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讲活中学政治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03402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思想政治课政治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这种不利于教学的局面呢?笔者认为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以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功夫。
  
  一、用设疑、解疑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才能有所进取。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如在讲“在社会主义时期,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在我国已被消灭,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将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时,教师就应问学生这句话是否矛盾,应怎样理解?问题一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议论纷纷,课堂气氛活跃。接着教师又提出问题:如果一支敌军被我们歼灭了,能否说,就没有一个散兵对我们打冷枪?然后又向学生提问: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剥削阶级各种影响及腐朽思想的遗毒是否还存在呢?2009年的“7.5事件”说明了什么?这一问一答,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引起兴趣,明白道理,提高思想觉悟,这比平铺直叙讲理论更有峰回路转之效。
  
  二、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兴趣
  
  诚然,中学思想政治教材中的一些理论比较抽象,但这不能和枯燥无味划等号。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点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的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尤其是在讲授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就可以收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以少胜多的效果。比喻恰当,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加强巩固。如在讲“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普便规律”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道理,教师可以用“量体裁衣”打比喻,即把生产力比作人的身体,把生产关系比作衣服,并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的身高不断地增高,所穿的衣服也要随身高的变化而不断更换尺寸,这样做出来的衣服穿在身上才合体。正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辩证运动,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都是这一客观规律起作用的结果。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同样是由这一规律所决定的,用“量体裁衣”来说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把这一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了,取譬贴切,印象深刻。这比泛泛地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效果要好得多。
  
  三、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激发兴趣
  
  “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闪耀着智慧光辉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感受召力、战斗力也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如果一个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严谨、简洁、精炼、准确、抑扬顿挫,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以良好的态势激发兴趣
  
  这里的态势不是指由于几种力量对比出现的战略形势,而是特别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适用的身体语言,包括教师讲课中的态度、表情、姿态等。态势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一个人内心心理活动的对比,它反映了一个人喜、怒、哀、乐、爱、憎等丰富的情感,这种身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不仅对口语起辅助作用,而且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容易引起情感共鸣。正因为“态势”具有上述功能,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运用有声语言外,还要恰当运用身体语言,用亲切和蔼的语言、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来发挥态势对口语的深化补充作用,使教学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有声有色,妙趣横生,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把政治课不再看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精神上的陶冶。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方法比较多,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其他文献
随着各级政府对学校基础教育投入的加大,许多城镇学校都建起了电脑室,为教师配备了教学电脑,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学校教师用机、机房学生用机都可以顺利连接网络,并通过服务器或路由转发连接外网。所以学校感染的计算机病毒方面大多为网络型病毒,它时刻威胁着整个校园网。认识网络病毒、防治网络病毒则成为广大教师面临了解和学习的一项工作。    一、网络病毒的新特点    网络病毒有着其网络特性。目前对于网络病毒没
摘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旅游业被普遍看好。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旅游高等教育得到迅猛地发展,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也一直乐观。但近年来,作为服务经济排头兵的旅游饭店行业,在新的形势下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随之而来的是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出现了结构的变化,学生就业面临挑战。本文就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如何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专业发展问
建筑装饰工程关键在于抹灰工程,抹灰按部位分有墙面抹灰、顶棚抹灰、地面抹灰。这当中,墙面抹灰又可分为外墙外表面及外墙内墙表面抹灰和内墙面抹灰。抹灰是一种十分陈旧的工艺,不但需要耗费大量体力劳动和一定的工期,而且不易保证质量,空鼓裂缝是其质量通病,脱落还会造成人身财产伤害。因此,如何改革抹灰工艺是当前我国建筑业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技术问题。对于这项陈旧的传统工艺,一般情况下都不太重视,认为不值得去研究,
摘要: 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直接关系到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所以,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是思政课教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长期以来,政治课教研人员们对此作了很多探讨,提出了很多花样翻新的灼见,但这一问题至今仍没有解决好。本文根据师专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平实的见解。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教学积极性    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正确理解、记忆和掌握教材的内容,这是
摘要: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旋律。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也是在不断创新中一步步升华的。笔者结合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创新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旨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课堂充满学生主动
【目的】研究新疆阿克苏地区农田或荒地改建为果园亦或果农间作后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方法】在阿克苏地区采集单作小麦、枣麦间作、单作枣园、荒地单作枣园、撂荒地等5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测定有机碳含量并估算其碳储量。【结果】由农田更替为果园及果农间作后,提高了各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其中0~40 cm土层各层土壤有机碳均显著提高(P<0.05)。由荒地改建为果园后,0~10、10~20、20~30和60
摘要: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从而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一大变革。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从视觉、听觉等许多方面让学生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自然会给我们的开放型历史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历史教学应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
据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呈现两大特征:一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率直线上升,二是青少年违法犯罪渐趋低龄化。这种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公民法制意识反映出一个国家文明的程度,而青少年一代的法律素质将影响国家未来建设的速度。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将来的经营管理者、科技工作者、合格劳动者,如果我们的接班人为法盲,违法犯罪者甚多,那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将会怎样?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