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化学课堂效率之我见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zysheep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现代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新课程的课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位化学教师都必须认真探索的问题为此笔者结合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课前精心准备,自如调控课堂.
  
  教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艺术,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精心考虑教学的步骤和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详略比例,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自始至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摸清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为学生确定分层、分阶段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心理上和知识上的准备而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板书、备教具等教师在备课时,要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化学知识和能力的状况,并据此确定教学方法备课越充分、教案设计得越详细、越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高此外,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找出与新课有关的已学知识,通过复习做好知识准备;也可以是通过阅读全文对新内容有个大致了解,并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提纲,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参加课堂学习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预习并找出疑难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听课教师的充分备课和学生的充分预习相结合,课堂上就会减少“损耗”,从而能够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培养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是以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转移的,当学生对某学科知识产生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挖掘学生内在潜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前提.
  首先,教师应充分施展个人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古人有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若学生对教师感兴趣,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教师应注重课堂导入的设计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课时,我先避开书本,做了几个趣味实验“空杯生牛奶”、“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学生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双眼然后我才引出新课内容这样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三,充分联系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教师还应及时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保持和增强.
  
  三、充分利用实验,保证课堂教学效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在此仅谈一下演示实验对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演示实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堂讲授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是学生获取知识、活跃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些化学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设计成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可设计下列实验: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灼烧铜丝,红色铜丝被氧化变黑,然后用氢气还原,又变为原来的红色通过这个实验事实能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理解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对于化学方程式,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把反应具体化,学生亲自观察这个反应的发生,记忆起来就比较容易比较深刻例如,讲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可以做下面的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入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红色褪去后再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实验后再讲反应原理,学生就易于掌握总之,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四、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实效性.
  
  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同类型的记忆材料,有图形、文字、符号等,而其中许多文字、符号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面广量大,很多学生难以掌握利用多媒体课件声图并茂,将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多种感觉器官充分调动起来,强化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节奏慢,课堂容量小,教学方式比较单调呆板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信息量大、速度快的优势,进行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复习,会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多地接受知识尤其在总复习时,运用多媒体将课堂教学中的板书、例题、练习制成一个课件,既可增大课堂信息量、减少板书时间,又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再如,进行实验室制取实验装置及相关练习的复习中,用传统的方法若把装置图画在黑板上很浪费时间,用一些挂图,又没有动态效果,如果制成多媒体课件,只需一按键即呈现出来,运行极为方便,且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在总复习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充分以导为主,启发学生思维,增加课堂练习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整个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与教师所付出的努力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备好每一节课,用生动的、充实的课堂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我们的生物科学教育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其他文献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和认识特点,遵循优良情感发育的一般规律,从化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做到以境育情、以知育情、以理育情、以情育情.    一、以境育情    情感总是在一点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即“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在化学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
摘要 主要介绍了广西冬作区玉林市紫色马铃薯脱毒微型薯栽培技术,包括品种来源、脱毒苗组培快繁体系建立、脱毒微型薯(原原种)生产技术,以期为该技术和品种在南方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紫色马铃薯;脱毒微型薯;栽培技术;广西玉林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4-0086-02
笔者多年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发现学生总是反应高中物理比初中物理难学.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一点是学习方法刻板,存在依赖心理,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一、自主能力培养上的主要障碍    1.存在畏难情绪,心理压力较大.  初中物理重在定性研究,所研究的现象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多数是单一的、静态的,教学要求以识记为主;高中物理所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而且抽象,多数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
摘要 西藏自然环境良好,具有发展绿色农业良好的基础,但土壤盐渍化限制了西藏土壤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了解西藏土壤盐渍化研究现状,本文根据文献数据库和相关资料回顾了西藏土壤盐渍化研究工作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西藏盐渍化成因,结合我国研究热点提出了西藏土壤盐渍化研究展望。  关键词 土壤;原生盐渍化;次生盐渍化;成因;西藏地区  中图分类号 S15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要 随着酒庄数量的日益增加,葡萄酒旅游已成为休闲度假的潮流。本文提出了可持续型酒庄开发、个性化服务设计、全方位营销等方法来推动“旅游 葡萄酒”的酒庄发展模式,致力于通过文化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赋予中国酒庄旅游的独特吸引力。  关键词 葡萄酒庄;旅游产业;个性化服务;体验  中图分类号 F426.82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
摘要 稻虾综合种养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与单一水稻种植相比,可增加经济效益3万元/hm2。本文总结稻虾综合种养技术,包括水稻种植技术和小龙虾养殖技术,以期为农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小龙虾;综合种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S96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4-0196-01
摘要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泉塘村开展食用菌产业扶贫实践,采用“政府 科研机构 村干部 示范基地 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通过高校科技人员指导,村干部带领贫困户有计划地进行平菇及香菇生产,使得贫困户掌握一门技术,开辟一条增收新途径,取得良好的扶贫成效。本文阐述了泉塘村发展食用菌产业扶贫优势,介绍了泉塘村食用菌产业扶贫具体实践,包括前期准备、平菇生产、香菇生产,对扶贫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淮北麦—玉全程机械化绿色丰产增效模式优化(2018YFD0300901-5)”在蒙城、涡阳的实施情况,通过麦—玉全程机械化绿色丰产增效技术模式的集成应用,大大提高了作物产量和生产效益,达到了绿色增产、节本增效的目标,圆满完成课题目标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小麦;玉米;技术模式;成效;淮北地区  2019年度在安徽
摘要 酿酒葡萄生青果粒不仅影响果实产量,也严重影响果实的酿酒品质。本文介绍了葡萄生青果粒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葡萄优产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词 酿酒葡萄;生青果粒;形成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6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6-0060-01  Abstract The green grains of wine
摘要 本文建立了鸡肉中金刚烷胺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样品经过1%乙酸乙腈提取,C18柱净化,以及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分析,优化了质谱的分离参数。结果表明,金刚烷胺在1~100 μg/mL范围内线性满足要求,相关系数r为0.998,定量限为1.0 μg/kg。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能够满足鸡肉中金刚烷胺药物残留检测要求,为鸡肉中金刚烷胺药物检测提供一定技术参考。  关键词 金刚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