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_ak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倡导“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强调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1.设计启发性问题,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历史课,如果有个好的开头,成功地导入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有个先声夺人的力量,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教学效率。例如讲解“九•一八”事变时,设计这样的情境:同学们都会唱《松花江上》这首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哪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大本营。”这首歌反映了当时什么历史事件呢?学生回答:“九•一八”事变。”教师接着说:“这节课,我们就从九•一八事变说起。”由此导入新课,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努力挖掘、充分发挥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
  例如,讲到“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时,学生难以理解汉初统治者实行此政策的实质。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实行休养生息是因为汉初的皇帝好,不是为了剥削人民。为了让学生更易理解汉初统治者暂时减轻对人民负担的用意,我在讲课时举了一个“挤牛奶的启示”的例子来对比说明:同一头奶牛,用两种方法挤牛奶。A法:一次性榨干奶牛最多可得30斤牛奶(奶牛被榨干则死亡);B法:让奶牛吃草养肥,每天只挤5斤,却可连续挤牛奶二十天,共得100斤牛奶。问:哪种方法挤牛奶多?答案显而易见,学生也在趣味性的讲课中轻松地理解了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质。
  二、在授课过程中实现角色的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合作者、促进者和引导者。历史教师不能只当教材知识的搬运者、教参的执行者,而应从知识传授者这一传统角色中转变过来,做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有效教学特别要注意摆正教师的角色地位,做学生学习活动的服务者,紧紧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创设多样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讨论、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形成自主学习的活水源头。
  让学生动起来,让历史课活起来,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我们可以通过演讲等形式来点评历史;可以通过教师播放的影视图片来感受历史;通过学生编演的历史情景剧再现历史;我们也可以通过参观名胜古迹等实地参观走进历史。如讲“西安事变”时,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外各派政治力量的态度是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剪辑电影《西安事变》的几个片断: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宋美龄、端纳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而斡旋;何应钦兵围西安,轰炸渭南、华县;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去西安调停。进而提问学生:蒋介石该不该杀?为什么不能杀?当时有哪几种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西安事变为何能得到和平解决?学生联系几个片断,经过思考,弄清了国内外各派力量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和目的,从而解决了这个难点问题。
  三、充分挖掘教材资源
  新的历史教材,给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究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历史教师要充分开发课程资源,突出历史知识的趣味性、生动性,变抽象为形象,变无趣为有趣,使课堂对学生永远都有一种魅力,感受课堂生活的快乐。
  1.利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手段展示枯燥、遥远的历史,生动地再现历史,可以代替单纯的说教与复述,能唤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另外教学中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春秋战国的纷争时,我让学生搜集有关成语故事进行小组竞赛;讲百家争鸣时,让学生自编小品,扮成儒家、法家、道家的代表人物结合现实生活进行舌战……这些活动让学生觉得历史课堂不再沉闷、缺乏活力。
  2.注意学科间的结合,正确运用诗词、俗语、典故、成语等进行教学。
  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如“卧薪尝胆”、“纸上谈兵”等成语生动地再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的故事。
  四、从历史知识的关键处设疑法
  历史知识较繁杂,但又有交叉联系,讲清历史知识点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课堂教学中,历史老师成功之处是历史的感悟和洞察。这样,教师的“导学”作用才能体现出来。为此提问应着眼于知识点的关键之处,并要有针对性。每节课前教师设计提问点时,应考虑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有多少?活动空间有多大?教师设计问题时,重点解决教学内容的不易理解之处,是既省工又有效的教学思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发现捕捉学生心理活动的转化。当教师创设的问题成为兴奋点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得高涨,思维活动处于最佳状态,教学效果便不言而喻了。
  教师要恰当地处理好教材,使待定的学习内容成为学生的最佳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时,提问时机才出现通过教师的“问”让学生进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界,然后又通过教师的“导”,使学生顿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惟有教师的导学协调互动,彼此感应,才能设计出具有“历史味”的课堂。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历史潮流中,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出发,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探求最佳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激活学生善于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才能激活历史课,真正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学生为主体”已提出了几十年,但到现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还是“主”不起来,究其原因是“先讲后练”还是“先练后讲”?为此,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就有必要学习尝试教学法,进一步探讨和落实这种教法的操作模式。  【关键词】语文教学 尝试教学法 操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128-01     【Abstract】“Stu
一、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  上市公司由众多的股东及分散的股权所决定,很难直接由股东进行公司的经营管理,因此产生了公司治理结构。在我国,上市公司采用“三会一总”的治理结构。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为由代表了公司的所有权由股东大会投票选举产生实行企业决策权的董事并组成董事会和实行企业监督检查权的监事组成监事会,两种委员会共同对股东大会负责。再由董事会共同决定任命企业以总经理为首的高层经理人执行企业的
7月7日下午2时许,在京西宾馆宽敞明亮的第一会议室,来自全国高新区的300多名代表济济一堂.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作了题为《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努力开创国家高新区
期刊
为了保证水电站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突出作用,管理人员应认识到对水电站之中设备进行维护以及检修的重要性,并能结合水电站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维护检修方案.本文就水电站之中
【摘要】工程决策和设计环节是建筑公司成本支出中的重要过程,管理与控制成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一项核心内容。成本管理及控制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理论基础,将成本管理与控制作为主要的着眼点,加大对施工阶段成本控制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构建权力、责任及利益组织结构,强化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管理及控制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管理;控制  成本管理与控制作为项目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建筑企业在发展
【摘要】建筑行业是公认的暴利行业,其成本与利润存在极大的差异,伴随而来的质量问题、工期问题、违法问题时有发生,因此我们需要对建筑工程的预算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并以此来推动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本文从建筑工程概预算的概念出发,论述了影响建筑工程概预算管理的主要因素,并详细的分析了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概算与工程造价的概述  建
【摘要】全过程审计是目前工程造价审计界研究的重要目标。要让工程造价管理更趋于科学化合理化就必须实施有效的审计方式,可以通过工程中全过程审计来实现。目前工程造价一般都是事后控制,通过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将审计工作覆盖到工程的设计、采购、实施、完工等各个过程。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造价的审核效率和管理水平,可以有效地解决工程审计事后控制的所带来的弊端,最终工程项目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使社会效益得到有
素有“纺织行业诺贝尔”的纺织之光2015年度纺织科技奖日前结束评审,146个参评项目展示了纺织各产业环节的最新科研成果.rn“今年的获奖项目主要集中在新型纤维制备应用、加
电力资源目前已经变成国家、企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电力工程的建设在目前阶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问题就是整个工程建设的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因此,笔者认为,探究性学习可理解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