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升华与重审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fanyuanhang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拨开婚姻、乡邻之爱的迷雾,余公公和慧娘娘的精神之恋成为“漫水”故事中荡气回肠的审美场域。它体现出转化情欲,升华灵魂,重审欲望与人伦的三重审美功能,并借此触摸人性的幽微,探测情理的界限,突显节制、人伦赋予生命的弹性和艺术的张力。
  一、转化:摒欲归灵的精神相依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指出,爱情追求真、善、美,而“灵魂的美优于形体的美”,爱之美是“纯粹的、地道的、不折不扣的美本身,是神圣的、纯一的美本身”{1}。人们通常用“柏拉图之恋”指称摒欲归灵的精神之恋。它包含两层意思:双方必须有恋爱情愫存在,但这爱越过现实和肉身羁绊,只在精神世界神游。
  “漫水”是一幅经过诗意转化的乡野生活图,虽也涉及贪婪、怠惰、狭隘、无聊等乡民陋习,但这些都被淡化,推至幕后,故事的主色调洋溢着爱和温情。婚姻之爱只用素描笔调轻轻勾勒,余慧之间的心灵精神相守则写得委婉细腻。慧娘娘是粗人有慧之妻,一个从“堂板行”(妓院)带回的女子,聪慧,多才,后来做了漫水的赤脚医生、接生婆和妆尸人,行善积德,受人尊敬。暧昧身世曾使初入漫水的她遭受非议,是有余用智慧、力量、浩然正气维护她,并通过认同有慧表达了对她的赞赏。“在爱的情感光谱上,赞赏的作用”突出,“赞赏充满着柔情”。{2}这赞赏源自深刻地懂得,理解她经历的无奈,懂得她内心的宽阔、丰富和“赛仙女”的纯美。慧娘娘也对知识渊博、细腻侠义、大气稳重的有余心存爱慕。小说反复渲染了笛韵共鸣的细节。音乐是心灵沟通的重要方式。黑格尔指出,“音乐造就了物质的情感性和心灵性,它以自己内在的音调形式表现一切‘特别的感情’”,“一切细腻的喜悦、欢乐、笑谑、任性、心灵的沸腾和发狂”,还有敬仰、崇拜、爱情等等。{3}慧娘娘对有余自创曲子的懂得,就是他们心灵互射、灵魂相遇的传神体现。小说还在看似随意的乡村生活描述中,暗含他们彼此爱恋的信息。譬如,慧娘娘爱吃菊花,珍爱樟木药箱,熟知有余鞋码大小;余公公牢记慧娘娘爱吃枞菌和用烧碱水洗头抹茶油的癖好,最后为她沐浴、净头、妆尸、雕龙头杠,将自己钟爱的笛子陪葬慧墓,感人肺腑。
  他们的爱自始至终纯净美好,远离肉欲和占有。起先,是责任、义务、尊重、体谅、自制等因素转化了他们爱的形式,使之成为一种无害于人伦的纯美关怀。当这纯净的爱成为延续几十年的习惯,即使婚姻羁绊消散,他们仍会醉心于那无欲的纯粹里。奥托·魏宁格认为,“爱情和情欲是根本不同,相互排斥,甚至是相互对立的两种状态……真正的爱情会由于同所爱之人非预谋的肉体接触而死亡”,甚至“只存在‘柏拉图式的爱情’”。{4}深刻昭示了精神之恋与情欲的距离及其本身的永恒、美好和诗意。
  二、升华:返乡之旅的精神飞跃
  艺术是怀着乡愁寻找家园的精神之旅。现代人的家园一方面指个体生命出生成长的土地,一个集地理环境与亲情记忆于一体的复合空间;另一方面则指向精神皈依之所。《漫水》为现代人构建了记忆家园,并通过余慧二人的精神相守将具有审美、哲学意蕴的柏拉图之恋扩展到乡野,将返乡之旅推向灵魂回归和哲学追问的层面,将生死、灵肉的冲突与融合问题推向逐渐平面化的当今世界。
  首先,主人公钟爱的花木和音乐具有非实用性,将审美指向了“义生文外,秘响旁通”的隐喻空间。芍药、海棠和栀子分别具有“相思”、“苦恋”和“永恒的爱”之意。而白玉兰的纯洁,菊花的高尚,茉莉的芬芳友谊,都将阅读引向暗喻层面。那馨香的花朵,精雕细琢的画儿和屋角飞檐,盛开着一个农人无声的心灵,音乐则是他灵魂的直接歌唱。有余自编曲目,吹出笛音悠扬,“吹着吹着,眼睛就闭上了”,“像进了对门的山林,很多的鸟叫,风吹得两耳清凉,溪水流过脚背……”而慧娘娘远远听着,沉醉其间。音乐的共鸣,传递了余慧二人心灵相通的信息。
  其次,精神之恋的纯粹使小说挣脱现实羁绊,走向升华。爱情融合着作为生物性存在的欲望、激情与社会性存在的精神、审美。性是爱情的催化素,将爱情主体导入人神一体的涅槃境界。但现实之爱因欲念缠绕或契约关系而具有短暂、利己、排他、繁琐等有限性,易于沦为熟悉的陌生或平淡的亲情,甚至相看生厌的失望、怨怼。《漫水》小说集的其他故事深扎时代土壤,体现出对历史当下局限性的暴露,譬如《也算爱情》、《我的堂哥》就抖出了政治、商业等外在力量对人性的侵蚀和异化。但《漫水》淡去了这些,让它们成为一抹微云,飘在桃花源般的漫水上空,叙事的重心始终在人性的美好与丰富。其中最清透悠远的,当属那超越现实人生和两性肉体迷恋,超越功利计较和外在责任约束的精神之恋。
  慧娘娘是美的化身,生时是“漫水最漂亮的阿娘”,死后仍“身子流软”,“皮肤又白又细”,头发乌青水亮,不像“过去了的人”。这种自始至终的美丽深植于有余的生命。他们相互吸引、照顾,却一直保持适度的距离。羞涩,泄露了爱也克制了爱。当别人表扬樟木药箱时,慧嫂嫂“脸红到了脖子根”;当她看见两副“老屋”并排摆放,突然不好意思,觉得那是“躺着的两个人,一个男的,一个女的”。有余因有慧暗含妒意的玩笑,“脸红得像门神”,并毅然藏笛。康德认为,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乎自然的召唤,但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5};它是从理性与本能夹缝中涌出的道德自律,是控制性欲的反射形式,也给关乎性欲的情感披上神秘和诗意的外衣,推动主体想象,增加爱的强度和美感。余慧精神相守的高潮性呈现集中在慧娘娘死后。有余葬笛的举动,昭示了精神之恋的存在,也彰显了这爱恋超越此在有限性和肉身障碍的特质。它不因生命停止而结束,反而在肉身死亡之时绽放,并随脱离肉体约束的灵魂飞升,通往永恒,达于无极。
  三、重审:欲望、节制与审美张力
  余慧精神之恋除了为文学返乡之旅提供超越性意义,实现精神乌托邦建构之外,还具有重审原欲解放、呼吁人性回归的审美功能。弗洛伊德是理性、伦理、文明等相关秩序的审判者,他宣称,“文化不仅压制了人的社会存在,还压制了人的生物存在;不仅压制了人的一般方面,还压制了人的本能结构”{7}。生命原欲合法化在砸碎道德锁链、恢复感性生命的同时,带来了欲望泛滥的负面影响,使人从被技术理性压抑的状态走向另一极端——自我扩张,人伦松散。然而,人毕竟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是生命存在的多重性和多向度赋予了人性以饱满、丰盈和弹性。
其他文献
在文坛上,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那批文学创作者被整体命名为“80后”作家,年轻的他们以“先进入市场,再进入文坛”①这样与前辈截然不同的方式出场,并用自己的作品在文坛上掀起了喧嚣的文学热浪。对此尽管主流文坛也曾经漠视、忧虑与尝试拒绝,但“80后”已然成为当代文学进程中一个醒目的符号。在关注“80后”创作整体性规律之时,即在“80后”这一代人难以摆脱的时代赋予他们共同的烙印之外,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在“
期刊
学者陈树义指出:“散文在90年代迈出了有力的脚步——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恢复了真诚的品格和自由自在的特性,同时获得了文体的自觉、理性的滋润。”湖南作家傅舒斌的散文集《白天黑夜》在这方面具有很强的探索性。  一、多重审美的合唱与精神还乡的可能  长久以来,人们对散文的诠释有多种说法,但终归离不开几个关键术语:抒情、优美、精致、飘逸。所以,作家在写散文时极易陷入到对这些词汇的盲目套用和拼凑,使得文
期刊
吴振尧的长篇小说《人日》以南粤海边小镇平海为背景,运用诗化、象征、暗示、意识流、内心独白等创作手法,讲述了林家两代人建设新农村的生活故事,弥漫着浓郁的抒情气氛。小说在情节演进过程中穿插了大量的民俗故事,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巨大而生动的民俗画卷。与此同时,小说集中表现了新时期农村建设的发展和遇到的问题,深入探讨了新时期农村人的心态变化,以锋利的语言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进行了深刻批判,用带着饱满情感和形而
期刊
在当代关注农村题材的作家中,湖南的邓宏顺是一位创作成果丰硕的作家。他的作品以中篇小说的数量为多。他擅长写自己熟悉的当代农村生活,尤其是处于时代转型期的中国农村。他将自己的视角与思考延伸到了沅水边那一方他深爱的土地,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留下了独特的坐标。  一、外在的幽默特质  翻开邓宏顺的这些小说,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迎面扑来。他在作品中书写了湘西农村的典型景物,如翠绿的禾田,忙碌的码头,火红的辣椒,
期刊
在我还在写着小说、没有正式琢磨书画之道时,长沙有一个自己不写不画却善鉴赏字画且收藏颇丰的民间高士,让我也给他写一帧。后来悬挂在一个公共场所,还给了并不小气的润格。当时我觉得他花这个钱有点莽撞。他说:你有特点。他是花钱买特点。后来与他熟了,他说建议你看看刘小平的东西。此公口风紧,谈论本土书画创作时,他不说谁的好,也不说谁的不好。他推荐我看某个人的东西,一定是肯定这个人的东西的。  我就找来刘小平的作
期刊
2013年4月28日,由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怀化学院中文系、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主办的“王跃文小说《漫水》学术研讨会”在怀化学院召开,来自省文联、省作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吉首大学、怀化学院等单位共计5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了会议。怀化学院院长谭伟平、省文联副主席夏义生、省财政厅总会计师刘克邦、省作协副主席王跃文、吉首大学张建永教授出席会议并发言。会议由怀化学院副院长董正宇、王跃文研究所
期刊
王跃文给人们的印象是一个官场小说大家,由他的《国画》引起的我国文坛的官场小说热持续到现在。但王跃文并没有仅仅局限于这一个方面的题材,以前也发表过许多乡土题材的小说,但是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的关注。2012年发表在《文学界》第一期的《漫水》却引起了较大地反响。《漫水》无论从主题还是人物,都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它体现了作者创作技巧的炉火纯青,写作心态的冲淡平和,对家乡的拳拳之心。  一、构建了一座和谐宁
期刊
纵观当下中国电视剧行业,一方面,在商品化浪潮和消费主义观念冲击下,感官化、娱乐化、低俗化趋势愈演愈烈。已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一小部分注重深度挖掘的电视剧作品,常常又容易陷入对作者个人情绪与个体经验的执着与痴迷,过度的“个性化”使其无法进入普遍意义的真理层面,也让观众难以接受,终因曲高和寡而无法担负起“重整乾坤”的文化使命。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电视连续剧《叶问》裹挟着一股浓浓的“文人气息”扑面而来
期刊
刘小平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以篆刻名播书坛,于1987年获西泠印社篆刻大赛金奖。今年4月,他的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最高奖——中国书法兰亭奖中获佳作奖。为此,6月19日,本刊特邀记者老蒲专访刘小平,掏出了他的很多妙语。  老蒲:刘老师,我应《创作与评论》杂志的安排,特意来对您进行一个访谈,请您谈谈学习书法篆刻的经历、心得、体会。  刘小平:好的,您问我答吧!  老蒲:我也爱好书法,是湖南省书协的早期
期刊
一、《红磨坊》的艺术之花  当一个画家问梵高喜欢作什么样的画时,他毫不隐讳地说:“我喜欢让我的画表现出深刻而温柔的东西。”  深刻而温柔!梵高的喜爱也正是法国人的喜爱。多少世代以来,一座巴黎城,将整个世界的艺术眼球都吸引进去了。而电影《红磨坊》作为法国忧伤而略显病态的艺术象征,这里的浪漫包含了深深的泪水,特别是它的康康舞和略带色情的肆情表演,让人们感觉到它的颓废、一种疼痛的美。  值得一提的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