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律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de23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法律与经济的关系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对法律与经济的关系理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市场经济与法制经济的关系,法律环境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等内容的分析介绍,最后阐述了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借鉴。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给相关领域的研究带来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 法律环境 区域经济 理论分析
  
  一、法律与经济的关系理论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法律和经济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出发,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并反过来为相应的经济基础服务。经济基础是法律的决定力量,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建立在相应的深刻的经济根源基础之上的。
  2.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制度经济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安排及制度变迁纳入经济学科,阐发了包含法律在内的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制度经济学把法律范畴引入经济学中,从而编织了法律与市场这两个不同空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一交易,主张应联系所有的非经济因素(如政治结构、制度和态度等)来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尤其强调法律因素的特殊作用,认为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制度可以为节约交易费用提供有效途径,能够通过产权安排提高企业效率,可以为实现合作、打破市场垄断创造条件。
  3.规制经济学的理论。“政府规制”其原意是有规定的管理,或有法规条例的制约。在现代经济学中,其含义己逐步演变为政府运用法律法规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和行为进行影响、干预等。其基本理论主要有两点:一是政府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认为政府规制是对市场失灵的回应,是针对私人行为的公共行政政策,是从公共利益出发而制定的规则。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受规制的企业对价格进行垄断或者对消费者滥用权力。政府规制的具体表现为控制进入、决定价格、确定服务条件和质量,以及规定在合理条件下服务所有客户时的应尽义务等。二是政府规制的部门利益理论。认为确立政府规制的立法机关或政府规制机构仅代表某一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而非一般公众的利益。
  4.市场经济与法制经济的关系理论。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它需要规则和秩序,是以法律作为边界的经济,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就这个意义而言,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从法律经济和市场经济关系中我们得出三点:(1)以法律规范市场经济的主体资格。(2)以法律约束市场经济的运行。(3)以法律化解市场经济中产生的纠纷。
  二、法律环境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良好的法律环境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靠人们的自觉行为创建的,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主要体现在法律至上、法制统一和社会稳定等方面。
  1.良好的法律环境为区域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法律是所有社会规范中最具有明确性、确定性和国家强制性的规范,法律环境的好坏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明进步的标志。良好的法律环境能够表现出该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工作秩序、社会生活秩序由法律规范调整得井然有序,给人们一种秩序感、安全感,从而有利于创建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良好的法律环境有利于打造科学高效的政府。良好的法律环境有利于保障行政机关公正执法、提高执法效率。同时,一也可以提高公民的守法意识,积极配合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减少行政成本。不良的法律环境必然使行政执法过程付出更多的行政成本,影响执法效率和执法目标的顺利实现。
  3.良好的法律环境可以调节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稳定区域经济市场秩序。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社会成员的福利提高,接近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状态。市场主体的微观决策总是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单纯依靠市场调节难以实现区域经济总量的平衡和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市场对区域社会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是有限的,这就要求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之间正确分配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形成合理的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区域经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1.加大立法力度,将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法律化,保障区域经济发展有法可依。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任务,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选择、空间布局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了保持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通过立法的形式使之法律化。
  2.明确政府职责,严格依法行政。政府管理区域经济的模式,直接决定着区域配置资源的能力,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增长速度。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通过依法行政、规范决策、权力约束、职能转变等诸多法律化手段实现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科学有效的管理。国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管理机构的设立、机构职能、基本工作程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有规范的法律规则可依,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地方政府因权责不明而带来的管理无序、一拥而上、滥用政策等弊端。
  3.以法律加大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力度,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实质应当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资源的连续利用。如,美国西部在开发初期,针对严重的掠夺式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等现象,政府开始重视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问题,同时,还采取措施对森林和草地进行合理利用与保护,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促进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应用生物杂交育种理论,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并对应用生物杂交育种理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注意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生物杂交育种 企业 核心竞争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需求多样化的时代,要求产品的差异化、个性化、便利化、专业化,企业就必须具有一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在资源、能力方面超过竞争对手或与竞争对手有差别,并对这些资源、能力的整合管理
[摘 要] 我国证券市场一直存在着民事责任缺位问题,应以维护投资者民事权利为出发点,确立证券市场民事赔偿机制,明确虚假陈述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及赔偿范围,激励广大投资者积极参与市场监督,严惩违法者,遏制各种侵权行为发生,保护投资者利益。  [关键词] 虚假陈述 规制 民事责任 因果关系    一、证券虚假陈述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证券虚假陈述,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证券法律规定,在证券发行或者
本文以企业的业务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实例为分析对象,阐述了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和过程要求,反映在企业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笔者的个人见解,为企业
目的对调脂颗粒中姜黄素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方法按测量不确定度原理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计量技术规范,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调脂颗粒中姜黄素含量
一、RFID技术概述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商务沟通是管理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商务活动中,沟通在各方当事人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可以说没有良好的沟通,就没有成功的商务活动。外向型组织工作的领域
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小学通过习字训练、文化熏染,涵养学生书法艺术气韵;通过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培育民族文化品格;通过教育文化空间的打造,寻求师生的精神认同。
[摘要] 在电子商务中,安全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要求网络能提供一种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技术特征是利用IT技术来传输和处理商业信息。因此,电子商务安全从整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网络节点安全和商务交易安全。  [关键词] 电子商务 防火墙 商务安全    网络节点安全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等,主要靠防火墙实现。商务交易安全则紧紧围绕传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