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和元年,安倍都去了哪些国家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ena_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自2012年上台,至2019年底的七年间,共计访问了80个国家和地区,行程相当于绕地球赤道39圈。2019年是日本皇位交替的令和元年,这一年安倍积极主动的外交轨迹,或可预示令和时代的外交方向。

去了何处、意在何方


  2018年安倍共出访12次,2019年为九次。1月上旬访问荷兰和英国,下旬访问俄罗斯并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4月下旬访问法国、意大利、斯洛伐克、比利时、美国和加拿大,6月中旬访问伊朗,8月下旬赴法国参加七国集团(G7)峰会,9月上旬赴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参加第五届东方经济论坛,9月下旬参加第74届联合国大会,11月上旬出席泰国主办的第35届东盟峰会及相关峰会,12月下旬赴中国成都参加中日韩峰会。
  从其奔波轨迹来看,其全球视野和国际活跃度表现突出,并积极推行基于综合实力和保护国家利益的战略性综合外交。安倍2019年的出访,可谓多点开花、有得有失,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大国外交、经济外交、“入常”外交、地域外交。
  大国外交是令和开局之年安倍外交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对日本总体外交战略起到指引性作用。
  对美外交是日本外交的核心问题。在安倍看来,安全与价值观问题高于日美贸易问题,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与“任性”的特朗普交往过程中。安倍4月访美开展第四次“高尔夫外交”,一方面为此后特朗普两度访日下足功夫,另一方面为此后开启的日美贸易谈判摸底,最终以可以接受范围内的牺牲与美国签订协定,从而稳固了日美同盟的基础。
  对俄外交是日本二战后挥之不去的“梦魇”。安倍其实深知对俄外交毫无胜算,但他在年初向外透露围绕日俄和平条约缔结谈判时表示,其目的不完全在外交,更多是从内政考虑,起到提振人气和威望的作用。而面对普京的“傲慢”与安倍“要岛”无果,日本国内并没有太多的人对安倍做出指责,反而更加认可日美同盟、理解特朗普的“任性”与同情安倍的艰难,这种结果应该说正是安倍所希望的。
  对华外交在日本外交中仅次于对美外交。这一轮中日关系转圜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战略态势发生变化,尤其是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阻挡之势,使得安倍从围堵中国转向与中国合作和搭中国便车。他在中日韩峰会上忍不住声称三国关系不是魏蜀吴,不是相争关系,而是要三国共同合作,构筑与国际社会共同发展的“新三国时代”。
  经济外交是安倍对内政外交总体操盘的重要抓手。他在1月出访荷兰和英国之前就表示“将就世界经济、贸易与全球规模的广泛课题交换意见”,还表示将尽自己可能,避免英国“脱欧”对日本企业的经营活动、乃至世界经济造成过于严重的影响。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安倍表示希望日本能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规则调整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提出“愿意主导开展政府补贴规则的改革”,希望在世贸组织(WTO)改革问题上与欧美合作。在出席东盟峰会及相关峰会期间,安倍参加了五个地区性会议、与八个国家领导人进行了会谈,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并让日本企业从东盟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分一杯羹。
  2020年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的重要年份,在矢志实现日本“入常”的安倍看来,必须提前为进一步推动联合国改革做准备。安倍并不看重能否在其任内达成“摸鱼”的目标,但需要在任内的2019年、2020年把联合国改革的一潭水“搅浑”。他更要借机与印度、巴西、德国等意欲“入常”的国家结成“抱团入常”联盟,并加紧拉拢发展中国家。
  地域外交是安倍近年来主张“积极和平主义”外交的重要形式之一,体现日本意欲充当大国斗争及地域斗争的缓冲者角色,打造日本在新时代的国际功能。在美国盟友当中,鲜见其他国家的领导人能够像安倍这样与特朗普建立起“亲密关系”。在美伊“拉锯战”持续发酵过程中,安倍自认为凭借日美同盟及其个人与特朗普的关系,已经成为西方世界“最懂”美国和特朗普的政治家了。再加上日本的和平主义和经济中心的外交战略,使得日本容易成为非西方世界各国所接受的“调停者”,这是此次安倍促成日本外交战略角色转型的重要前提资本。安倍在“山雨欲来风满楼”之际访问伊朗并将伊朗的声音传递给世界,应该说让日本在地域外交中扮演的角色赚足了眼球,并可能为今后日本在国际政治舞台发挥作用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2019年12月2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抵达北京,准备出席在成都举行的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有得有失有坚持


  安倍在令和元年的外交在一些方面显然已经超越了此前他提出的“俯瞰地球仪”外交的思路。回顾其一年的外交出访,可谓有得有失有坚持。
  第一,寻找到日本作为世界强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稳步推进并改善同中国的关系。2019年可谓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民间外交全面企稳向好之年。双方高层频繁互动,两国积极推进第三方市场合作以及全球经济合作;这一年是“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还是访日旅游的升温之年。安倍力促对华外交向好之势,持续释放善意,中日双方共同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两国关系发展确定了基调。
  第二,安倍特别寄以希望并有心经营的对俄“要岛”外交陷入谈判僵局,使得两国缔结和平条约也变得遥遥无期。安倍对俄外交,原计划是通过加强日本对俄经济投资、扩大俄罗斯对日经济合作,而后让普京能够在领土問题上略有表态,这就可谓是其任内的“丰功伟绩”了。但这种外交筹划导致日本国内就外交事务出现了外务省与经产省、首相官邸之间的倾轧,外务省日益被排挤出对俄外交的决策层面。
  第三,从安全、价值观等方面,安倍的出访外交让日本国家及民众加深了对日美同盟重要性的认识。安倍对内巩固了日本要想成为“一流强国”,就需要牢牢地与美国捆绑在一起的认识。日美经济贸易摩擦只是末端的分歧,难以撼动其根本的一致性。安倍小心翼翼地与特朗普周旋,应当说是为日本在当前国际形势之下谋得了“最好的局面”。
  安倍的令和元年外交也突出地存在着一些结构性的问题。
  首先,尽管安倍努力展现的大国间缓冲者角色受到多方关注,但总体上,日本寻求国际定位的基本方向没有改变。新的角色能否扮演成功,与大国关系好坏、日美关系远近,都有直接的联系。而且,扮演大国间的缓冲者角色,尤其是充当美国与其他大国之间的调停者,很容易让日本陷入美国“跟班小弟”的境地,显然这不是安倍外交所期望的结果。
  其次,日本外交存在天生的矛盾性。右翼极力否认侵略历史,却在现实中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这两者间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导致日本外交在东北亚地区总是处于孤立的状态。“俯瞰地球仪外交”让安倍努力开辟了一些新的外交领域,并陆续为日本外交抛出了不少新概念和新提法,然而“战后外交总决算”却并没有在与东北亚近邻的关系调整中获得突破,也没有以实际行动取得周边国家的谅解。即便是目前处于转圜的中日关系,主导安倍外交的还是纠结于传统地缘政治与冷战的对立思维,这就使得日本在积极寻求与中国改善两国关系的同时,又无法让日本外交摆脱针对中国的态势,也使日本给人留下充当美国“打手”的印象。
其他文献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统计数据。经初步核算,2020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4566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053亿元,同比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172759亿元,下降1.9%;第三产业增加值257802亿元,下降1.6%。  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42379亿元,同比
2018年6月1日至3日.第17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图为会议期间酒店外的严密安保。  “香格里拉对话会”(The Shangri-La Dialogue)的正式名称是“亚洲安全峰会”,首创于2002年,是由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主办,新加坡国防部提供支持的地区安全多邊论坛,因每年五月底或六月初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大酒店召开而得名。  对话创办16年来,为联系地区各
旷日持久的叙利亚内战进入尾声之际,其西北边境省份伊德利卜的局势却日渐升温。伊德利卜是叙反对派武装在叙境内的最后据点,也是叙政府军向北推进的前沿阵地。土耳其作为叙反对派的主要支持者,在伊德利卜有重大利益,被迫与叙政府军短兵相接。土对叙政策遭遇近年来最严峻考验。冲突不可避免  2011年叙内战爆发以来,土对叙政策经历了数次重大调整。最初,为支持地区政治伊斯兰势力夺权,土积极援助叙逊尼派反政府武装,要求
10月15日,英國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参观了位于英国波顿的军事研究中心,这是自2020年3月英国因新冠疫情实施封锁以来,英女王首次在王室场所外的公共活动。  现年94岁的女王在英国封锁期间,一直住在温莎城堡,她通过视频或电话履行官方公务。在本次活动中,威廉王子也一同参与。访问期间,英女王会见了工作人员,以及帮助应对新冠疫情的科学家。此次访问的正式目的,是为该实验室的新能量分析中心揭幕。  英女王曾于6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毅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最强大的美国发生正面冲突。美国纠集16国部队参战,并对中国东北边境狂轰滥炸,同时还对中国打响了经济战,妄图以贸易禁运、经济封锁和冻结公私资产来扼杀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0年2月起,美国相继推出“1950年输出统制法令”“有关管制战略物资输出的加强命令”“港口管制法令”等,逐步对中国实行最严厉手段。战争爆发后,12月,美国宣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全球电影业几乎陷入“真空”状态。  意大利是继中国之后最早受到新冠病毒攻击的国家之一。尽管他们是欧盟中第一个实施全面防控的国家,疫情还是给意大利以重击,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一度位列欧洲第一。现在,意大利疫情渐趋平稳,威内托大区行政长官扎亚公开表示,本年度的威尼斯电影节将如期举办,因《蓝色魔力》而获8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澳大利亚女演员凯特·布兰切特将担任评委会主席。  创立于19
从2009年6月美国结束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大衰退”、迎来经济扩张到目前,美国经济的扩张期已达128个月,长度不仅超过多家金融机构的预测,而且创造了美国历史上的最高纪录。2020年美国发布的《总统经济报告》高度评价了这一现象,将其归因于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的成功,并且预期美国经济还有相当的增长空间。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美国经济接下来的走势?是会继续保持增长还是会陷入衰退?本轮经济扩张的背景与表现  首先
3月的前两周,美国民主党总统竞选人、前副总统乔·拜登在连续两周的党内初选中高歌猛进,占据新闻头条,并且迅速将党内温和派聚拢到他旗下,基本锁定该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的全面暴发使他的这股势头戛然而止。善于与选民面对面交流的“零售政客”拜登不得不留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市的家中自我隔离,他采取一切可用的“在线”方式同外界沟通,见缝插针地博取媒体关注,从而开启了一种现代美国政治中不曾有过
《中美規范竞合与国际秩序演变》  姜志达/著  2018年12月  世界知识出版社  中国学者探讨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生成问题已近二十年。秦亚青教授认为,中国学派的生成,需要构建一个理论的核心问题,美国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是霸权护持,英国学派的核心问题是国际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今天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而言,这个核心的问题当属崛起的中国和平融入国际社会。  理论上讲,“崛起”与“和平融入
2月24~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他执政以来首次到访印度。在短短36小时里,特朗普访问了艾哈迈达巴德、阿格拉和德里三地,在甘地故居体验印度传统手纺车,在世界最大板球场向现场十多万观众发表演讲,可谓热闹非凡。然而与印度总理莫迪精心设计的盛大活动相比,此次访问达成的具体成果不算丰硕。与其说美印关系经此访提升至“全面的全球战略伙伴”,毋宁说特朗普与莫迪个人之间的“化学反应”提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