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与坚守:另一种价值取向与审美立场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gang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者陈树义指出:“散文在90年代迈出了有力的脚步——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恢复了真诚的品格和自由自在的特性,同时获得了文体的自觉、理性的滋润。”湖南作家傅舒斌的散文集《白天黑夜》在这方面具有很强的探索性。
  一、多重审美的合唱与精神还乡的可能
  长久以来,人们对散文的诠释有多种说法,但终归离不开几个关键术语:抒情、优美、精致、飘逸。所以,作家在写散文时极易陷入到对这些词汇的盲目套用和拼凑,使得文体不自然、不朴实、不和谐。而傅舒斌的话语系统则展现得非常全面、丰富。《走马海南》中写到:“大家免不了乱它一阵,个个笑语喧天,把一路的疲惫像拧湿衣服一样拧干了。”《长沙有条女人街》中“磨嘴皮子少不了,但也蛮有味。”作者在叙事当中保持了口语的粗砺,甚至一些痞性,这些原生态的词汇,生动地展示出浓郁的地域情境与文化色彩,使读者感受到话语的本真、纯粹、平淡、浑然一体。而在写景状物类散文中,傅舒斌很大的特色是文言与白话交替,古典意味与厚重现实感并存,在《与夜共舞》中,作者说:“彻夜与友欢叙,天玄地黄,秘闻隐私俱畅口欲言。此中乐,岂为外人知?”还有《冬游长沙烈士公园》、《湘江风光带记》、《岳麓秋登高》等等。而写人记事类散文则抒情较强,情感真挚,幽默风趣,比如“透过玻璃窗,见到资水邵水上的渔火星星点点,见到市教委附近的盏盏灯光,蓦然就会想起那里的人们,想起那里的一幕一幕,眼眶不觉就湿润了,心里便不禁默默地向邵阳祝福,向邵阳的友人祝福”、“你的脚搁在我的耳边,我的脚伸向你的鼻尖,一股霉豆味卷地而起,浓浓密密”。傅舒斌散文中这种个人“独语式”的书写方式与情怀寄托,“无拘无束,漫笔成文,总以自由表现真纯的意绪为主,且绵里藏针,机锋特出的表达技巧,将读者带入到一个深层的美学感官世界。
  另外,作者对于散文整体的写作导向提出了精神还乡的可能,这表现为写作题材摒弃“贵族”而立足民间,力图展示民间的细微、民间的粗糙、民间的混沌。从作者选材的角度来看,大多数是平凡人、平凡事,如《灭蚊小记》中作者对蚊子的痛恨、灭蚊方法以及艰难灭蚊的经历,在《老车》中描写“我”对于老车的补救、爱惜甚至是与老车之间恋恋不舍的深厚情感,《话说谢乐军》中对谢乐军的描写、刻画以及记录方式。傅舒斌很多文章都是对民间温情、人性结构、生活细节和人生世态的展示,这是构成其散文艺术力量重要的根源。而这种民间的发现与审美趣味的回归,毫无疑问是对急功近利、浮狂险躁的现实写作的抛弃,提出了要向平静、平稳过渡,要重新思考人生。那些切近人们生活的写家庭、写亲情、写人生日常琐事和感情生活的散文,能给众多的读者引来会心的微笑和温馨的回忆,读这种散文是一种休息和调节。而这种效果的产出往往是民间话语的完美阐释。有学者指出,民间不仅是一种创作题材,一种叙述视点,更是一种生存状态和审美意趣。傅舒斌没有放弃民间题材的选取,发掘与开凿。因此,这样的文本没有真情与善意的缺席,自然进入人文精神的终极关怀。
  二、个体灵魂的逗留与山水视角的开发
  散文在当代一个很大的转变就是,不再以宏大叙事为纲,而进入到私人化的写作模式。这就带有明确的独语性、个人性。日常散文可以看作是写作者对客观世界捕捉、打磨、润泽与塑造的过程。如果说,从1980年代以来,散文的主体逐步强化,逐步复位于创造主体,那么1990年代的散文创作愈加获得了“表现自己”的自觉性。这就意味着,任何外部情感的殖民都得不到正义与合法的保障。我们可以从散文的叙述中心来看,始终强调“我”对于事物的看法与见解,而“他者”的认知表达,则往往难以抵达真实现场。因此,散文对于现场感、存在感是以“自我”为出发原点。
  我们从傅舒斌的散文可以看出,无论是家国意识下的文化情结,还是人物纪怀中的情感表达,抑或是日常生活中的人生世相,都浸透着作者的个体感悟。在《时髦女人》中,作者写的是女人,批判的是社会上浮夸、虚无、谄媚的不良风气:表象是书写与自身毫无关联的事物,但实际上是作者内在的感受,灵魂的抒发。而在《淋雨的感觉》中“雨水袭透了全身,每个毛孔似在一翕一张,仿佛是音乐的鼓点,生命中不敢表白的一切,不禁喷射而出,了无遮挡”,“我自借雨洒泪,长歌当哭,大不必顾忌许多”。作者“淋在雨中,湿在雨中”,个体灵魂袒露得“淋漓尽致”。
  对于山水类散文的写作,绝不仅仅是依靠优美的词汇与华丽的语言就能营造出清高、秀美的文本空间,绝不仅仅是对于山水虔诚地顶礼膜拜和刻板信仰就能悟出个中精华。比如,在当代作家余秋雨笔下,历史遗迹、名山大川都不是普通游客游览观光之物,而是寄托学者主观色彩的人文山水。他的散文既不拘泥于对叙写对象的严格考据,也不专门关注现实地理风貌,而是偏重于面对客体时主体的感悟、想象和思想性的穿透。这就彰显了作者别具一格的人文思索,使作品获得读者关心、喜爱与赞扬。另一位当代作家贾平凹,他早期的散文,大多寄情于故乡的山石和明月,文笔清丽,情韵悠长,意味醇厚,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和哲思。他在对大自然的艺术审美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提升。傅舒斌的《白天黑夜》中很多山水散文没有拘泥于形式,而是彻底的自我放逐,追求更加诗意而富有美感的艺术张力。
  如《岳麓秋登高》中不仅写了岳麓山“眉清目秀、落落大方”,也写了爱晚亭“园内古石异卉罗列,争奇斗艳”,还写了极目山庄“仙乐飘飘,恍兮惚兮”,最后落到了“理想便似登高,理想人人都有,但理想往往难以实现,然而这正是理想的魅力所在”这一现实超越上。因此,这是作者渴望摆脱束缚寻求自由的强烈主体意识,是一种孤独而清高的生存姿态,同时也是作者对浑浊现实世俗的超脱。
  三、都市文明的逃离与哲学经典的重拾
  中国文学在市场语境中经历着前所未有地挑战与考验,并经历了全方位地转型。毋庸置疑的是,人们对于传统、经典、历史的传承与吸纳似乎在现代生活真正意义上不复存在。纵观当代图书市场,“类型文学”概念或许已经成型,官场文学可以教会官员平步青云与仕途顺风,青春文学可以抚摸少年心灵失落与精神感伤。它们或单一、或片面,或迎合时代,或急迫追赶。这些问题,都源于都市文明的过渡浸染与铺张。总之,在都市生活的骚扰与反拨中,很多作家迷茫与麻木了。   而傅舒斌在艰险曲折中突围。《鞭炮》中作者以时间顺序作轴,从小时候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玩鞭炮,到学历史时听到的关于北宋火炮兴起以及鸦片战争中国家败于火炮,受到洋人的攻打的故事,长大后对于鞭炮的狂热挚爱、追求,最后到城市中禁鸣鞭炮、富商不惜重金放鞭炮,显示着作者对于一系列乡村生态的向往以及对都市文明的逃避,这实际上是作者对乡村文化的精神寻根与身份追寻,对于传统风俗的保留真切盼望而又不得不面对现实失去的疼痛感。
  在新的时期,尤其是1990年代以后,散文取得了革命性地转变,明显突破创作心理定势与内驱力因素,把文化、哲学层面作为审美的总体视角,成为涵盖散文思想内容的一个趋向,而走向深广的文化、哲学的主题领域。傅舒斌在《谈诚实》中,指出市场经济时代人们诚信的抛弃与丧失,而导致的种种精神疾患与创伤;在《男大当婚》中对于自身年龄增长而迫切成家的焦虑;在《杀价》中,对于现实生活购买商品的杀价到单位间、科室间的“杀价”的全方位审视。这些篇目都包含了作者对生活哲理的钻研与体悟,使得文本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思想张力。傅舒斌的散文也因此具有比较深邃的思想内容,耐得起咀嚼和回味,特别是那些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隽语,亲切自然而又活泼生动。
  特别是受西方文化思潮撞击、为当今改革大潮与商品大潮所拥抱的现代人,他们更加需要哲学的熏陶、修炼自身的文化与哲学品格,对现实和历史进行深层地检索与思考。如果散文丢弃了哲理,那么意味着丢失了写作者的情怀、胸襟和人格以及知识叙述中的文化关怀,冷淡写作者的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傅舒斌的《日子》、《激情无价》以及那些写人记事的散文,对故人旧友,凡人小事的回忆中,都包含了作者对于感情至善地呵护与由衷地珍爱,从而提炼出对于亲人、挚友的关怀不能拖延,以免逝去方才悔恨的哲理思考。特别是《小记伯父》一文中,他用拳拳之心慷慨、质朴地表达了对伯父深切地怀念,尤其是伯父对“我”无微不至地关怀轻易就能在读者心中树立不灭的印记,最后伯父的死以及“我”的悔恨感人至深、令人难以忘却。伯父是个沉默的人,必须要作者用绚烂的文笔描绘与铺张。这是作者心灵无法抹平的记忆,也是亲人情感吐露的一次张扬。在傅舒斌笔下,正是这些众多亲历和亲情的彻底剖析,才有作品丰富的人生内涵、个人性的体验和普世情怀的表达。
  一个一个白天黑夜汇流成汹涌的岁月长河。也许,傅舒斌闪烁着点点哲理和诗意的《白天黑夜》会在岁月长河中久远漂流。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
  责任编辑 杨晓澜
其他文献
电影作为一种视觉隐喻艺术,其传播信息的载体不仅是单调的,一维的语言符号,而且是多样的,多维的非语言符号。即是说,影片传播不仅有语言文字符号,更有大量可视性、直观性、生动性、易解性的符号,如姿势、表情、画面景物及其变化的镜头形式等,这些非语言符号在电影中隐喻极其丰富的涵义,造成影片主题解读的多义性、不确定性。观众对那些具有视觉隐喻功能元素的审美体验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少年派》”)获得
期刊
(以下简称苗):聂老师,您好。首先,很高兴也很荣幸给您做这期访谈。我知道,您的父辈是中医,而您却并没有依照传统思想子承父业,而是选择了写作,请谈谈您是如何走上这条路的?  (以下简称聂):谢谢苗梅玲女史的访谈。在古城湘潭,我的父亲曾一直供职于中药、中医界,退休后因病于1984年逝世。如今我已是六十有五的人了。他生前确实希望几个子女中有人再杏林悬壶,但一个都没有。我的四弟聂鑫汉曾进入中药行业,尔后又
期刊
青春,多么美好而又充满希望的字眼。它意味着生命中最蓬勃向上的时光,也暗含了追忆中最难以割舍又不得不割舍的一部分。青春,与成长紧密相关。于是,青春,同时包含着断裂和蜕变。它夹杂着撕裂的剧痛,也有了梦想和现实的第一次激烈而悲壮的较量。然而,无论成败,无论光鲜还是晦暗、陈旧还是优美,青春都是弥足珍贵的。它有过羞涩的忧伤,也有过过眼的繁华。《北京爱情故事》,就是这样一个以青春、伤痛和成长为主题的都市爱情剧
期刊
历史上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汇集成一种反映群体特质和风貌的文化,这就是构成社会群体的传统的基础。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发展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具体又表现为民族音乐、民族绘画、民族服饰、民族饮食等诸多方面。而艺术传统,则是特指各个民族的艺术在漫长历史中逐步形成的艺术思想观念、风格面貌、创作技艺等内容总和,因此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民族性、地域性色彩,并且具有稳定性特征和传承性特点。但另一方面
期刊
在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师陀(30年代以芦焚为笔名,1946年改为师陀)是一位颇受瞩目的青年作家。师陀是创作上的多面手,小说、散文、戏剧,样样造诣不凡。1937年5月15日,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谷》(署名芦焚)与曹禺的《雷雨》、何其芳的《画梦录》一起荣膺《大公报》文艺奖金。抗战期间,师陀改编的戏剧《大马戏团》在孤岛“上海”上演后,广受欢迎,好评如潮,是那一时期最出色的戏剧作品。然而
期刊
其自2007年发表作品以来,李晁已有20余部中短篇和一部长篇问世。虽然说,他出道较晚,创作时间不长,但很坚实,且有自己的特色。他一步一个脚印走来,虽略显稚嫩且气象略窄,但已充分显示出自己所具有的各种潜力。对于他,我们理应充满期冀。  一  要想进入李晁的小说世界,铁葫芦街和青少年成长恰好构成其小说两个重要的时空坐标:一个是故事发生的空间背景,一个是情节展开的时间绵延。对于前者,李晁有充分的自觉。他
期刊
用6000行长诗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这就是一个年逾六旬而又满怀青春激情的共产党员的理性选择与浪漫情怀。  《东方的太阳》的写作,是诗人理性的选择。诗人在《后记》中引用勃朗宁夫人著名的十四行诗《我是怎样的爱你》,深情地表达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理性和圣洁诚实的至爱”。这种深沉的挚爱,就是诗人谭仲池历时近一年,三易其稿,完成这部长诗的原动力。作为党的一名高级领导干部,回首人生道路上的鲜花和荆棘
期刊
2013年6月,以“变位”作为主题的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正式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艺术家舒勇为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创作的“古歌砖” 引起观众和媒体的热烈追捧与关注。  1974年出生的舒勇近年来一直活跃在当代艺术界,是中国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其艺术创作涉及行为艺术、雕塑、油画、国画、装置、新媒体等诸多领域。他追求艺术的社会性功能,中国现实社会是其艺术实验场。他说:“我从不将作品的艺术
期刊
相较于传统文学领域“严肃”的“戏仿”而言,网络时代的“戏仿”带有更多的喜剧元素与游戏风格,在压抑与解放之间、在经典与世俗的对位之间,形成矛盾而多元的审美倾向。本文所讨论的网络“戏仿”主要指的是以“大话”、“恶搞”等为代表的文学与文化现象。  一、 “无厘头”与喜剧美学的嬗变  “无厘头”①是广东佛山等地的方言,大意是一个人的言行粗俗随意、搞笑另类,令人难以理解。后来这种颇具草根特点的“无厘头”风格
期刊
在文坛上,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那批文学创作者被整体命名为“80后”作家,年轻的他们以“先进入市场,再进入文坛”①这样与前辈截然不同的方式出场,并用自己的作品在文坛上掀起了喧嚣的文学热浪。对此尽管主流文坛也曾经漠视、忧虑与尝试拒绝,但“80后”已然成为当代文学进程中一个醒目的符号。在关注“80后”创作整体性规律之时,即在“80后”这一代人难以摆脱的时代赋予他们共同的烙印之外,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