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企业 资产提升 业绩增长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yr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企业(600675)将以总股本9.07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配售,此次配股可配售股份共计2.72亿股。拟投入募集资金30亿元用于三个房地产项目的开发。
  中华企业此次配股,采用市价折扣法确定配股价格,最终配股价格将根据当时公司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量及项目资金使用安排而定。此次募集资金将投入周浦23号地块住宅项目、浦东新区花木镇3街坊42丘住宅项目、古北商务分区9-3地块项目三个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这三个项目总投资约为55.90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30亿元。
  
  资产价值提升
  
  中华企业是上海最早成立的房地产公司,大股东上海地产集团实力雄厚。公司房地产开发以住宅为主,包括别墅、联排别墅、高档公寓、中档公寓等,此外还开发了部分办公楼物业,产品以销售为主。
  公司立足上海,以长三角地区为重点,战略性的进入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即实施公司命名的“1+X”战略。
  公司以内涵式发展为基础,通过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品牌经营、产品研发和项目运营提升核心竞争力。
  公司2006年实现项目销售面积18.4万平方米,结算面积17万平方米。2007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实现销售面积5万平米,实现结算面积10.62万平方米。截至2007年11月13日,公司拥有项目16个,总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
  2005-2006年偏紧的土地供应以及受预期影响被抑制的部分改善性需求终于在2007年第二季度起体现为房价的持续大幅上扬和成交量的放大,11月商品住宅均价比年初上涨了23%。1-11月供求比达到0.62:1。上海商品住宅供求紧张的形势预计在短期内难以缓解。
  公司项目销售形势良好。公司目前主要的在售楼盘,古北西郊别墅价格已经从年初的每平米2万元左右上升到3.5万元每平米。苏州第五元素项目售价也从之前的5千5至6千元每平米上升到7千元每平米左右,9月中旬开出的95套房源在一天内售完,年底前苏州第五元素项目还将推出约5万平米。位于南汇的连排别墅项目南郊中华园将在11或12月开盘,预计售价在1万2每平米左右,年内约有4万平米左右房源上市。
  租赁收入2009年将达到2亿元。公司目前拥有较多优质商业地产,公司将择优持有部分物业,未来三年公司租赁收入将实现快速增长,预计2009年达到2亿元,是2006年的4倍,2010年达到约3.4亿。
  公司土地面积偏少,但含金量高。公司目前拥有土地储备建筑面223万平米,相对2006年将近40万平米的竣工面积而言,公司的土地储备规模在行业内处于较低水平。不过公司土地全部位于地价较高的上海和苏州地区,其中约60万平米是位于北外滩、古北等黄金地段的商业地产,且公司进入时间较早、土地成本偏低。尤其是北外滩国际客运中心项目,地理位置稀缺,品质较高,将成为公司2008-2010年重要的利润来源。分析师认为公司目前土地储备的潜在盈利能力足以保证未来3年以上盈利的快速增长。
  项目拓展出现积极变化。公司在2006年底先后收购了3个烂尾办公楼,今年9月通过拍卖获得了位于龙阳路附近的8.4万平米住宅项目,近期正在准备通过股权收购两个位于宝山和南汇的房地产项目,合计建筑面积约15万平米。我们注意到一年来公司在项目拓展方面更加积极和灵活。
  市场人士分析,公司未来的重点市场仍然是相对更熟悉也更有品牌知名度的上海及苏州地区,并着手进入一些新兴的二线城市。
  
  未来稳定成长
  
  上海写字楼市场供应偏紧,租金涨幅可观。2007年第三季度,上海写字楼市场的空置率达到了1.57%的历史低点。甲级写字楼租金与去年4季度相比上涨了2.86%,同期乙级写字楼租金上涨了8.11%。
  公司项目储备结构平衡,抗风险能力较强。翁非玉推测,至2007年底,公司未结算及储备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未包含滩涂),权益面积133万平方米。公司的项目储备中住宅建筑面积比例占到7成,2007年前3季度上海商品住宅均价涨幅高于写字楼租金涨幅,更加有利于公司2008-2009年业绩体现和NAV估值的提升。
  光大证券行业分析师翁非玉预测公司2007-2009年毛利增长平稳,增幅略有下降,各年毛利率也维持在一个大体相近的水平,业绩波动的风险较小,有利于市场对公司未来盈利增长形成稳定的预期。
  公司2007年仅增加可售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尚不能满足公司一年的结算量,土地储备增速偏低。公司如能在2008年顺利实施配股募集资金30亿元,将会显著增强公司项目储备实力。
  光大证券行业分析师翁非玉认为,重新调整了公司主要项目的估值假设和盈利预测。重新评估后,将2007-2009年的盈利预测上调13%、20%和40%,每股收益分别为0.63、0.72、0.86(未摊薄)。将每股NAV从12.58元上调到16.64元。以12月5日收盘价计算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5、31、26倍,考虑到上海未来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商品住宅市场供应依然偏紧,我们将公司评级上调至“增持”。
其他文献
编者按:商场如战场,不是逐利,便是争名,不在竞争中做大,就在竞争中消失,品牌也和人一样是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既然如此,借用那句网络流行语:“常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2007年可以说是品牌警示年,一次次的品牌危机告诉我们:在如今全球化市场经济下    2007年的中国市场是非常热闹的:“达娃之争”引起行业内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甚至上升到了政府斡旋的高度;丝宝与拜尔斯多夫联姻,携手迈入“品牌营销”时代,
期刊
以中国为主的煤炭能源型发展中国家正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要振兴经济势必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来保证建设,而温室效应的愈演愈烈和一次性资源的逐渐减少却又限制了国家对有效能源的使用;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走过了财富积累快、能源资源消耗大的工业化时期,现在的它们尽可以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进行节能减排,而不必担心费用的问题。  因此,人类几百年工业时代的发展所积累下来
期刊
食品饮料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的波动远小于大多数周期性行业,价格上涨是明年主流。预计大部分农产品价格继续上升,成本压力加大。高档消费品提价相对容易,大众产品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前期强忍成本上升之痛,后期行业性提价可能出现。  2008年白酒、葡萄酒、屠宰、肉制品加工的毛利率将会略有上升,啤酒则取决于产品提价的程度,预计可能稳中略降,乳品毛利率预期持续下滑。  其一,高档白酒是最具有提价能力的产品,明年行业性
期刊
近日,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一则名为《中国电信市场结构与有效监管研究》的报告,再次将人们的眼光聚焦到电信重组。  “分拆联通”,这可能是众多电信重组方案中被热炒得最凶的一个,有关电信重组的话题也是经年不衰。时至今日,我国电信业市场格局失衡的局面仍未有大的突破,问题的积重难返,再加上2008奥运的临近,人们对电信重组的期待似乎更加热切。  然而电信重组真的是当下中国电信发展迈不过的坎儿吗?除
期刊
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冀东水泥丰润有限公司与唐山隆丰水泥有限公司签署协议,丰润公司以3.35亿元收购隆丰水泥生产经营资产,该项资产主要为一条日产25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    点评:  广发证券行业分析师谢永元认为,在前期的调研中了解到公司制定了新的战略目标,即“三年产能一亿吨”;对于目标的实现,公司表示不再单纯依靠新建,而会同时采用收购兼并的方式。此次收购是公司在提出新战略目标后迈出的并购第一步,
期刊
2007年度“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研究评估报告日前出炉,五粮液品牌价值突破400亿元,稳居中国食品行业第一品牌位置。这是自1995年开展“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选活动以来,五粮液连续第13年成为中国食品行业最具价值品牌。    品牌价值    排行数据显示,五粮液在2007年品牌价值比去年增长了40多亿元,以品牌价值402.18亿元,与海尔、联想、国美高居排行榜前四位。  现在生产能力达到45万吨的五
期刊
2007年11月16日,公司第三届董事会2007年第八次会议决定公开增发再融资,以及收购一系列投资项目。    点评:  中信建投行业分析师沈周翔认为,桂林旅游所独有的竞争优势有三个。第一,公司身处中国旅游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桂林,公司的发展得到当地政府的鼎力支持;第二,公司拥有一个以董事长陈青光先生为核心的优秀管理团队;第三,公司拥有高品质的旅游资源组合:龙胜温泉、龙脊梯田、银子岩、丰鱼岩、贺州
期刊
近年来,中国企业(特别是浙企)在积累了多年的商贸经验和大量流动资金后,已经不满于深拓国内市场,它们已将目光投向海外,觅求二级市场或三级市场。  义乌模式、绍兴模式、温州模式……这些成功的商业营销模式开始逐步向一些渗透力强、投资潜力大的市场转移。  商贸城作为“浙江模式”的一种,近几年被频繁利用,迪拜的义乌小商品城,韩国、瑞典的中国商贸城都是这种经营拓展理念的实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于前年动工修建的
期刊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决定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各期限存款基准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上调。通货膨胀问题依旧严重,黄金作为有效对抗通胀的工具,2008年需求依然强劲。    金价狂飚    “前半月的黄金市场波动剧烈,而目前来看,黄金市场还处在一个盘整状态。”高德黄金分析师田立帅说。  过去几年,国际金价持续上涨,从200美元/盎司涨至800多美元/盎司。今年以来涨势更加强劲,从年初的639.8美元/
期刊
2008年全球铁矿石长期协议基准价格谈判已经进入预谈判阶段, 2008年1月将进入正式谈判。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预测,2008年中国将增加铁矿石进口量6000万吨左右,中国强烈的需求导致全球铁矿石价格翻了一倍,各方矛头直指全球第一大钢铁生产大国——中国。  在相继和澳大利亚、巴西签署铁矿石进口长期协议后,印度已成为中国进口铁矿石的价格最高地。在今年印度实施增值税后,高涨的价格几欲中断中国的进口之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