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提高风速序列预测的准确性,在双承接层Elman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迟滞Elman预测网络.网络具有输入层、隐层、隐层承接层、输出层以及输出承接层5层结构,并在隐层承接层和输出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203302),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4JCYBJC189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风速序列预测的准确性,在双承接层Elman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迟滞Elman预测网络.网络具有输入层、隐层、隐层承接层、输出层以及输出承接层5层结构,并在隐层承接层和输出承接层的单元中增加了迟滞激励响应函数,从而将迟滞特性引入到Elman网络中,以提高网络处理连续信息的能力.选择梯度下降方法作为网络的学习算法,训练网络的权值及迟滞参数,利用该预测网络实现了风速序列的多步预测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迟滞特性的引入能够减小预测结果的随机波动性,有利于提高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与现有预测方法相比,迟滞Elman
其他文献
以2-溴代丙酸乙酯为引发剂,联二吡啶为配体,溴化亚铜为催化剂,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大分子引发剂聚苯乙烯溴(PS-Br);又以PS-Br引发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继续进行ATRP
以视觉传感器设计为背景,对AER时域视觉传感器的总线仲裁进行建模,并对事件取样、AER仲裁和目标跟踪进行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AE事件数量仅占全部像素数目的 5%~10%,事件集中优先仲裁方式比特定区域优先仲裁方式和轮权仲裁方式在高速目标跟踪应用上准确率高10%~20%.因此可知:基于AE数据的目标跟踪更加高效,并且事件集中优先仲裁方式更适合于高速目标跟踪应用.
通过静电纺丝和热亚胺化处理制备热固性聚酰亚胺(PI)纳米纤维膜,并研究隔膜的力学性能及在2种充电截止电压(常用的4.2 V和高电压4.4 V)下的电化学循环性能.结果表明:PI纳米纤
针对救援机器人收纳系统因负载扰动、机械结构误差等原因造成的不同步,从而对伤病员带来二次衍生伤害后果,提出在多电机主从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比较多种同步控制策略,并基于Ma
将载银二氧化锰(Ag/MnO2)与丙烯腈-偏氯乙烯(AN-VDC)共聚体共混,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通过静电纺纺制腈氯纶吸附催化纳米纤维;研究Ag/MnO2作为无机共混添加物在腈氯纶纺丝原
对Hummers 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进行碱处理去除表面的氧化碎片,经盐酸质子化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硅烷化,与溴代正丁烷反应制备出表面带正电荷的铵盐功能化氧化石墨烯(PAS-bw
结合乐理理论和信号处理理论,针对传统和弦识别仅考虑音高特性的音级轮廓特征PCP(pitch class profile)造成正确识别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以反映听觉特性的MFCC(mel frequency
采用砂滤+超滤(UF)、气浮+UF和椰壳炭砂滤+UF 3种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水,研究3种工艺对污染水的浊度、藻类、UV254和细菌总数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以及不同组合工艺中膜污染的变化趋势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不同摩尔投料比的丙烯腈(AN)与马来酸二甲酯(DMM)共聚物,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对其性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