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当心动脉长“瘤”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hxf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的统计显示,动脉瘤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仅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就高达2%~7%。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我国地质学界泰斗李四光都曾罹患此病。动脉瘤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肿瘤,但比肿瘤更凶险。瘤体一旦破裂,死亡率极高。
  
  本质:有“瘤”貌,无“瘤”实
  
  动脉瘤虽被称之为“瘤”,但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肿瘤。它不是细胞增殖引起的实体性增大,而是一种动脉的扩张性疾病,因动脉管壁退化变性而导致的血管局部外观上的扩张变大。比如,人体腹主动脉的正常直径是1.8~2.0厘米,当各种因素导致腹主动脉扩张至正常口径的1.5倍时,即称之为腹主动脉瘤。因此,动脉瘤是徒有“瘤”貌,并无“瘤”实。
  动脉硬化是动脉瘤发生的基础。当血压升高时,硬化的动脉管壁被动扩张,而无力回缩。长此以往,膨大的瘤体便形成了。当动脉瘤体积不断增加,直至超出瘤壁所能承受的极限时,瘤体就会破裂,造成致命性的大出血。
  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黏度、高血压、高年龄(>50岁)、工作压力大、运动量少的人群是动脉瘤的高发人群。尤其是有吸烟、酗酒嗜好的中老年人,更容易罹患此病。
  
  特点:爱“潜伏”,会致命
  
  尽管动脉瘤有着如此庞大的潜在高危人群,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原因就在于动脉瘤“行事”比较“低调”,它总是悄悄地发展,在发生瘤体破裂之前,大多没有明显症状,常为人们所忽视。相当一部分动脉瘤患者是在体检或做腹部其他脏器检查时,被偶然发现。
  然而,爱玩“潜伏”的动脉瘤是非常危险的。腹主动脉瘤患者若出现明显腹痛症状时,常提示瘤体已经压迫到临近器官或组织,手术干预是唯一、有效的控制手段。若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则很可能是瘤体破裂的先兆,必须接受紧急手术,以预防和阻止大出血的发生。动脉瘤一旦破裂,死亡率极高,约1/3的患者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就已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早预防:管住嘴、放宽心、迈开腿
  
  要预防动脉瘤的发生,关键在于控制各种导致血管硬化的危险因素。具体地说,就是九个字:管住嘴、放宽心、迈开腿。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动脉瘤的主要“攻击对象”,更应时刻牢记这九个字。
  “管好嘴”,就是要戒烟、戒酒、合理膳食。吸烟和酗酒对血管的损害是广泛而持久的。香烟中的尼古丁和过量的酒精不仅会刺激自主神经,令血管痉挛、血压升高,还会影响脂质代谢,加速血管硬化。因此,想要保持拥有健康的血管,戒烟、戒酒,势在必行。同时,长期不科学的饮食方式,如经常吃高脂食品、偏食、挑食或暴饮暴食,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唯有均衡、合理的营养摄入才能保持血管的年轻。需要提醒的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者还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治疗这些基础疾病,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
  “放宽心”,就是要管好自己的心,戒怒、戒躁、放松精神。心理因素对血管的影响不容小觑。精神紧张可引起人体血管内膜收缩,加速血管老化。长期紧张工作、过度劳累、急躁、易怒的人常会惹“病”上身。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休息也是一种工作方式,适时休息所带来的健康收益,远远大于加班工作带来的经济效益。此外,尽可能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也是保障血管健康的重要一环。“笑一笑,十年少”,这个“少”,自然也包括血管。
  “迈开腿”,就是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提升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后者可以将血液中的脂肪及时地运输到肝脏进行代谢,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同时,运动还可以促进微循环,提高机体的耐受力。每天运动半小时,如走路、游泳、爬山等,可达到保护血管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饭前适度运动对血管的保护效果更好。研究发现,在享受丰盛而油腻的大餐之前进行较长距离的散步,可有效减少脂肪对血管功能的损害。
  
  早发现:去体检,做彩超
  
  动脉瘤虽然不是真正的肿瘤,但它一旦发威,常会置人于死地。因此,除了要“防患于未然”,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外,还要通过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早期发现动脉瘤的“蛛丝马迹”,以便“制其于萌芽”。特别是50岁以上,伴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长期缺乏锻炼的人群,更应定期做血管彩超检查。该检查可以发现直径3厘米以上的动脉瘤,无创,且操作方便、价格便宜,是筛查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其他文献
当前,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影响已深入到社区和家庭中。上海市一些区县绿色家庭评比标准中,包括垃圾分类收集,废电池回收,使用无磷洗衣粉,不使用一次性餐盒和一次性筷子,外出购物买菜使用购物袋或者菜篮等。那么,要争当环保绿色家庭,每个人应该如何行动起来呢?    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一次性木筷,一次性餐盒、一次性桌布、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牙刷……一次性物品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但也像一层甜甜的
我是中国药科大学(原南京药学院)药物化学系83届毕业生,执业药师。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医药企业工作,主要从事药物的产品开发、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工作。作为一名医药工作者,我对疾病的产生原因、药物的治病原理和食物的调养作用有一定的研究,在呵护身体健康方面也有一些心得。这些心得让我恢复了健康,我希望将这些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让更多的人重获健康。  《灵枢·五味》云:“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绣球菌——引起世人关注    绣球菌(又名绣球菇、花椰菜菇、花瓣茸),肉质洁白细嫩,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及防癌、抗癌的功效,是一种非常珍稀名贵的食药两用真菌。绣球菌的名贵程度不亚于冬虫夏草、羊肚菌、块菌等珍品。  野生的绣球菌数量极少,由于多在夏秋季节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针叶树林地带,一般不常被人发现,在日本有“梦幻之菇”之称。绣球菌在欧美、日本极为畅销,价格昂贵。绣
生活实例  杨女士今年40岁,是某国企人事行政主管。由于工作性质涉及的人际关系较多,工作压力较大,时常情绪焦虑紧张。近几年,杨女士出现了各种身体的不适:月经前常感到乳房及两肋部胀痛,月经量较少,夹有瘀块,经色偏暗;入睡困难,入睡后又常会被噩梦惊醒,每晚只能睡3~4小时;时有心慌胸闷感,不能长时间站立;常觉叹气后舒服,咽喉有异物感;自我感觉记忆力也明显减退了。杨女士到医院就诊,经过一番检查,没有发现
把握抗病毒时机    张先生是某公司销售部经理,患有慢性乙肝10余年。去年5月,张先生体检发现,ALT(谷丙转氨酶)85单位/升,HBV DNA7.5×108拷贝/毫升。他听说派罗欣的e抗原血清转换率较高,就要求医生给他使用该药。一年疗程结束后,张先生花了7万余元,但检查结果表明自己仍为“大三阳”,HBVDNA仍阳性,他心中很郁闷。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先生遇到了同样患有慢性乙肝的王先生。王先生HBV
我因身患多种慢性病,同医生接触的机会多。借《医患之间》一角,我想谈一些自己就医时的切身体会。  三年前,我因“尿频、夜尿多”去当地一家大医院就诊。经检查,该院泌尿外科的一位医生诊断我患了前列腺增生症。当我听说自己患的是“前列腺病”,心里“咯登”一下,因为我的一位好友患过此病,还做了手术,但恢复得不怎么好。我很担心,不知道这病疗效如何,也不知道究竟能不能治好?我正打算向那位医生请教,谁知还没来得及开
神奇的传说:匈牙利曾有位倾国倾城的美丽皇后唐娜·伊莎贝拉,虽已半老徐娘,却青春依旧,备受国王眷顾。她的秘密就是经常使用迷迭香露洗脸,因而迷迭香液就有了“匈牙利皇后之水”的美誉。    皮肤是人体对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线,帮助人体抵御各种侵害。如今我们所处的环境,无论是紫外线、沙尘,还是汽车尾气、受污染的水,都会不断刺激皮肤,引发干燥、色斑、皱纹甚至皮肤病。解决皮肤问题有多种办法:一方面,可以使用合适的
生活实例:   老张今年50多岁,患炎症性肠病10余年,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和黏液脓血便。病情严重时,还伴有发热、体重减轻、严重失血、贫血和脱水等症状。为了能彻底治愈疾病,老张到处求医问药,用过西药、中药无数,也试过药物灌肠疗法,无奈病情总是时好时坏,迁延不愈。   35岁的小李一年前被查出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经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由于害怕长期服用激素会有副作用,他未经医生同意便擅自停药了。不料
绿色植物是居家“环保卫士”    新装修的家庭里,往往汇集了多种污染源,如建筑材料中的铅、石棉、聚乙烯等,尤其是甲醛、苯等挥发性的有害气体,能引起人们头痛、皮肤过敏,影响呼吸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力,长期接触,会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  如何预防甲醛、苯等污染对健康造成的危害呢7除经常开启门窗、加强通风外,在室内栽种绿色植物也是简便有效的方法。研究发现,植物主要依靠叶片的细微舒张吸收有害气体,同
生活实例   刚从大学毕业的小王在一家计算机公司上班。一天,他不慎着凉,感觉有发热、腹泻症状,即到医院就诊,医生开了泰诺酚麻美敏片,每日4次,每次口服1片;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每日2次,每次口服2片。回到家中,小王倒了一杯温水,根据医嘱服用磺胺药。服药后,小王感觉口中有些苦,就想再吃一些零食。   看到桌上的山楂片和乌梅,小王随手往嘴里放了1片山楂、1粒乌梅,口中苦味顿时好了许多。正在此时,门铃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