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英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学生英语学习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随着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渐渐发生了变化,其中游戏教学法就是一项有益尝试。游戏教学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有助于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游戏教学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要点:1.游戏内容要具有目的性和启发性;2.游戏形式要具有多样性和创新型;3.游戏过程要注意参与性和合作性。
【关键词】小学教学 英语教学 游戏教学法
小学是学生接触英语的起步阶段,由于刚刚接触英语,学生对英语的热情普遍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英语学习内容的日益丰富,加之英语与汉语的差异性,使得学生渐渐失去了英语学习兴趣。因此,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成为摆在广大英语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法的必要性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为当前小学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其中明确倡导小学英语教学要创设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其中游戏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起着重要作用。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大致处于6-12岁这一年龄段,他们往往好奇心强,注意力难以持续集中,没有外语学习的真正需求和内在动机,学习的目的性不强。而适时地在英语教学中引入游戏,使枯燥的英语教学充满趣味,课堂气氛活跃融洽。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能调动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并能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满足学生好奇贪玩的心理,寓教于乐,增加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在英语学习中收获知识和快乐。
二、有助于加强师生、生生间互动
游戏教学法运用于英语课堂之中,将单纯的语言知识灌输转变为师生、生生合作互动的游戏形式。小学生对教师有强烈的依赖心理,在这种生动、有趣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及信任感会更为强烈,潜移默化中拉近师生间距离。同时通过游戏教学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更加频繁。通过学生间的配合协作,形成团结互助的学习共同体。有益于学生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及班级团结。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法的注意要点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与交流,为学生提供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教师需要对游戏进行精心设计,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游戏的内容、形式以及实施过程,并在实施游戏教学法的过程中注意以下要点:
1.游戏内容要具有目的性和启发性。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英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英语教学中的游戏设计要为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服务。同时不同年级的语言水平不同,游戏内容设计的目的和要求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具体需求进行相应调整。另外,英语教学中的游戏还要具有启发性。小学生对学习的认知能力不足,缺乏语言学习的内在动机。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大胆表达,调动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2.游戏形式要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将游戏引入英语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但课堂游戏的形式要灵活多变,不断创新。低年级的猜猜看和中高年级的单词接龙都已经令学生失去兴趣,游戏教学的优势也随之丧失。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不断对游戏形式进行改进,不能仅仅将游戏窄化为固定形式,可以根据英语学习模块进行游戏设计,口语游戏、听力游戏、阅读游戏、写作游戏等形式都可以在英语教学中运用。
如主要针对英语听力设计的全身反应游戏法,教师说出动作指令,学生做出相应动作。将所学习的英语知识与身体动作结合,满足了小学生的表现欲,提升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游戏过程要注重参与性和合作性。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游戏旨在加强师生、生生间的对话与互动,其实施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因此在游戏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合作性。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设计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的参与感增强。同时学生英语学习的接受程度不同,英语水平也有差异,所以在游戏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如在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时,设定的角色,最好难易结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可以胜任的角色。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也有展示的机会,水平稍低一些的学生也能够参与其中,获得表现的机会,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有利于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长远发展。
四、小结
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在英语教学中适时、适当地运用游戏教学法,将游戏与英语教学相结合,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让学生在游戏实践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线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不断开发适应学生身心特点的教育游戏,创新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英语教育。
【关键词】小学教学 英语教学 游戏教学法
小学是学生接触英语的起步阶段,由于刚刚接触英语,学生对英语的热情普遍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英语学习内容的日益丰富,加之英语与汉语的差异性,使得学生渐渐失去了英语学习兴趣。因此,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成为摆在广大英语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法的必要性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为当前小学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其中明确倡导小学英语教学要创设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其中游戏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起着重要作用。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大致处于6-12岁这一年龄段,他们往往好奇心强,注意力难以持续集中,没有外语学习的真正需求和内在动机,学习的目的性不强。而适时地在英语教学中引入游戏,使枯燥的英语教学充满趣味,课堂气氛活跃融洽。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能调动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并能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满足学生好奇贪玩的心理,寓教于乐,增加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在英语学习中收获知识和快乐。
二、有助于加强师生、生生间互动
游戏教学法运用于英语课堂之中,将单纯的语言知识灌输转变为师生、生生合作互动的游戏形式。小学生对教师有强烈的依赖心理,在这种生动、有趣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及信任感会更为强烈,潜移默化中拉近师生间距离。同时通过游戏教学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更加频繁。通过学生间的配合协作,形成团结互助的学习共同体。有益于学生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及班级团结。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法的注意要点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与交流,为学生提供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教师需要对游戏进行精心设计,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游戏的内容、形式以及实施过程,并在实施游戏教学法的过程中注意以下要点:
1.游戏内容要具有目的性和启发性。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英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英语教学中的游戏设计要为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服务。同时不同年级的语言水平不同,游戏内容设计的目的和要求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具体需求进行相应调整。另外,英语教学中的游戏还要具有启发性。小学生对学习的认知能力不足,缺乏语言学习的内在动机。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大胆表达,调动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2.游戏形式要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将游戏引入英语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但课堂游戏的形式要灵活多变,不断创新。低年级的猜猜看和中高年级的单词接龙都已经令学生失去兴趣,游戏教学的优势也随之丧失。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不断对游戏形式进行改进,不能仅仅将游戏窄化为固定形式,可以根据英语学习模块进行游戏设计,口语游戏、听力游戏、阅读游戏、写作游戏等形式都可以在英语教学中运用。
如主要针对英语听力设计的全身反应游戏法,教师说出动作指令,学生做出相应动作。将所学习的英语知识与身体动作结合,满足了小学生的表现欲,提升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游戏过程要注重参与性和合作性。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游戏旨在加强师生、生生间的对话与互动,其实施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因此在游戏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合作性。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设计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的参与感增强。同时学生英语学习的接受程度不同,英语水平也有差异,所以在游戏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如在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时,设定的角色,最好难易结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可以胜任的角色。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也有展示的机会,水平稍低一些的学生也能够参与其中,获得表现的机会,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有利于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长远发展。
四、小结
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在英语教学中适时、适当地运用游戏教学法,将游戏与英语教学相结合,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让学生在游戏实践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线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不断开发适应学生身心特点的教育游戏,创新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