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大学生职业路径 引领大学生自立自强

来源 :经济视角·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mi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大学生自立自强与大学生目标教育的关系,以及大学生职业目标教育的实质与特征。在对大学生职业路径进行合理设计,实现大学生自立自强。本文从分阶段、分层次、分个体三个角度设计大学生职业路径,以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实现职业目标,从而真正实现大学生在就业上的自立自强。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目标;自立自强
  作者简介:皮锋(1980-),男,重庆永川人,重庆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邹盛瑜(1982-),男,重庆璧山人,重庆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2.11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2-251-03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大学生的职业认识不够深入,职业定位不够准确,职业目标不够明确,职业途径不够清晰。大学生一旦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等、靠、要”等不良倾向就会出现,从而影响大学生的自立自强。为此,合理设计大学生职业路径,科学引导其实现职业目标,就能引领大学生自立自强。
  一、目标教育的基本内涵
  目标教育是指根据上级要求、所在组织管理目标和受教育者自身的状况,制订在一定时期的组织(或个体)教育目标,以及为实现该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大学生目标教育是指根据党和国家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要求,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在大学期间制订个人目标,并指导他们设计实施路径去实现个人目标。大学生目标教育主要包括价值目标教育、道德目标教育、安全目标教育、学业目标教育、能力目标教育、职业目标教育六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本文从职业目标教育出发,科学设计大学生职业路径,引领大学生自立自强。
  二、目标教育与大学生自立自强的关系
  对大学生而言,引导其制定目标,指导其调整和完善目标,帮助其实现目标,有利于大学生由他律向自律转变,有利于大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从而实现大学生自立自强。
  美国哈佛大学以25年为周期,对本校大学毕业生曾经做过一次人生目标调查,结果显示:有目标和无目标,目标清晰和目标模糊,目标长远和目标短暂都会导致两种根本不同的结果。调查的3%人员中,树立有清晰而长远目标的毕业生经过25年长期不懈努力,成为社会精英或成功人士;60%人员目标模糊,在25年后,他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由此可见,目标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对于实现大学生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大学生职业路径的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目标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9份。结果显示:17.2%的同学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39.4%的同学不知道我能干什么,30%的同学不清楚我该干什么,另外有13.4%的学生是到毕业之后再说。这充分说明,17.2%的大学生没有职业定位,超过60%大学生的职业定位是不明确的。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目标中的职业选择意向调查,最受大学生青睐的就业部门分别为:国企占19.3% 、政府机关占21.3%和事业单位占20.7%,总比例达到60.3%。事实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的人才需求是非常有限的。这充分说明,部分大学生的职业目标不合理,严重脱离了社会需求。
  以上调查情况表明,部分大学生存在职业定位不准和职业目标不合理的状况。笔者就此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一是“专家化”的教师团队尚未建立。部分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课没有形成专业化、职业化的系统知识,且目前的就业指导教师大多数根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业务训练,实战经验匮乏,导致教育效果不佳。二是薄弱的过程指导环节。就目前而言,部分高校安排就业指导课随意性强,具体做法就是大学生求职前的应急教育,暴露出整个大学期间的职业指导缺位。三是就业指导方法明显滞后。高校传统的就业指导方法是通过毕业生就业讲座、就业形势报告会等,完全忽视了大学生的个性特长、个人发展愿望、职业目标的专业咨询和有效指导。归根结底,要实现大学生的职业目标,亟需科学合理的职业路径。
  四、科学设计大学生职业路径,切实引领大学生自立自强
  职业目标教育要解决大学生职业目标缺乏、目标模糊等问题,引导其科学设计出适合自己的职业路径,其目的就是要大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质量,达到就业目标,实现自立自强。
  (一)通过职业目标教育,分阶段设计大学生职业路径
  分阶段设计大学生职业路径,就是要分阶段开展职业目标教育。这里所说的分阶段,其实就是分年级。它是指根据年级的不同情况,显现出不同的教育内容和重点,从而建立大学生职业目标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职业目标教育的实效性。
  1.大一年级侧重职业规划与自我认知。学生进入大学后,首先要了解职业规划,掌握职业规划的内容与步骤,主动制定职业规划。同时,引导新生进行自我认知,就自己的性格、兴趣、职业能力、价值观等进行探索,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进行职业分析,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和限制条件,能够在职业规划中充分利用资源。
  2.大二年级侧重职业认知与自主创业。在经过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开展职业认知,进行职业定位,并掌握诚信品质、学习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的实现途径和具体方法。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创业环境,掌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素质、能力和条件,了解自主创业中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关系,掌握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
  3.大三年级侧重就业形势与求职技巧。在三年级,引导大学生充分了解就业环境与就业形势,应对面临的就业挑战,把握就业机遇。同时,大三学生要学习发现工作机会的方法,掌握撰写个人简历、自荐书、笔试、面试的技巧与方法。   4.大四年级侧重职业岗位与实战经验。最后,主要通过聘请企业专家到校授课讲座,训练大学生的实战经验。通过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定位,对不同职业需求的大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分层开展大学生职业岗位模拟演练,训练其实战经验。
  (二)通过职业目标教育,分层次设计大学生职业路径
  分层设计大学生职业路径,主要是根据大学生相同或相似的职业目标需求,把职业目标划分为不同类别,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目标教育,有效进行分类指导。分层设计大学生职业路径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制订目标、分层设计、分类指导、实现目标四个方面。制订目标就是引导大学生制订并完善自己的职业目标计划书,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分层设计就是根据职业目标对大学生进行分层,划分出不同的职业类别。分类指导就是针对不同职业类别的大学生,开展分类指导工作。实现目标就是在分类指导后,积极引导大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1.考取公务员。针对这一层次大学生的职业目标,要引导学生参与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思维方式的训练,为通过行政能力测试做准备;二是文字功底训练,为通过申论考试做准备;三是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训练,为面试做准备。
  2.教师公招考试。针对此职业目标,要引导学生做好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全面了解各区、市、县招考政策;二是掌握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三是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四是参与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的日常训练。
  3.研究生考试。针对此职业目标,要引导学生做好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准确了解高校的招考政策;二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专业和学校;三是进行专业系统复习,参加英语和政治的集中培训;四是参与考研应试技巧与方法的日常训练。
  4.国营或外资企业。针对此职业目标,要引导学生做好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参与专业技能的日常训练;二是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三是利用假期,到国营企业或外资企业参加实习或见习活动。
  5.民营企业。针对此职业目标,要引导学生做好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二是强化专业能力训练;三是培养吃苦耐劳的毅力和精神。
  6.自主创业。针对这一层次大学生的职业目标,要引导学生做好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掌握国家相关扶持政策;二是根据市场需求,合理确定创业项目;三是参加创业培训,积累创业经验。
  7.其他方式就业。针对此职业目标,要引导学生做好两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准职业方向;二是了解社会需求,锻炼自身优势。
  (三)通过职业目标教育,分个体设计大学生职业路径
  分个体设计大学生职业路径就是根据大学生的个体职业目标,进行“一对一”就业个性指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引导学生实行自己的职业目标或个人发展愿景。分个体设计大学生职业路径主要包括制订目标、实施目标、调整目标、实现目标四个环节。制订目标就是通过职业目标教育的宣讲和动员,学生制订并完善自己的职业目标计划书,确定职业目标。实施目标就是针对大学生的个体职业目标,开展“一对一”的个性指导。调整目标就是在大学生实施目标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督促,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目标,实现目标(下转115页)(上接252页)就是全程跟踪大学生的目标实施过程,引导其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分个体设计大学生职业路径的核心是“一对一”个性指导,需要学生、家长、辅导员的合理分工与有效配合。学生、家长和辅导员只有形成合力,才能产生强大的群体执行力,确保大学生个人目标的实现。
  分阶段、分层次、分个体设计大学生职业路径,要让学生明白,职业目标既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大学生不应盲目追求所谓的“最佳目标”,而是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个人目标,才能真正达到目标,实现自立自强。
  参考文献:
  [1] 李德全.从目标管理到目标教育[J].重庆师专学报,2000,(04).
  [2] 李德全.从传统教育模式到目标教育模型——ISO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有机契合[J].教育探索,2005,(01).
  [3] 马新厂.如何做好大学生培养中的目标教育[J].科技信息,2010,(13).
  [4] 石琳、方海.浅析新形势下大学生目标教育模式的构建[J].科技信息,2009,(28).
  [5] 宫永纯.浅析目标教育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09,(10).
  [6] 陈曼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 基金项目:本文为重庆文理学院2011年学生工作品牌建设项目“目标教育助推学生发展工程”(项目编号:XGPP2011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本文为重庆文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大学生自立自强引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Y2009XH86)的研究成果;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从目标教育视角构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分层模式”(项目编号:13SKN08)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裂纹在复合型动态加载下的起裂和扩展行为研究是断裂力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解决航天器、飞机、船舶、桥梁等工程结构在动态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损伤破坏以及安全性评估等问题,为这些结构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目前关于动态断裂判据的研究尚不充分,缺乏合适的断裂判据来表征动态裂纹扩展;动态加载实验技术尚不完善,试样的断裂模式无法得到控制;此外断裂参量的测量与求解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特别是T应力对动态断裂的影响没有得到深入研究。因此开展复合型动态加载下裂纹起裂和扩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进
摘 要:农业作为我国的传统弱质产业,历来存在着生产经营分散、产品竞争力不强、流通环节多、交易成本高、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农产品B2B交易平台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产品的流通方式,提高了农产品的交易效率,但仍存在着信用机制不完善、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促使了区域性农产品B2B交易平台的发展,充分发挥区域性优势,弥补现有不足。本文介绍了天津农产品交易平台的构建,平台将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相结合,拥有信
期刊
由于非均匀介质在自然界与工程应用中均广泛存在,近年来非均匀介质中的波动问题已成为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而无论是在自然界中的非均匀介质,抑或是在人工预制备的非均匀材料中,均不可避免的存在夹杂体。对于弹性波作用下,连续非均匀介质中不同夹杂引起的动应力集中现象,常常为材料的失效和破坏带来隐患。由于非均匀介质中的波传播的控制方程较均匀介质中更为复杂,对其进行解析求解的方法也一直在探索和发展中。着眼于对具有不同特性的非均匀材料的力学特性以及非均匀介质中波动问题解析方法的探究,本文基于弹性波动理论,运用
激波与铝液滴相互作用是TBX(Thermobaric explosives)爆炸中的典型问题,涉及可压缩多相流动、液体空化、蒸发及燃烧等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对其相互作用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TBX中金属颗粒的燃烧和热释放机制,而且对激波动力学、多相流动及凝聚介质界面不稳定性的研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目前,对这一复杂的伴随蒸发和燃烧的可压缩气/液多介质流动问题仍然缺少深入的研究和认识。激波与铝液滴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给实验和理论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数值模拟成为了研究此问题的一种高效、经济的手段。近年来,数
摘 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医疗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老龄化社会便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现状的分析,探讨老龄化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水平的影响,以及面对这种挑战应如何应对的问题。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制度;替代率;省级统筹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
期刊
摘 要:2013年7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它与自由贸易区有着本质的区别。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能够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和水平。但风险与机遇并存,我们必须防止国际游资的迅速进出给我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带来的灾难性打击。在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过程中,要本着“立足上海、服务全国”的原则,着眼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所形成的新一轮改革开放形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
期刊
摘 要:新世纪大学生具有与过去大学生不同的特点,高等学校要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每一个教师都要结合课程自身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促使学生建构系统的理论体系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世纪;微观经济学;教学方式;“传递-接受”模式  作者简介:李健(1977-),男,江苏人,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讲师,硕士,从事制度经济研究;  黄毅(1979-),女,江苏人,南
期刊
摘 要:新《破产法》颁布实施至今,对破产管理人多有争论。问题之一则是要促进破产管理人的市场化,却忽视了破产管理人、破产程序乃至破产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公益性特征。本文意图以无产可破时破产管理人的确定为引线,借鉴国外相似制度,论证公益性破产管理人制度的构建。  关键词:公益性;破产管理人;指定方式;报酬  中图分类号:DF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
期刊
摘 要: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为例,本文确立了基于实践能力均衡发展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原则,明确体系构建目标,构筑多样化的教学平台,创设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完善监管体系,建立了具有系统性、创新性特点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实践能力均衡发展;实践教学体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  作者简介:李长征(1978-),湖南岳阳人,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期刊
吉林省召开这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目的就是将旅游产业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推动吉林省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一、下决心将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吉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旅游业是发展势头最强劲和前景最广阔的新兴产业之一。旅游业所创造的GDP已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0%,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到5%。“十五”期间,吉林省旅游产业得到较快发展,旅游总收入年均递增32.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