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滋有味读古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hf_l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有一本书叫《学会生存》,其中有一句话说:人类要学会发展,一方面我们要面向未来,一方面我们要回溯历史的源头,向我们的古人汲取智慧。
   古文承载着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它蕴藏着丰富的人生的理想、政治的智慧、历史的教训,还有审美的情趣。让少年儿童亲近古文,学会阅读古文,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汲取人文精神和传统的智慧,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各版本中大都出现了文言文,逐册循序渐进加深难度。但是 ,每册书上只有两篇古文,对于记忆处于黄金期的儿童来说,数量过少,有必要在课外补充阅读一些文言文。然而,文言文无论在遣词造句、内容理解,还是朗读上,都给小学生阅读带来很大障碍,难读难懂难记。在课外读物中,儿童小说、动物小说、科幻小说,尤其是一些漫画作品,很受孩子们的青睐。因为这些作品,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浅显易懂、风趣生动,有的充满奇异的想象,令人爆笑不止。但古文的阅读却倍受冷落。怎样让孩子们在课外也能有滋有味地读古文呢?笔者做了这样一些尝试,与各位商榷。
   一、由易到难,让学生乐读
   阅读文言文,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不宜提过高的要求,但让孩子们亲近古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课外阅读文言文,就要选择那些内容相对浅显,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寓言、小品文等篇目。那些谈古论今,旁征博引的论述文显然不适合他们。本学期在学了《学奕》《两小儿辩日》的基础上,我从《综合阅读》上选择了这样一些篇目:《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刻舟求剑》《郑人买履》《揠苗助长》《自相矛盾》等,这些都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学生看见熟悉的白话文故事变成了文言文,新鲜感大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这样的文言文易懂易记,几篇背下来很有成就感,更增添了阅读文言文的信心。当学生对照注释读完译文,都乐不可支:老虎曾经害怕过驴?驴生气了,只会“一鸣”、“一蹄”,“技止此尔”!貌似强大的东西,却如此不堪一击……原来,在文言文中还有这么有趣的故事!在这“之”“乎”“者”“也”,像模像样的诵读中,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体验到阅读古文的乐趣。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新课标更适应现代人的自我发展的需要,它在理念上非常突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注重语文运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出了具体回答。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 探究能力 途径    2009年开始实施的高中语文新课改目标体系,用专家的话来说,就像是自助餐。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生的一些学习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的就业优势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文章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从摆脱就业依赖、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就业是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保就业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中之重。但现阶段经济增长与就业不同步的现象,尤其是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与农民工返乡现象并存,就业矛盾更显突出。深入分析
我是一名农村中学教师。学校地处区县边沿地区,全校不足20个教学班,教学基础设施低下。我是全校唯一的美术教师,在我来之前没有专业美术教师,有都是来支教的,上一年就又走了。学生对美术好奇、感兴趣,但积极性不高,尤其像我今天所教的“重点班”,是学校培养升学重点对象,以前上课经常被别科老师挤占,学生也想上美术课但他们也深知成绩对升学的重要,所以也支持上“主”科课。就是普通班一到期末像美术、音乐这样的“副科
【摘要】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结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自身特点、学生素质特点以及教学实践经验等, 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构建具有基础性、工程化和服务于专业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    建筑力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对一般的建筑工程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为学习建筑结构方面的专业课程提供一定的力学基
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呼唤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提倡创新教育,不但在教育的设备、手段、工具要更新,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强烈的创新意识,旺盛的创造能力日益成为构成人的素质,形成人的力量的根本要素。在未来社会中一个完全没有创造力的人其生存质量是不理想的。教育能否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人,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也是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立足点,不容质疑的是,从小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有深远的意义。下面就发展学生创造
教学是师生传意互动的过程。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传意互动方式,其效果不同。单向传意,效果最差;双向传意,效果较好;多向传意,效果最佳。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传意互动,其核心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我们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是否参与学习,更重要的是解决一个学生如何参与的问题。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是在学生期待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不是在于学生,而是在于语文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们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只有望而却步。要想重启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在语文的乐园里自由自在地遨游,以下的几点做法不妨一试:   1用教师的文学修养,感染学生“爱”语文。 要想叫
摘要:每个中国人都要学好语文课。而初中语文介于小学和高中之间,这个时期是我们思想最为活跃的时候;但思想还不是很成熟,很容易受到身边的人或事的影响。这个时期的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大,老师的教学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人师表是每个老师必须要做到的。  关键词:基础 母语 手段 依赖性 为人师表    教师在教学中,要视学生、课文等具体情况而定,选择好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大家都知道一般高中英语阅读可分四种类型的题目,每种类型的题目都有相应的解题技巧,掌握了这些技巧对学生做阅读理解题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主旨题  1.文章主旨给出的四种形式:文首,文中,文尾,没有明确主旨,需总结。  2.主旨题的解题技巧  不管它出现在文章的什么位置,都作为最后一道题去做,因为做完其他题以后会对主旨的理解有帮助,着重理解首末段,首末句,主旨在文章中间的情况(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