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chen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以传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自学创新能力为目的,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主题相一致的。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还需要我们不断去摸索。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国家教育部门已经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这是我国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信息素质和创新素质的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力避传统教育的缺陷,使信息技术课成为亲切易学的实用课程。作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应如何教好信息课呢?以下是个人的几点体会,以供参考。
  一、信息技术课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1.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明确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明确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2.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革。
  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与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相整合。
  二、信息技术教学要采取分层教学
  在实际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受遗传和后天环境及教育均衡程度的影响,在知识的接受过程中学生的差异性较大。如果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就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这样势必加大两极分化,难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在教学中通过研究,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潜能的差异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优等生,他们电脑基本功扎实;b层为中等生,电脑基础一般;c层为后进生,电脑基础差或没有。上课时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三、信息技术教学要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信息技术课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工具软件,进行拓宽知识面教学,信息技术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有限,而实际应用却是无限发展的,软件的开发应用日新月异,能否利用工具软件进行加工处理所需信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如图形图象的制作、声音文件的处理、简单动画制作、网页制作、防毒杀毒等,拓宽这些知识面对学生的发展能起促进作用,因此,教学中要有意穿插工具软件教学,教学中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让学生对各种对象处理有一个了解也就足够了,这些工具软件的学习不仅不会给教学效果带来不利,而且能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各种基本操作及应用能力的发展。
  四、信息技术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创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把他们智慧的火花尽量激发出来。在课堂中,由于时间有限,倾向于训练基本功,掌握基本操作,而课外则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教师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延伸到课外,把课外这个第二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外成为课内所学知识有益的巩固、补充,从而促进课堂教与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五、信息技术教学要采用多元化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把学生分等或分类。而是用来改进教与学。积极的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有利于激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积极进取的精神。为此我上课总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对于不会的学生,我从不训斥,而是鼓励和耐心辅导他,即使有一点小小的进步,我也会真心地表扬。事实证明,信息技术教学采用多元化评价能使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课堂主人翁意识,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
  六、信息技术教学课采用学生辅导学生,减轻教师辅导压力
  信息技术课大部分时间是在机房上课,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几乎大部分同学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在刚开始上机操作的时候,教师忙不过来,也就挫伤了未能辅导到的同学的积极性。因此,我大胆地采用学生辅导学生的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即注意观察哪些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任务,然后运用广播功能展示他们的成绩,予以表扬,并宣布由他们作为老师的助手,一人或两人负责辅导一组同学。这样做减轻了教师的辅導压力,使教师能有重点地辅导某些方面的问题或某些同学,解决了辅导不过来的问题,使得人人都能得到及时的指导,保护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好意思问老师的学生,可以问同学,既解决了问题,又增进了同学问的友谊,且学生间的辅导自有特点,也易于交流,有时比教师指导的效果还要好教学目标的达成率得到了提高。
  总之,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初中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为信息技术的普及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外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英语已成为一种通用的国际语言。作为未来社会发展栋梁之才的初中生,学好英语是其核心竞争力,也是其立足社会的根基,而课堂效果是决定学生学习好坏最直接的原因,如何提高课堂师生双边活动效果是优化学习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初中英语 师生 双边活动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此期间,教师与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之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难点。对于语文老师来说,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每个老师都应该积极思考,发挥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小学语文作文的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 作文 教学  一、注重创设情境,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  传统的作文训练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因而写作训练过于呆板、无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也就不会乐意去写。这是因为小学生受年
摘要:作文不仅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衡量一个文化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在现代文苑中,写作基础理论堪称琳琅满目,但语文教师仍然对作文教学感到困惑、棘手。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作文教学的方法论的引导,导致作文指导、作文训练失去了针对性或有序性。鉴于此,探讨作文教学的方法,从理论上、实践上都有不可忽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必要的历史知识和材料。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相应的思维品质,只有这样,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与应用正成为这个社会越来越明显的特征,必然也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作为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重任的教育正在由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向社会生活的中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免疫调节剂CpG ODN是否能够预防或减轻烟曲霉菌引发的小鼠过敏性结膜炎。方法建立烟曲霉菌过敏性结膜炎小鼠模型,应用CpG ODN或对照ODN (GpC ODN)对其进行处
摘要: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优化课堂教学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意在抛砖引玉,成教于方家。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优化策略  长期以来,我们在课堂讲授的严谨性、准确性、精练性、形象性、幽默性上下了很大工夫,很少从学生发展角度看待教师的课堂讲授,而《物理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发展和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摘要:时代在进步,传统的基础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世纪教育对培养优质人才而提出的要求,新课改在此背景下展开,倡导新的教学理念,致力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改的精神与实质是要打造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师生共同进步、良好交流沟通、具有和谐师生关系等的教学模式,主张通过互动与交流以改变单一的教师教学模式,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标。初中语文教学是衔接高中与小学的枢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
摘要:教学方法的改革,说到底是教学思想的改革。素质教育本质是要创设一种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里得到充分学习,学有所得,学有所长的发展性教育。自能读书,简言之即学生在教师的因势利导下,获得一定的阅读技巧的同时,自身能动地读书实践活动。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我们教学中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本文就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自能读书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自能读书 高中语文 阅读技能  《高中
摘要:本文总结了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做法:引导阅读,唤起兴趣;强化词句训练,消除畏惧心理;不断充实生活,诱发写作兴趣;赏识鼓励,激发兴趣。  关键词:初中生 写作兴趣 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其原因就是找不到素材,费尽了力气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想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