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持续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研究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tryer7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率先在全国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2012年,河南省政府就印发了《关于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的意见》,在全省开启了一场执法理念、执法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构建了管理、执法和服务三位一体的新型执法模式,培育了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法纪严明、服务优良的行政执法队伍,涌现了一大批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一些省级执法部门的典型经验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肯定。全国政协“规范城管执法行为”专题调研组到河南调研后给予充分肯定,“规范城管执法行为,河南找到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一、强力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
  河南省将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持续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
  (一)高度重视持续推进
  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高度重视,自2012年印发《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的意见》(豫政办〔2012〕78号)后,省政府每年下发文件进行专题部署,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加以强调,工作推动逐步深化。《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实施意见》将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2016年6月1日实施的《河南省行政执法条例》第八条规定:“行政执法机关应当树立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推行服务型行政执法。”《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豫发〔2016〕31号)明确将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作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中的两个重要抓手之一。2017年11月,河南省政府召开全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领导强调,要创新执法模式,解决好“执法”的问题。在执法实践中抓好“一刚一柔”,将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刚性抓手”,将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作为“柔性抓手”,刚柔并济,实现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协同推进。
  (二)抓好培训广泛宣传
  2012年全省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知识竞赛,以赛促学。2013年6月15日全省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集中宣传日活动在各地展开,据不完全统计,活动期间全省共制作宣传展板6000余块,解答近万名群众的现场咨询,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2015年全省行政执法证件换发时,将服务型行政执法列入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并分别于2012年、2014年、2016年开设了以服务型行政执法为主要内容的全省法制骨干培训班。连续3年将9月份确定为全省“服务型行政执法学习培训月”。开展全省服务型行政执法微电影、微视频征集活动,共征集作品185部,作品主题突出、积极向上,以基层执法小故事,展现服务型行政执法大主题。公众评选期间,吸引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近800万人次参与点播投票,社会反响良好。
  (三)全力推进注重提升
  一是压茬推进。每年确定一个主题,扎实推进。2012为“部署开局年”,确定目标;2013为“制度建设年”,完善制度;2014为“服务提升年”,强化培训;2015为“整体推进年”,抓示范引领;2016为“基层提升年”,解决基层实际问题;2017为“服务指导年”,推动学习交流;2018“回头看、强调研、补短板”,推进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二是重点推进。注重理论研究,2015年编写出版《行政执法人员必读》,2016年成功申报“河南省法学研究课题”《河南省服务型行政执法理念和模式研究》并顺利结项。连续4年将城市管理领域作为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的突破口,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作为推动工作的落脚点,打造“亮丽城管”“文明城管”。在解决突出问题上重点推进专项治理,与省纪委、省监察厅联合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纠正部分执法部门以罚代管、只罚不管、趋利执法、随意执法等问题。三是整体推进。坚持年初拟定培育对象,年中帮助指导,年底检查验收,持续培育典型;3年来,全省培育省级示范点对象468个,经验收命名河南省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216个。2013年12月召开全省服务型行政执法经验交流会,2014年12月组织全省服务型行政执法观摩活动,2015年4月组织第二批服务型行政执法观摩活动,2016年4月召开全省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现场会,2017年7月举办全省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研讨班。注重服务指導,2017年12月评选服务型行政执法典型经验和典型案例各20个,2018年在全省开展大调研活动,着力精准指导,补齐工作短板。
  (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保障服务型行政执法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中充分发挥作用。一是建立柔性执法机制。2014年出台《全省推行行政指导工作的意见》《河南省行政指导工作规范》《河南省行政指导文书示范文本》,全面推行行政指导。2016年印发《关于推进行政调解工作的意见》,2017年出台《河南省行政调解文书示范文本》《河南省行政调解文书使用说明》,推行行政调解。2018年要求梳理公布行政相对人违法风险点,建立违法风险防控机制。二是建立整体推进机制。印发《全省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四项工作制度(试行)》,建立服务指导、情况交流、督促检查、分析评价等4项工作制度。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全省服务型行政执法整体推进督导体系,实现了工作任务项目化、完成情况实景化、工作推进制度化、工作效果显性化。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将服务型行政执法纳入全省依法行政考核内容,并不断增加其分值比重。对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在行政执法工作中有滥用职权、行为粗暴等行为的通报批评,并依法追究责任。
  二、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河南省持续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有力推动了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有效提升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能力和水平,防止了粗暴执法,促进了和谐执法,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加快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誉。   (一)服务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推进工作的过程,也是执法理念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第一阶段,统一认识。河南省政府提出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之初,有人质疑,认为执法和服务是相互矛盾的;有人认为太空洞,无从抓起。随着工作推进,大家认识到这一举措可以有效解决执法中的实际问题。第二阶段,全面推开。全省按照要求,重塑执法理念,转变执法方式,完善服务体系,强化督促指导,成效逐步显现。第三阶段,充实提高。全省结合执法实践不断创新,通过观摩交流、典型带动,服务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
  (二)执法更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一是执法更严格了。大家认识到严格执法是依法行政的重点和基础,严格执法本身就是服务,要依法惩处违法行为。二是执法更规范了。强化培训考试、完善执法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执法的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三是执法更公正了。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尤其是执法记录仪的应用,执关系法、执利益法等问题日益减少。四是执法更文明了。推行柔性执法、培育执法标兵、评选优质服务窗口,执法的文明度大为提升。
  (三)执法方式有效改进
  一是刚柔并济执法成为主流。全省从推广说理式执法文书,到推行行政处罚事前提示、事中指导、事后回访制度,进而推行行政指导、行政调解、行政和解。经过多年实践,许多部门已切实感受到柔性执法带来的好处,坚持柔性为主体、刚性为后盾,刚柔并济的执法方式已经逐步常态化。二是“互联网+行政执法”高效运用。越来越多的部门开始注重现代技术、装备在管理、执法和服务中的应用,依托智慧城市建設、“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平台,开发软件、构建系统,使执法信息电子化、执法程序规范化、执法流程快捷化,提高了执法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三是管理执法服务有机融合。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严格规范执法的基础上将指导、教育、服务等措施引入行政管理过程,注重听取和尊重人民群众的意见、需求,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行政管理,着力打造既便于管理又便利百姓的服务体系,实现管理、执法和服务的有机结合。卫生监督部门建立模拟现场实景教室,对执法人员和服务对象进行场景式直观培训;人口计生部门实行“三替工作法”(替群众跑腿、替群众联系、替群众咨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行政执法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经过多年努力,服务型行政执法已经从政府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盼,转变为各地各部门的积极行动、主动作为、不断创新。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民政、住房城乡建设、烟草专卖、黄河河务等省级部门的工作经验相继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肯定和推广。一是法律效果有力彰显。各地各部门严格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管理、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严厉查处重点领域违法案件,实现了法律效果的提升。二是社会效果不断显现。各地各部门在执法理念上,将以人为本、执法为民作为服务型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执法原则上,将非强制手段优先适用、最小利益损害明确为服务型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执法方式上,将行政指导、行政调解、行政和解、行政合同作为柔性执法的主要内容,从而实现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的真心遵循和自觉参与。三是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服务型行政执法坚持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的新期待落实到每一个执法环节,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河南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调查统计显示,全省行政执法的满意度从2012年平均80.03分上升到2017年平均93.50分。作为新型执法理念和执法模式,从有人质疑到理解深化、从有单位消极抵触到自觉行动、从系列文件到示范点全面开花、从行政执法满意度一般到逐年提升,充分彰显了服务型行政执法强大的推动力、亲和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创新力,其经验和做法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推广。
  课题组成员:
  曾德亚 中共河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
  研室主任
  陈红瑜 河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主任
  王海云 河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副主任
  杜焕来 中共河南省委政研室社会处处长
  陈晓伟 河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处长
  夏新军 河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副处长
  李同昌 中共河南省委政研室办公室主任
其他文献
习近平关于社会建设重要论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要求,是通过对现代化规律认识的逐渐深入,经过艰辛探索后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创新。习近平关于社会建设重要论述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設的基本方略,其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推进社会建设、怎样推进社会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关于社会建设重要论
期刊
郭志彪,河南百笑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近年来,他以极大的热情致力于创新富有活力的企业管理模式,致力于高新技术领域的开发和创新,集聚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竭尽全力为市场开发提供品质优良的产品和服务。  郭志彪是地地道道的许昌人,有着温和厚道、坚韧不拔的品性。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条件下,为了改善生活条件,许多有志青年纷纷选择南下务工。郭志彪就是务工大军中的一员。在外打拼多年,郭
期刊
目的:陕西省为黄芩道地产区之一,近年来,黄芩栽培面积逐年增大。栽培黄芩在缓解市场供不应求矛盾的同时,所存在的质量参差不齐、产量低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本研究立足于陕西省黄芩种植现状,以陕西省淳化县车坞镇南胡同村黄芩种植基地为试验地点,考察了来自甘肃省、山西省、河北省、安徽省、内蒙古、陕西省、山东省和河南省等8个省份不同来源种质所产的黄芩药材品质的差异,并结合当地种植经验,对黄芩种植技术中的播种时期、播种方式、播种深度、播种密度和施肥种类等因素进行了考察,以筛选出适宜于陕西省淳化县及其周边地区种植黄芩的优良
目的
  探讨黄芩素、京尼平配伍抗脑缺血损伤的药效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黄芩素、京尼平的临床应用和药物开发提供参考,以期明确黄芩栀子抗脑缺血损伤的物质基础。
  方法
  一、选用年龄为受精后4天(4 dpf)的黑色素等位基因突变型半透明Albino品系斑马鱼,采用氯化钴(CoCl2)建立缺氧缺血斑马鱼模型,模拟脑缺血体内模型,根据斑马鱼行为分析仪对黄芩素(Baicalein,BE)、京尼平(Genipin,GE)配伍抗脑缺血损伤的改善作用进行记录以及分析,确定了BE/GE(7:3)配伍的
【摘要】本文对比分析了海峡两岸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总结了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与做法,提炼了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分析了大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大陆“大众创业、万众創新”的形势,以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构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希望为大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两岸对比;电子商务专业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
期刊
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普及,动漫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动漫衍生品也随之丰富起来。动漫舞台剧作为动漫衍生品的特殊形态,成为最受当代青少年欢迎的表现形式。本文将从动漫舞台剧的现状、创新、特征以及发展前景几方面进行论述,以推动动漫舞台剧更好的发展。  动漫舞台剧是通过动漫形象与演员进行互动来完成表演的表演艺术形式,分为专业动漫舞台剧和流行动漫舞台剧两大类,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是对动
期刊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做好精准扶贫的基础和前提,是顺利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保障。近年来,方城县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县情实际做好“党建+扶贫”文章,从严从实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建设服务型党支部,寓管理于服务中,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真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拉动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从而更好地助推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配强
期刊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国家对二孩政策的放宽,会有一部分家庭选择生育二孩,尤其是80后家庭,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幼儿的数量,而这部分幼儿在出生三年以后,将面临上幼儿园的问题。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一些教学质量高、办学条件优越的公办幼儿园,将成为家长们的首选。然而,毕竟优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家长的需求,因此会有相当一部分幼儿无法被
期刊
目的:
  研究并发现经典名方百合地黄汤的抗抑郁质量标志物,为其后续制备工艺优选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1.基于课题组前期应用网络药理学对经典名方百合地黄汤实测成分中潜在抗抑郁活性成分的预测,结合文献分析初步确定潜在药效物质群,采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并联合LC-MS技术鉴定百合地黄汤中的肠道吸收成分。
  2.在已证实的肠道吸收成分的基础上,分别建立CORT、H2O2、NMDA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在损伤24h后分别给与10种不同的肠道吸收成分处理
背景
  三果汤(Triphala)为藏医重要的方剂,由诃子TerminaliachebulaRetz(TC)、余干子PhyllanthusemblicaLinn(PE)、毛诃子Terminaliabellerica(Gaertn)Roxb(TB)三味药材构成,藏医理论主治“赤巴”、“白脉”等症。现代研究表明,Triphala主要含有柯里拉京(Corilagin,CL)、鞣花酸等酚酸类,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睡眠障碍已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突出问题,且多数患者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诊治。现研究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