的下载量在10亿至60亿之间。
据移动分析公司Flurry的预测,中国将在2013年成为世界移动应用使用量的桥头堡。实际上,早在2012年7月,中国已经是全球APP下载量排名第二的国家。Flurry报告显示,2012年1月的中国APP下载量仅占1.8%,排名第10。随后的4月达到2.7%,7月则占据5.4%,超过排在第二的英国。进入10月,中国的新增APP下载量占到全球的12%,遥遥领先于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市场。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引发新一轮创业潮。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4月底,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08亿户,渗透率接近70%。中国移动互联网腾飞在即:3G和Wi-Fi网络已经实现全国大部分地区覆盖,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无线上网资费下降趋势明显;智能终端手机全面普及;互联网企业全线进军,适合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服务呈指数级增长。
移动互联网给应用开发者带来了更多机遇。进入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开发应用程序,通过应用商店销售给终端用户。换言之,就是人人都能够参与到APP经济中。应用商店的模式为大批拥有创新想法的开发者开启了令人兴奋的创业可能性,他们结合新的技术与创意来打造全新的用户体验,让小小的手机软件变成了整个IT产业的新焦点。随着移动网络、移动终端和移动业务的不断完善,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将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移动互联网存在的问题
安全威胁。安全问题是当前移动互联网及APP发展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受到用户、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相关机构调查显示,2013年一季度,Android商店APP感染病毒比例上升,所抽查的样本中恶意应用比例为13‰,同比上一季度增长36.8%。
腾讯《2013年第一季度手机安全报告》称,71%的安卓APP涉嫌读取用户信息。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抽取了近470万个软件包,统计发现有读取用户信息权限相关操作的软件比例达到71%,也就是有超过333万个软件包同时申请了用户信息权限,且含有读取用户信息权限相关操作的代码。在这333万个软件包中,读取设备识别信息与本机手机号的占61.75%与28.33%,读取地理位置信息的占28.27%,读取通讯录的占10.29%,读取浏览器书签的占7.93%。
表 全球四大应用商店对比(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苹果App Store 谷歌Google Play 微软应用商店
Windows Phone Store 黑莓 App World
应用数量
(截至2012年12月) 77.5万 80万 15万 12万
累计下载量 500亿
(截至2013年5月16日) 480亿
(截至2013年5月16日) 10亿
(截至2013年2月) 30亿
(截至2012年7月)
APP知识产权问题。我国APP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不容乐观,几十款知名企业的APP都遭遇了盗版和“山寨”之痛,包括美团、淘宝、当当、工商银行、京东等的APP都遭遇了大面积的盗版或“山寨”。另据统计,Google Play游戏分类前100名正版APP,90%以上都遭遇了盗版或“山寨”。
盗版APP危害巨大。一方面,正版的APP被破解之后,破坏者会对正版APP加入恶意代码、病毒等程序,这些程序会在用户使用APP的过程中,收集用户信息,如手机号码、位置信息、通讯录信息,还会篡改手机上其他APP的数据,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危害。同时,“山寨”APP也会给开发者带来损失,会影响正版APP的下载量和激活量,会破坏正版APP的用户口碑,增加正版APP的投诉几率;对于一些知名的APP,会影响其收入,同时对于一些个人开发者,盗版和“山寨”足以让个人开发者走向穷途末路。 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秩序混乱。首先是APP产品面临同质化危机。一款受欢迎的APP推出不到一周,就会有数十款甚至上百款功能相似的APP冒出来争夺市场。同质化带来了更加残酷的市场竞争,导致应用推广和营销成本增加,开发者盈利困难。同质化在APP诞生伊始就是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继承了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精神;从现实角度看,APP准入门槛低、开发周期短、商业模式不明确、盈利渠道单一等,都是同质化的肇因。
另一个是“刷榜”问题突出。如何让自己的移动互联应用脱颖而出?不断创新,在营销手段和渠道等方面下足力气,这样做当然最好,但是人力成本和营销成本很高。于是,一大批“刷”下载量、“刷”排行榜、“刷”评分的网络“水军”或专业组织应运而生。在开发者中,有的是雇佣“水军”为自己的应用刷下载量的,有的是“棒杀”对手,直接“刷”恶评,从而达到排挤对手的目的。从产业的角度看,无序的竞争、对对手的诋毁,只能扰乱市场,妨碍产业的健康发展。
盈利模式不清。大部分APP没有明晰的盈利模式,目前主要依靠广告盈利,应该探索多渠道的融资和盈利渠道。苹果App Store中有近40万个APP被称为“僵尸应用”,有六成开发者无收益。艾媒数据显示,APP开发者持平与实现盈利的分别占30%和15%,入不敷出的占55%,且这个比例在逐渐扩大。在我国,用户付费习惯尚未形成,免费应用仍然是常态,开发者的收入受到很大的影响。
构建健康产业环境需要全行业努力
移动互联网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各项应用必将会从生活服务、公共服务领域向工农业生产等生产性服务领域延伸,最终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为人们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将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所有移动互联网的从业者,都有义务共同努力,维护健康的产业发展环境,使移动互联网创造更大的价值。
加强APP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首先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其次要搭建平台,促进业内沟通交流,逐步建立完善、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遏制侵犯知识产权等移动互联网上的各类不良行为;三是相关从业者应提升自律和监督意识,要鼓励开发者对移动互联网进行监督,对APP盗版、“山寨”、商标侵权等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的举报要快速响应,逐步建立开发者诚信评价,维护健康有序的产业生态环境。
加强产业规范及管理。政策法规层面,全行业要以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为契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行业自律层面,要加强移动互联网行业自律机制建设,规范从业者行为,依法促进和保障产业健康发展;技术层面,全行业要提升网络安全技术能力和水平,加强对恶意行为的监测和处置,消除技术漏洞和隐患;社会教育层面,全行业要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切实维护个人用户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应用商店是构建健康产业生态环境的关键。作为APP的入口,应用商店处于关键环节,加强应用商店的监督和管理,已经成为业内共识。首先,加强公众监督,对于网民举报并经过专业机构鉴定为恶意的APP,定期向社会曝光,建立恶意APP预警及快速下架制度。其次,通过行业自律,督促应用商店实现APP上架前的安全监测机制,以及专业机构对应用商店内存量APP的定期巡检机制。第三,要建立开发者诚信评价及公示制度和应用商店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督促应用商店落实安全责任,以规范和提升服务质量,保障移动互联网健康发展。
构建健康产业环境的具体实践——“安全百店”行动。2012年底,中国互联网协会12321举报中心组织手机应用商店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发起了手机应用软件“安全百店”行动。“安全百店”行动的主要目的,是鼓励更多的手机应用商店健全举报功能,充分发挥12321举报中心的公众监督职能,从手机应用下载源头开展对恶意手机应用软件进行治理的探索与实践,规范手机应用软件及其下载服务,力争实现“一键举报、百家联动”的公众监督机制,促进行业自律,及时解决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维护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加强保护网络信息安全。
目前已与12321举报中心接通“一键举报”功能的手机应用商店有30余家,涵盖了国内80%左右的手机软件下载市场。2013年4月,单月的有效举报次数达97万,有效举报APP数量为8.6万。12321举报中心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参与手机应用商店的举报联动机制,加入“安全百店”行动,为移动互联网的网络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系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
毋庸质疑,移动互联网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与PC互联网规模相当甚至更大的产业,而且这个过程将非常迅速。APP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一大亮点,并加速向社会各个领域融合渗透。但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带来了安全威胁、知识产权等问题和挑战,移动互联网产业竞争秩序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需要全行业一起努力,营造健康有序的产业环境。
移动互联网井喷发展,APP空前繁荣
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融合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特点的应用,正在成为继传统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热点。移动互联网具有便携性、及时性和隐私性等特点,已经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据中金公司预测,移动互联网全球用户规模发展迅速,2015年内有望超越传统互联网用户。
智能终端快速增长。据统计,2011年,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已经超过电脑,2012年我国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达1.1亿部,超过此前历年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总和。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底,我国智能手机保有量达3.6亿,增速80.0%,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549.7亿元,同比增长96.4%。
APP数量及下载量高速增长。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同时也引爆了应用商店市场,第三方应用商店下载量巨大。2013年5月16日,苹果宣布App Store的累计下载量已突破500亿次。而就在同一天,谷歌宣布,Google Play的下载量达到480亿次。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一季度,百度应用下载量达到1527亿;N多市场和安卓市场的下载量也都超过100亿,另有10个商店的下载量在10亿至60亿之间。
据移动分析公司Flurry的预测,中国将在2013年成为世界移动应用使用量的桥头堡。实际上,早在2012年7月,中国已经是全球APP下载量排名第二的国家。Flurry报告显示,2012年1月的中国APP下载量仅占1.8%,排名第10。随后的4月达到2.7%,7月则占据5.4%,超过排在第二的英国。进入10月,中国的新增APP下载量占到全球的12%,遥遥领先于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市场。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引发新一轮创业潮。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4月底,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08亿户,渗透率接近70%。中国移动互联网腾飞在即:3G和Wi-Fi网络已经实现全国大部分地区覆盖,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无线上网资费下降趋势明显;智能终端手机全面普及;互联网企业全线进军,适合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服务呈指数级增长。
移动互联网给应用开发者带来了更多机遇。进入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开发应用程序,通过应用商店销售给终端用户。换言之,就是人人都能够参与到APP经济中。应用商店的模式为大批拥有创新想法的开发者开启了令人兴奋的创业可能性,他们结合新的技术与创意来打造全新的用户体验,让小小的手机软件变成了整个IT产业的新焦点。随着移动网络、移动终端和移动业务的不断完善,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将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移动互联网存在的问题
安全威胁。安全问题是当前移动互联网及APP发展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受到用户、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相关机构调查显示,2013年一季度,Android商店APP感染病毒比例上升,所抽查的样本中恶意应用比例为13‰,同比上一季度增长36.8%。
腾讯《2013年第一季度手机安全报告》称,71%的安卓APP涉嫌读取用户信息。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抽取了近470万个软件包,统计发现有读取用户信息权限相关操作的软件比例达到71%,也就是有超过333万个软件包同时申请了用户信息权限,且含有读取用户信息权限相关操作的代码。在这333万个软件包中,读取设备识别信息与本机手机号的占61.75%与28.33%,读取地理位置信息的占28.27%,读取通讯录的占10.29%,读取浏览器书签的占7.93%。
表 全球四大应用商店对比(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苹果App Store 谷歌Google Play 微软应用商店
Windows Phone Store 黑莓 App World
应用数量
(截至2012年12月) 77.5万 80万 15万 12万
累计下载量 500亿
(截至2013年5月16日) 480亿
(截至2013年5月16日) 10亿
(截至2013年2月) 30亿
(截至2012年7月)
APP知识产权问题。我国APP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不容乐观,几十款知名企业的APP都遭遇了盗版和“山寨”之痛,包括美团、淘宝、当当、工商银行、京东等的APP都遭遇了大面积的盗版或“山寨”。另据统计,Google Play游戏分类前100名正版APP,90%以上都遭遇了盗版或“山寨”。
盗版APP危害巨大。一方面,正版的APP被破解之后,破坏者会对正版APP加入恶意代码、病毒等程序,这些程序会在用户使用APP的过程中,收集用户信息,如手机号码、位置信息、通讯录信息,还会篡改手机上其他APP的数据,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危害。同时,“山寨”APP也会给开发者带来损失,会影响正版APP的下载量和激活量,会破坏正版APP的用户口碑,增加正版APP的投诉几率;对于一些知名的APP,会影响其收入,同时对于一些个人开发者,盗版和“山寨”足以让个人开发者走向穷途末路。 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秩序混乱。首先是APP产品面临同质化危机。一款受欢迎的APP推出不到一周,就会有数十款甚至上百款功能相似的APP冒出来争夺市场。同质化带来了更加残酷的市场竞争,导致应用推广和营销成本增加,开发者盈利困难。同质化在APP诞生伊始就是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继承了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精神;从现实角度看,APP准入门槛低、开发周期短、商业模式不明确、盈利渠道单一等,都是同质化的肇因。
另一个是“刷榜”问题突出。如何让自己的移动互联应用脱颖而出?不断创新,在营销手段和渠道等方面下足力气,这样做当然最好,但是人力成本和营销成本很高。于是,一大批“刷”下载量、“刷”排行榜、“刷”评分的网络“水军”或专业组织应运而生。在开发者中,有的是雇佣“水军”为自己的应用刷下载量的,有的是“棒杀”对手,直接“刷”恶评,从而达到排挤对手的目的。从产业的角度看,无序的竞争、对对手的诋毁,只能扰乱市场,妨碍产业的健康发展。
盈利模式不清。大部分APP没有明晰的盈利模式,目前主要依靠广告盈利,应该探索多渠道的融资和盈利渠道。苹果App Store中有近40万个APP被称为“僵尸应用”,有六成开发者无收益。艾媒数据显示,APP开发者持平与实现盈利的分别占30%和15%,入不敷出的占55%,且这个比例在逐渐扩大。在我国,用户付费习惯尚未形成,免费应用仍然是常态,开发者的收入受到很大的影响。
构建健康产业环境需要全行业努力
移动互联网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各项应用必将会从生活服务、公共服务领域向工农业生产等生产性服务领域延伸,最终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为人们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将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所有移动互联网的从业者,都有义务共同努力,维护健康的产业发展环境,使移动互联网创造更大的价值。
加强APP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首先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其次要搭建平台,促进业内沟通交流,逐步建立完善、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遏制侵犯知识产权等移动互联网上的各类不良行为;三是相关从业者应提升自律和监督意识,要鼓励开发者对移动互联网进行监督,对APP盗版、“山寨”、商标侵权等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的举报要快速响应,逐步建立开发者诚信评价,维护健康有序的产业生态环境。
加强产业规范及管理。政策法规层面,全行业要以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为契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行业自律层面,要加强移动互联网行业自律机制建设,规范从业者行为,依法促进和保障产业健康发展;技术层面,全行业要提升网络安全技术能力和水平,加强对恶意行为的监测和处置,消除技术漏洞和隐患;社会教育层面,全行业要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切实维护个人用户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应用商店是构建健康产业生态环境的关键。作为APP的入口,应用商店处于关键环节,加强应用商店的监督和管理,已经成为业内共识。首先,加强公众监督,对于网民举报并经过专业机构鉴定为恶意的APP,定期向社会曝光,建立恶意APP预警及快速下架制度。其次,通过行业自律,督促应用商店实现APP上架前的安全监测机制,以及专业机构对应用商店内存量APP的定期巡检机制。第三,要建立开发者诚信评价及公示制度和应用商店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督促应用商店落实安全责任,以规范和提升服务质量,保障移动互联网健康发展。
构建健康产业环境的具体实践——“安全百店”行动。2012年底,中国互联网协会12321举报中心组织手机应用商店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发起了手机应用软件“安全百店”行动。“安全百店”行动的主要目的,是鼓励更多的手机应用商店健全举报功能,充分发挥12321举报中心的公众监督职能,从手机应用下载源头开展对恶意手机应用软件进行治理的探索与实践,规范手机应用软件及其下载服务,力争实现“一键举报、百家联动”的公众监督机制,促进行业自律,及时解决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维护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加强保护网络信息安全。
目前已与12321举报中心接通“一键举报”功能的手机应用商店有30余家,涵盖了国内80%左右的手机软件下载市场。2013年4月,单月的有效举报次数达97万,有效举报APP数量为8.6万。12321举报中心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参与手机应用商店的举报联动机制,加入“安全百店”行动,为移动互联网的网络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系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