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大班体育教学的六种设计思路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goalu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在我市推行的高中《体育与保健》确定了高中阶段学科目标有四条。其中尤为详尽地强调了目标二:让学生掌握1—2个体育项目和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健身、强身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与技能;发展创造性活动,培养自我锻炼、自我保健的能力。目标三:加强体育的情感,形成自觉锻炼身体与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为培养终生体育锻炼意识打下良好基础。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不少体育教师认为基本教材是硬指标,但没有确切的评估依据,在教学中上到哪儿算到哪儿。还有些教师让学生放任自流,喜欢什么玩什么,完全陷入放羊式教学,放弃了教师的主导和教育作用,从而造成学生的技术、技能和知识水平始终在很低的层面上徘徊。凡此种种现象,表现出部分教师对于高中体育教学观念上的模糊和指导思想上的不清。
  因此,无论运用任何选项教材进行教学,必须根据高中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制定教学的总目标和分段目标。有了总目标,才能使教师教有目的,使学生学有方向。确立了总目标才会有使命感,在各分阶段的教学中有紧迫感。制定总目标及分阶段目标的依据有三条:教材本身的难易程度、课时总数的多少、学生身心素质的实际状况。为了实现教学的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除了在内容、形式、方法上进行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变革创新外,还需要高效地实行两类课程一体化,把课堂上的教与学和活动课上的学与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充分体验到运动中的快乐,发展个性,培养特长。当前,由于学校场地器材有限,师资配备紧张,加上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教学组织的难度大,矛盾突出表现为:全班集中上课,教师讲解、示范时很难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练习时容易造成运动量不足;分组练习,以致教学目标难以完成。通过实践,我们对大班上课难的问题进行探讨,采取了措施,并进行了实验。
  其一,分层次教学。根据各班级个体差异的情况,把技能水平或体能水平较为接近的学生分到一组,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并提出相应的要求。比如,对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在练习跳高时横杆高度和动作要求相对要求高一些,对身体素质差的学生,高度和动作要求相对低一些,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增加了自信心,进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由于把水平接近的学生分在一起练习,学生之间容易萌发竞争欲望,也有效地激发了练习积极性。
  其二,激发兴趣,创新教学。我们对两个不同班级的背越式跳高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实验与比较。A班教学程序:弧线助跑起跳——立定背越式过杆——完整背越式跳高。B班教学程序:在圆圈上进行接力追跑——4-6步弧线助跑拍打吊球——弧线助跑体会过低杆(要求练习时要注意弧线助跑技术)。A班教学内容和方法接近运动队训练,学生感到比较单调乏味,练习气氛沉闷。B班学生则在轻松的气氛中体会了过低杆的动作,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竞技教学方法,课堂练习气氛明显好转。从以上两例分析,教师不管在选取教学内容方面或是选择教学方法上都要十分讲究,才能取得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选取方面,可选用学生喜欢的球类教材和地方特色教材,引用一些新兴的街舞、健美操和有氧健身操等运动项目,吸引学生,激发兴趣,以确保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可对现有的运动项目进行适当的改造,如简化规则、简化球类技术、降低技术动作难度的要求和改造器材等,以满足学生活动的需求。
  其三,培养体育骨干。大班学生在各方面的个体差异很大,要真正贯彻和落实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是一件比较难的事。从实验中我们感受到,解决大班上课难的问题,重点要抓班级体育骨干的工作。教师利用课前和课后精心培养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和技术运用能力,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当教师的得力助手,在分组练习时能独当一面组织练习。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的练习,和学生打成一片,使学生体验到练习的乐趣,保证了课堂的正常运转。
  其四,男、女生合班上课,激发学生的表现欲。由于男、女生在练习过程中都想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時机,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让男、女生分别组成学习小组,最后互相比较,互互纠正,教师评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五,研制多媒体小推车,用于室外实践课的分组教学。从1999年开始,我们发动体育教师制作了课件,并在室内理论课和馆内实践课中发挥了辅助教学的效果。在馆内,通过投影仪播放所学动作,在教师的指挥下,学生跟着屏幕上的动作练习,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纠正,促进了动作质量的提高。由于体育课大多安排在室外,为了解决室外使用多媒体难的问题,我校专业人员研制了室外多媒体小推车。教师只要在课前把技术动作和练习内容制成课件,通过计算机操作,点击所需菜单目录的练习内容,就可以展示所需动作的完整过程,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所学动作。这样有利于教师讲解,也有利于学生的自学、自练,最后,通过观看屏幕上的动作来组织学生自评或小组互评。
  其六,利用网上交流来解决大班教学遇到的问题。我校率先在全区研制出市级教研网络平台,将目前需要解决的大班上课难的有关信息,通过网上发帖、探讨,组织大家交流经验,展开讨论,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供各有关学校实验、参考。比如,有的中学体育组在解决大班上课难的问题上采用四部多媒体小推车进行分组教学,充分发挥了小组长的作用,把全班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先由小组长组织观看所要学习的技术动作,让每一个学生建立起初步的动作概念,然后各小组组织练习。练习中,要求相互观察、相互帮助,教师参与练习,发现问题,及时启发,纠正错误,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动作质量。网上教研的开通,能充分发挥各校教研组集体的智慧,让我市体育教师能针对某一问题去思考、分析,并集思广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前所述,我们认为由于技术、技能教学是能力培养的起始点与归宿,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所以,在高中体育选项教学中应该把技术、技能教学作为一条主线,向着培养综合能力的目标挺进。技术、技能教学制定的总目标与分阶段目标非常明确,课时紧,任务重,来不得半点松懈和大意,所以它应该成为一条直线。随着分阶段目标的逐步实现,学生的体育能力也应不断得到积累、加深、巩固和提高。
  责任编辑魏文琦
其他文献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脑炎2则叶萌(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萍乡337055)关键词病毒性脑炎中西医结合疗法例1.路某某,女,28岁。因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伴呕吐5d,抽搐、神志不清2d入院。证见:神志不清,烦
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美滋润儿童的心灵,让美激活儿童的智慧,让美推动教学的高效益,应是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审美教育呢?  一、通过范文教学,形成审美感受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给予学生审美感知的训练,形成审美感受,为鉴赏美和创造美奠定基础。  显现美的形象。教师应当运用现实的或艺术的形象,使学生直接感知,受到美的熏陶,养成高尚的审美情操,形成
一、设计理念  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本设计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自主观察,自主选择,自主命题,最后达到在快乐中自主抒发个性言语,使学生真正“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二、教学目标  1.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游戏活动写清楚,有重点的把经过写具体,要求点面结合。
昆明市中医医院作为云南中医学院教学医院在长期承担云南中医学院医学专业、中药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本科、专科、夜大、函大等临床教学及实习任务中,针对同学及带教教师
作为教育部门,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在调动社会力量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贡献的同时,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合格人才、实现教育优先和谐发展建功立业。  一、关心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摒弃摆事实、讲道理的老套路,贴近学生的思想,关心学生的生活,将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用爱心和真诚去感染学生,用行动去打开学生的心扉。例如,从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