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习题优化方面的两点体会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jjs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前言
  
  练习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笔者就数学习题优化谈两点体会。
  
  2 分挖掘教材习题的潜在功能
  
  教材中的习题一般都是经专家认真商讨、反复推敲、经多年教学实践检验精选而得的,因而具有科学性、典型性、示范性和功能性。教师如能在课前结合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做出精心设计,并在课堂中给予正确引导,注重学生的解题过程,在思考、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挖掘习题的潜在功能,就会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建构起更加灵活、更为宽广的知识网络,更有助于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尝试训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进行联想、讨论、对比、质疑、实践操作,从而拓展学生思路,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打破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固定不变的思维定式,引导学生多角度考虑、大胆创新,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从2个方面对教材中例题、习题潜在功能的发挥和学生良好思维方式的培养作出分析。
  1)一题多解,拓宽思路,培养思维的发散性。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富有创造的思维能力,教学中适当精选一些一题多解的典型习题,尽可能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把所学的各方面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既能有效巩固基础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一题多变,积极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选择教材中的典型题,恰当地进行一题多变的教学,可使学生处在一种愉快的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所学知识纵向加深、横向沟通,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一题多变方式教学,可使学生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和改变原来的思维进程和方向,不受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进行积极思索,迅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一题多变,可以改变条件,保留结论;也可以保留条件,改变结论;又可以同时改变条件和结论;还可以将某项条件和结论互换。
  
  3 设计开放型习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1 运用不定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不定型开放题,所给条件包含答案不唯一的因素,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有关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作全面分析、正确判断、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如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时,在学生已基本掌握真假分数的意义后,问学生:b/a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因a、b都不是确定的数,所以无法确定b/a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在学生经过紧张的思考和激烈的争论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当b  又如学习分数时,学生对“分率”和“用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往往混淆不清,以致解题时在该知识点上出现错误,教师虽反复指出它们的区别,却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在学习分数应用题后,让学生做这样一道习题:“有2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9/10,第二根截去9/10米,哪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此题出示后,有的学生说“一样长”,有的学生说“不一定”。笔者让学生讨论哪种说法对,为什么?学生纷纷发表意见,经过讨论,统一认识:“因为2根绳子的长度没有确定,第一根截去的长度就无法确定,所以哪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也就无法确定。必须知道绳子原来的长度,才能确定哪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
  这时再让学生讨论:2根绳子剩下部分的长度有几种情况?经过充分的讨论,最后得出如下结论:1)当绳子的长度是1米时,第一根的9/10等于9/10米,所以2根绳子剩下的部分一样长;2)当绳子的长度大于1米时,第一根绳子的9/10大于9/10米,所以第二根绳子剩下的长;3)当绳子的长度小于1米时,第一根绳子的9/10小于9/10米,由于绳子的长度小于9/10米时,就无法从第二根绳子上截去9/10米,所以当绳子的长度小于1米而大于9/10米时,第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
  这样的练习,加深学生对“分率”和“用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的区别的认识,巩固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运用多向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多向型开放题,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考方向,使学生产生纵横联想,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董各庄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网络已经融入了各行各业,在教学当中网络的地位更是不可或缺。网络的交互功能是教学中网络应用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常用的网络交互平台还无法满足教学交互的需要。研究和探索新式的适应于教学的网络交互平台迫在眉睫。基于维客与播客两种技术的网络交互平台是佳选之一。  关键词网络;维客;播客;交互平台;协作    教学网络交互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常见的网络交互平台有QQ、ICQ、MSN、BBS等。这些交
在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探究,是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时相近或相似的过程,从中获得知识与技能,体验探究的曲折与乐趣,感受科学思想和树立科学精神。但如何使探究式学习较好地落实到物理课堂教学中去呢?  1 探究氛围要自由、民主  心理学实验证明:在宽松自由的时空内,一个人的思维最活跃,人的创新性思维活动也体现得更为突出。教师要善于营造高度民主、轻松活泼、互相理解的课堂教学氛围,要善于使用夸奖的言
新课标指出,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自由自主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或疑虑,让每位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畅所欲言。学生不仅仅充当听众、观众的角色,还要更多地充当活动者、参与者的角色,让课堂真正焕发出以学生为主体的风采,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提问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答问这一模式上,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怎样提问更为巧妙,而较少甚至极少自觉思考如何使学生敢问、善问。
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一线美术教师们已经总结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正在逐步向实现美术教学的高效化迈进,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但是,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仍然是“老教法舍不得,新教法不会用”。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更富时代感、更具教育理念地体现美术教育的审美、育人、创新的功能,以此来真正优化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实现以下五个突破做起。    实现从课堂教学  设计上的突破    
一周又结束了,班级优秀小组评比又将揭晓,值周班长正在紧张算分,一会儿几个学生急匆匆地跑到办公室,高兴地对我说:“邹老师,我们组获胜啦!”余礼辉笑眯眯地说:“邹老师给我们组画流动红旗吧!”也有几个组垂头丧气地说:“邹老师,我们已退出评比了,我们组有个同学,作业经常不交,我们组的分全被他扣光了。”“邹老师,我们组也有个同学从来不交作业,一交作业就说忘在家里。”“我们组也有这样的同学,不但作业不交,眼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