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务管理规范化研究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hin5782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务管理的特点
  教务管理,是指学校的管理人员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制定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运用各种教学管理手段,通过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与教学有关的各方面人员的活动,以便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其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计划管理、考务工作管理、学籍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教务规章的制定及其执行等。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科学性。教务管理工作既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也要遵循管理工作规律,以寻求管理质量的最优化。要实现教务管理的科学化,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使教务管理目标贴近学校管理、教学实际。教务管理目标体系中的教学目标必须是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
  2.规范性。科学规范的教务管理制度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教务管理工作不同于其他的管理工作,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是无法保障教学秩序的。
  3.连续性。教学全过程具有连续的、循序渐进的特点,教学管理工作在教学全过程中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要连续进行,不可脱节,坚持教学工作的计划性与保持教学秩序的稳定性十分重要,放松对某个阶段或某个环节的管理都将影响教学进程。
  4.教育性。教务管理不仅仅是对教学计划、考试成绩等“物”的管理,也是调动教师积极性,合力推动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明确学习方向,加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责任感等“人”的管理。
  5.复杂性。教学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发展过程,教学管理系统是一个多变的、复杂的系统。因此,要求建立强有力的指挥系统,不断获取教学过程的瞬时信息,根据回馈原理及时调节各方面的工作关系,使各个管理环节保持平衡,使整个系统协调地运转。
  6.服务性。教务管理工作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服务性,它是服务于学校教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教务管理不仅是一种行政性的管理,而且要充分体现出以师生为本,为教学服务的工作特性。
  二、教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教务管理是对学校教学要素进行配置和控制的,对教学要素的管理就是指对教师、学生、课程、教学方法等进行配置和控制。
  1.对教师进行管理。教务方面对教师的管理是对教师与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配置管理。通过组织、协调、控制等手段,谋求教师与其所从事的工作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适应,实现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潜能、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所进行的活动。教师管理的职能就是谋求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教育教学工作的适应性,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和谐共事。教师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对教师的任用、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培训和激励等。
  2.对学生进行管理。教务方面对学生的管理主要指对学生学习活动方面的管理,也包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指教务管理者按照教育方针所规定的教育标准和课程标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并富有个性的成长的活动过程。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校的一切管理活动最终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支撑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石。
  3.对课程进行管理。学校课程管理就是对课程实施、课程开发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管理。课程管理主要包括:(1)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如规定课程门类、课时安排、课程表等。(2)建立教学管理制度。如对教师备课、作业布置、考试命题、教研活动、教学检查与评估等作出规定,形成制度。(3)选择和开发课程资源。(4)改进课程评价。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去检测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教学研究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建立开放的、多方参与的评价制度。另外,实验仪器管理、图书资料管理、电教仪器管理、教育技术管理等教学条件管理也可纳入课程管理过程中。
  4.对教学方法进行管理。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对教学方法的管理就是对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进行管理。(1)指导教师和学生选择正确的、科学的教法和学法,废除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单纯传授知识的陈旧的教学方法。(2)组织教师研究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3)将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上来,指导和帮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知识、培养情意、发展智能。(4)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三、教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经验型管理有余,科学性管理不足。教学管理人员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不习惯于新变化,习惯于过去熟悉的做法和经验。如人们并不欢迎使用信息系统软件来进行教务管理,习惯于手工加部分计算机操作的方法;如对考试质量进行分析方面,人们大多习惯比较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几个数据,不能从教育统计测量的角度进行深层次分析比较,不习惯可能也不会从标准差异分析、概率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角度进行统计、分析、预测和控制。
  2.刚性管理有余,柔性管理不足。在实际的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往往演变成“以分为本”,普遍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实施刚性管理,造成弹性的空间太少,会扼制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
  3.粗放式管理有余,精细化管理不足。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管理技术含量低,反映在教务管理上人们乐意做些短期内见分晓的事,为学校或学生带来长期效益的、眼前看不见的事人们就要大打折扣了。另外,当前普通教务管理人员还缺乏系统管理的理念,其服务质量和信息的收集、处理、反馈能力还不能满足师生的需要和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如缺乏课程发展的最新情报搜集能力、缺乏图书资料的数据开发能力。总之,教务管理层次还不高。
  四、教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1.古典组织管理原则是研究教务管理原则的理论基石。古典组织管理原则仍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应吸取其有用部分并可加以发扬光大。学校管理包括学校管理中的教务管理都是一般管理的特殊性部分,具有一般管理活动的特点。法约尔提出的一般管理的14条原则大部分仍然适用于教务管理,如合理职责的劳动分工、建立秩序、发挥员工的创新和合作精神等原则,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但完全照搬也不行。如法约尔管理原则中缺乏弹性原则,另外,法约尔管理原则缺乏对员工的心理关怀,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创设或营造持久性的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可考虑从激励理论和领导理论中汲取观点,充分考虑从心理的角度满足人们的心理期望,增加诸如激励原则、领导变革性原则等内容。
  2.改进传统的管理制度。教学方式革命性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教学管理制度,原来不适应明显落后的管理制度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做到科学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弱化刚性管理,增加柔性管理。如传统的教学制度注重接受式学习,而现在则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师生共同学习,因此在教学管理中要实行弹性管理,多给师生发展的张力和空间;在对师生评价方面,将传统的注重结果的评价制度调整到既重视结果又注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方面来,注重师生的创新精神的发挥。
  3.关注教职工的专业发展和职业幸福。在学校实际的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教职工都在直接参与或影响着学校的教务工作,在建设学习型组织过程中,要确立“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的管理意识,将对教职工的生命关怀和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统一起来,关注教职工职业生存状况,提升教职工生命价值。(1)关注专业发展。即关注教职工的专业道德、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智慧。(2)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和学习考核激励机制,将学习考核与工作考核相结合,营造弥漫于教职工群体中的学习氛围。(3)加大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力度。绝大多数教职工的学习主要是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工作,教职工不断对工作进行反思,将学习研究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体会工作的苦和乐,体会自己工作的付出带来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成长,从而感悟到自己生命价值的满足和生命境界的升华。
  4.运用信息系统进行教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新的管理形态,是管理科学理论的体现。在信息化社会时代背景下,要处理大容量的复杂的教务管理事务,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信息传输、处理和反馈速度,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信息系统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周兴国,江芳.课程改革与管理制度创新.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2]吴志宏,冯大鸣,周嘉方.新编教育管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张海经.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探索与实践.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王颖)
其他文献
我们认为,对于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来讲,在引进一些世界性现代项目的同时,应该考虑民族传统项目和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应该因地制宜地把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结晶渗透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特色,使我国校园体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鉴于此,探讨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发展对于新时期学校发展来讲,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生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核心是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处理人伦方面有着精辟的论述和成功的实践,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也有着极高的价值。将“孝”引入学校德育中才是成功的关键。    一、学生孝道失范的表现    1.“孝”知识贫乏  什么是孝?孝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学生中有几个人能说出一二?他们不知道“孝”的确切含义。如果非要他们回答什么是孝,他们绝大多数只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是我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是凤翔民间艺人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风格质朴、造型饱满独特、装饰手法灵活、色彩单纯 ,极具装饰特色。在中国民间美术
一、语言能力培养的背景分析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社会的经济体制与整个社会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虽然不是直接从教育领域开始,但是对中国的教育体制、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