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南四湖湿地是被湿地公约组织收录的重要湿地,及时掌握南四湖湿地水域面积的时空动态特征对湿地保护及湿地修复有重要意义.文章以Landsat陆地系列卫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修订后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配合最大类间方差(Otsu)法提取了南四湖近30年的水域面积,分析了南四湖湿地水域面积的年内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MNDWI配合Otsu法可以较好的提取出南四湖的水域面积.(2)近30年来,南四湖湿地水域面积呈现“W”形的年际变化趋势,水域面积年平均值最大为765.48 km2,出现在2
【机 构】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山东建筑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济南 2501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四湖湿地是被湿地公约组织收录的重要湿地,及时掌握南四湖湿地水域面积的时空动态特征对湿地保护及湿地修复有重要意义.文章以Landsat陆地系列卫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修订后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配合最大类间方差(Otsu)法提取了南四湖近30年的水域面积,分析了南四湖湿地水域面积的年内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MNDWI配合Otsu法可以较好的提取出南四湖的水域面积.(2)近30年来,南四湖湿地水域面积呈现“W”形的年际变化趋势,水域面积年平均值最大为765.48 km2,出现在2006年;最小值为329.83 km2,出现在2002年.从年内变化来看,水域面积呈现“V”形的变化规律,其中面积最大值均出现在冬季,最小值出现在夏季.(3)南阳湖、独山湖和昭阳湖三个湖泊面积均呈现较明显的年际和年内变化,而在研究时间段内微山湖的水域面积相对稳定且面积较大.研究为南四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了技术和数据支持.
其他文献
长汀县是我国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地区,及时快速地监测区域内水土流失敏感性并开展相关治理显得尤为重要.以长汀县为研究区,选择1994、2006和2016年三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熵权法及多因子加权求和模型,以降雨、地形因子、土壤类型、植被覆盖度与土地利用类型5个指标作为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指标,构建水土流失敏感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各年份评价模型,对研究区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布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再采用自然分界法将其水土流失敏感性划分为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极敏感5个等级,结合海拔、
林地作为一种重要森林生态资源,在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研究基于湖北省1990—2015年(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6期土地利用遥感基础调查数据、DEM和气象(气温和降水)数据,借助变化率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完成了研究区林地遥感制图分析,并对研究区近25年间林地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近25年间湖北省林地面积总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990—1995年林地面积增加显著,增加幅度为641.14 km2;20
为探索黔西南州水土流失敏感性空间分布特征,选取降雨侵蚀力、地形起伏度、植被类型、土壤类型作为水土流失敏感性综合评价指标并建立评价标准,基于GIS和敏感性评价模型对水土流失敏感性进行多指标及单指标分析评价,并计算各土壤类型的可蚀性值以加强评价结果的科学性.结果表明:1.黔西南州水土流失敏感性普遍较高,各级敏感性面积比从小到大依次为中度敏感性、轻度敏感性、高度敏感性、极敏感性和不敏感性,轻度敏感性以上的区域占州面积的83.4%,水土流失程度严重;总体呈现中心向四周逐级增加、东部高于西部的分布趋势.九个县市中晴
为了解条华蜗牛在田间常见树种上栖息分布习性,给蜗牛预测预报与防治提供依据,用随机取样法对条华蜗牛在30种不同树上的分布进行调查,并用经典聚集度指标及回归分析测定在槐树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发现,在30种树上,条华蜗牛连续两年(2013—2014年)在槐树上分布数量最多,分别为5.30头·树–1、4.90头·树–1,分布最少的是核桃和板栗,都为0.10头·树–1,显著低于其他树种上的(P<0.05).2013年在多个种树上的栖息量明显多于2014年的.条华蜗牛在槐树五个树干高度段分布数量随树干高度有增加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