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院”名称不能乱用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dy830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一些企业内设培训机构、社会组织,未经批准使用“大学”“学院”名称,并对外开展宣传、招生、培训等活动,造成社会公众误解,扰乱了教育秩序,产生了不良影响,亟须对此进行规范和整顿。
  5月13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规范“大学”“学院”名称登记使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清理整顿两种名称使用乱象。《意见》明确提出,除经批准设立的大学、学院以及由其设立的内部机构或由其发起并依法登记的组织机构外,其他组织机构不得在牌匾、广告等对外宣传以及其他各类活动中使用“大学”“学院”字样。
  《意见》的导向作用十分明显,治理效果开始显现。据媒体观察,多家对外称“××大学”的教育培训机构,均已在名称中去掉“大学”或“学院”字样,例如,较有名气的“湖畔大学”改名为“浙江湖畔创业研学中心”,“混沌大学”改名为“混沌学园”,“得到大学”改名为“得到高研院”,“青藤大学”改名为“青藤”,等等。
  “大学”“学院”的名称不能随意乱用。从历史传承角度来看,我国古代的“太学”“国子监”等,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中国大学的滥觞,而西方的“柏拉图学园”、古罗马的“修道院学校”等,则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渊源。无论哪种发源,“大学”“学院”都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智慧和文明,是传承文化、塑造精神、立德树人的地方,具有庄重感、神圣感。从法律法规角度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有关条款,“大学”“学院”是具有特定功能和作用的法人组织,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审批设立。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各类机构名称或简称均不应使用“大学”“学院”字样。因此,无论是诉诸历史渊源,还是依据法律法规,“大学”“学院”均代表着特定内涵、承担着特定职能,其名称不能随意乱用。
  “大学”“学院”具有育人、公益等独特属性,说明其与商业、盈利是不沾边的。一些企业或机构打着“大学”“学院”名号,从事的是商业行为,使用的是营销手段,宣扬的是赚钱技巧,本质上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商业利益,与“大学”“学院”的屬性违背,容易混淆公众视听,扰乱教育秩序,误导社会价值观。因此,规范“大学”“学院”的名称使用正当其时。
  也有人认为,“大学”“学院”作为一种与教育有关的名称,不应被完全限制在特定范畴内,而应在一定范围内允许社会使用。对此,国家有关部门也考虑到了实际情况,根据《意见》,经审批后允许使用“干部管理培训学院”“技师学院”“会计学院”“××老年大学”“××社区学院”等名称,体现了实事求是、宽严相济的原则。
  规范“大学”“学院”名称的使用,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有利于维护高校声誉、助推高等教育规范化发展。各地教育、机构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应按照最新文件要求,全面清理整顿“大学”“学院”名称使用乱象,及时纠正违规使用上述名称的行为,进一步净化教育培训环境,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认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特别是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以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建议高职院校通过严格把控入口关、开展专门思政培训、进行思政年度考核、形成淘汰机制等途径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素养,打造一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水平的专业课教师队伍。  【关键词】高职 专业课教师 课程思政 政治素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本文分析“双高”背景下护理专业群构建模式的核心内涵,从大健康行业发展的视角、职业资格与服务需求的视角、治理的视角和职业能力本位的视角等指出其可行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 护理专业群 建构模式 共享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1-0073-03  专业群主要是为服务产业而生,由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的若干专业合成。不同的
【摘 要】本文认为将互联网思维融入教育教学可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如虎添翼,可有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信息化教学,论述借助优慕课平台构建和实施翻转课堂的方法,建议教师课前精心构建平台、设计符合学情的学习机制和任务学习流程、优化教学评价机制。  【关键词】翻转课堂 学习平台 高校 信息技术  教育与互联网融合,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互联网+”使教育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教与学更加灵活高
【摘 要】本文分析“双高”建设视域下高职院校在推进课程诊改中课程质量文化建设存在误区、组织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质量欠佳、信息平台无法满足需要等问题,提出构建高水平课程质量文化、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做实校企合作、完善系统平台的搭建和应用等策略,以推进高职院校的课程诊改。  【关键词】“双高”建设 高职院校 课程诊改  开展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简称“双高”建设)是新
【摘 要】本文阐述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特征,针对自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影响,提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构建新时代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主动占领自媒体阵地,以正确舆论引导大学生;提升大学生自主意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化解自媒体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开展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思想教育。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