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t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复述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十多年的实践,笔者对此有一定的体会和感受。
  
  一、复述是调动学生多元思维的最基本练习
  
  语文教学当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以读为主。在读的过程中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会主旨。而要读有所得,就必须在读懂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字词句章心领神会、融会贯通。
  记忆是复述的准备阶段。要记住一些重要的过渡性的语句和段落,迫使学生逐句地用心去细读,树立口脑并用、扎扎实实的良好学风。学生反复读、反复记就为复述做好了准备。
  思考是复述的创造阶段。复述并不是要求学生被动的搞文字搬家。它既不同于课文背诵,又不同于介绍课文大意,它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综合概括、取舍,并认真遣词造句,组织安排材料,通过自己的口把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观点生动地复述出来,做到中心突出,主次分明,语言流畅。比如我在讲《陈涉世家》的时候,要求学生复述。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首先要弄清楚陈涉为什么起义?原因何在?起义的经过是怎样的?起义有什么历史影响?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在复述时一定会更具体、更深刻,同时也把秦的黑暗这个主题凸显出来。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多元思维,使他们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说话是复述的操作实践过程。复述的最大特点是用口说。复述训练坚持得好,就能够培养学生敢于张口的习惯,克服那种在众人面前说话张口结舌,语无伦次的毛病,逐步提高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说会道,而且有利于他们围绕中心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协调一致的能力。
  
  二、指导学生复述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
  
  通过课文复述,稳步提高学生口语能力,是语文教学一项长期的训练工作。它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效益。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抓住学生的课文复述这一重要环节呢?
  一要明确复述的中心,不要面面俱到。比如《故乡》这篇小说,是以“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为行踪,以“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反映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萧条衰败、劳动人民日趋破产的这个社会主题。这篇文章内容较多,涉及的人物较多,闰土、杨二嫂、“我”、水生、宏儿等等。如果不分主次地都要求学生复述,势必会加重学生的课堂负担;另一方面平均分配力量也会冲淡主题,如果处理不好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就抓住闰土这一人物让学生展开复述,20年前的闰土和20年后的闰土有什么样的变化,要求学生从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对比闰土形象,让学生领会什么原因使一个少年英雄到中年变成木偶人,从而加深对造成中国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根源的深深思索以及对鲁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强烈愿望的理解。
  二要根据文体特点,复述要形式多样,不要千篇一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特点确定复述的形式。一般来讲,复述的主要形式有全文复述、片断复述、场面复述、对话式复述和创造性表演复述等。如我在教《一面》时要求学生复述对鲁迅肖像三次由远到近的描写,体会到细节描写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从而通过这“一面”给作者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在讲《威尼斯商人》时,让学生分角色复述不同人物的言行,要求学生根据内容模仿他们的表情、语言、动作。比如如何复述夏洛克这个阴险的吝啬鬼形象,让学生进行课堂评议,这样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在讲授《我的小桃树》这篇文章时,预习时要求学生全文复述,并提出几点要求:为什么说它长得不是地方?为什么说它长得很委屈?为什么一再说它长得瘦小?原本估计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复述是满有把握的,可是课堂上一试全乱了套,只好边读边引导边复述,整整一节课才将课文寓意弄懂。课后细细一想,原来犯了急于求成的毛病。一些表面上看来很简单的问题,其实包含了很丰富的内容。教师要想让学生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那是不切实际的。在后来的复述练习中,我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开始搞一些小范围的记忆性复述,让学生尽量使用课文中的语言;最后逐渐引导进行学生大范围的复述,学会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边读边对课文内容有目的地取舍,并在小本子上记下复述的要点,尽量用自己的话去说。在这些训练中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和语文水平。
  总之,复述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应当很好地把握和利用,使之成为学好语文的一条捷径。
  (责编 覃亮生)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全民族创新素质,已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任。美术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具优势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处于最佳发展阶段。因此在初中阶段应有意识地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大多数美术教师只注重学生基本绘画技能,而对学生在美术学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应该十分重视钢琴考查的意义,充分发挥出它的功能,努力寻求出正确科学的考查方法,这样对提高钢琴教学质量,有效地实施教学目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科学细致的考查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学习钢琴的效果    考查可以知己知彼,使教师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了解学生学习效果。从而不断地提高钢琴教学质量。考查前,我们将所教的钢琴教材回顾一下,把钢琴中的复调、练习曲、奏鸣曲、乐曲等归类。根据大
不久前,笔者有幸参加了浙江省“新生代”教师的展示课。许多老师都安排有学生活动的教学环节,但我发现,有的课堂活动教学有声有色,使课堂焕发出迷人的魅力,使学生有所感悟与发展,而有的课堂活动教学黯然失色,有形而无神。那么,怎样才能使活动教学展现迷人的魅力,构建活力课堂呢?笔者结合我省“新生代”教师教学展示片断,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案例1: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感悟青春》。  活动过程:教师在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本文主要介绍制图课程的教学中运用CAI教学的优势,以及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特点来正确选用CAI教学.并以两个教学实例来具体介绍如何借C
摘 要: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科学中广泛应用的概念,运用这些化学基本概念把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原理等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对于基本概念的学习,学生常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接受,不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概念的特征,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概念,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这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因此如何找到有效的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途径是化学教师所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基本概念 教学途径 有效性  
近几年,随着英语教学在农村中小学的普及与受重视程度的提高,涌现出大量适合农村地区英语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笔者在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任教,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即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各自为政、相互脱节的现象,阻碍了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并使小学英语向中学英语自然过渡,是防止两极分化,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面积提高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诗中刘兰芝的“遣归”问题是个关键性的问题,应该有一个合乎作品实际的正确说法。但长期以来,各种文学史和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中,一直对这一问题存在着理论上的误导。各类撰述一般都孤立地抓住个别诗句,认为刘兰芝不是“被遣”而是“自请遣归”。当然这样的分析,理论上是有足够的“高度”,刘兰芝性格中“革命”和“解放”的程度也够彻底了。  诗中写着“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一次郊游活动中,一群学生在手舞足蹈地观看一只雏鸭十分痛苦地想要翻过一道田埂,只有一个女生伸手托起那只雏鸭,帮它翻了过去。  我们是否应该置疑:我们的学生怎么了?他们怎么那么缺乏爱心?  其实这也不能怪莘莘学子们啊!我们的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不但没有培养他们的同情心,有时简直是在抹杀。比如读《项链》时,我们的任务是:尖锐地批判女主角Mathilde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小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