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探索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而想要学好一门语言词汇是其中的重要基础。因此,新课程改革视野下探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尤为重要。本文将围绕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式,结合词汇教学的教学难度展开讨论,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
  
  曾经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人们想要学好语言词汇是必不可少的。”词汇就是学习语言道路上的一块“砖”,这是想要通过该语言与他人交流的基础。没有词汇就没有短语,没有短语就没有句子,所以无论是学习哪国语言词汇都是第一步骤。教师可以将日常的词汇教学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展开,做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有责任帮助學生展开有关的教学活动,由于小学时期的学生理解能力不高而学习能力很好,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背景进行实际教学。
  一、 改善学生学习态度,落实词汇教学有效性
  首先我们从学生学习英语这门语言的教学背景来说,在中国学生每天接触的教师、同学、家长一般都是通过国语来沟通表达,这就缺少了学英语的主要环境,并且从我国的普遍国情来分析,孩子自出生开始就学习的中国话,通常都是在小学三年级才刚刚开始学习英语,这就导致学生在日后学习英语中的分辨能力不高。并且小学生在这个时期对于中高考并没有概念,完全没有学习压力,实际开展的小学英语课程一般都是以游戏为主,一节课结束了学生的确感受到快乐,却没有收获,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候授以重点掌握内容,同时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渗透英语这门科目对于我们来说的重要性,在国际上的通用语言就是英语,想要在未来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好英语是必需的,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学习英语的态度必然得到改善。
  例如,在三年级刚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在视频里面有各个国家的人在文化交流中心通过英语交流着,学生看过以后纷纷疑惑不解不知道视频里面人物在说什么,看的孩子们干着急。教师在这个时候说道:我知道班级中的每位学生都想要成为一名优秀人才,那么想要壮大国家就需要好好学习,英语尤其不能落下,国家想要强大必须不断向其他国家学习那么久一定需要沟通交流,所以在今天开始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堂的英语课。听过教师的话学生纷纷立下决心决定好好学习。在教学中教师随时纠正学生的学习习惯,保证学生的学习态度,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生的综合水平自然得到提升。
  二、 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落实词汇教学有效性
  通常小学英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都是带领学生分析新单词、朗读新单词、要求学生重复记忆的过程,该教学方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进度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没有教学重点,教师个人成为整个教学主角,英语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复杂多变的,该教学方式完全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每一次的词汇教学都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施压,或者有的教师认识到应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课堂通过游戏互动张开教学,可是往往把握不好游戏的程度,一节课堂学生基本都在做游戏并未在学习中有什么收获。教师可以将现有的教学方式精加工,带领学生通过联想或者儿歌的方式去学习记忆,就儿歌教学法来说,儿歌朗朗上口学生记忆起来就尤为轻松,但教师应该注意不能学生只是记忆下来,却不知道记忆力什么。
  例如,当学生学习有关不规则名词的时候,教师举例要求学生将mouse变mice,很多时候学生遇到的都是将单数加上s成为复数,这个词汇为什么还少了字母呢?教师引导学生记忆:这只可爱的小老鼠通过魔法将自己变成了mice。学生在日后联想到mouse这个单词的时候就会想起教师的典故联想到该单词的复数形式应该是mice。在诸多教学形式中教师谨慎采用谐音教学法,因为该教学方式容易混淆学生已有的记忆,出现新词语不认识,学过的词语不熟悉的现象。
  三、 正确的评价方式,落实词汇教学有效性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随时给予学生的学习评价,在词汇教学中当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后学生如果回答出来并且正确教师会说:great,perfect等词语,或者学生回答困难教师也会说it is OK, sit down等,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对于回答教师的问题已经不感兴趣,逐渐没有参与感。或者在课堂中当某位同学的表现不是很好的时候教师会批评学生说怎么别人都回答的问题你就不会呢,这句话将会伤到孩子的幼小心灵。慢慢在课堂中学生就不愿意发言表达看法,这将会学生日后的英语学习产生消极影响。教师在这个时候应该给予学生全面的评价,在日常教学生活中观察学生动态设定教学互动,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在学生遇到学医困难的时候尽量通过鼓励式评价,表扬就要比原来的教学状态少一点。
  例如,在一次英语词汇小测验之后,教师首先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予以相应的表扬,而对于进步的学生可以给以文具奖励,教师的举动将会有效活跃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学习更加有动力,而但对于退步的学生教师帮助综合分析退步原因,然后给予学生一定鼓励,让学生在这次的学习中总结失败经验,整理好相关笔记在日后尽量做到不犯同一种错误,教师去帮助所有的学生能够做到继续保持动力,主动学习,教师应该对于每位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学习习惯都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发挥出属于他们的真正实力。
  四、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无论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都应该不忘记最初的教学目的,就是拓展学生的词汇量为学生日后的英语学习倒好基础。教师想要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策略,灵活运用。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真正提升小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华枝.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艺术[J].校园英语,2018(24).
  [2]王美琴.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小学生,2017(11).
  [3]杨荟荟.浅谈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及其改进策略[J].校园英语,2017(39).
  作者简介:
  杨勤俭,贵州省安顺市,贵州省镇宁县双龙山街道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校长作为一个学校的领头人,应该对于如何推进自己的教学管理策略有着清晰的思路。本文从笔者实践出发,简要分析了自己的几点思路,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校长;教学管理;策略     多年来,学校一直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致力于打造以“行知思想”理念为主导的“行知教育”,努力打造儿童生活力,实现“真心、真人、真知”的培养目标,推进学校教育纵深发展。  一、 多维度,多角度构建校园文
简要介绍了钻铤的用途和分类,API标准和石油行业标准对钻铤的探伤要求以及超声波检测(UT)常见问题。分析了影响超声波探伤结果的因素,主要有耦合剂、UT标样人工孔标定的准确性
摘 要:比较是思考问题时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对事物本质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文中,结合英语教学实际,比较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以期可以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英语教学;比较法;汉语     我们思考问题,常用一种方式就是比较。通过比较以把握事物本质属性。  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在表达方式上虽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更多的则是表达方式的不同。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找出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东北口岸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应该对目前东北口岸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使东北地区能够真正地融入到国家“一带
摘 要:为适应产业对软件人才的真实需求,本文分析了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的定位以及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针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和策略,有益于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软件工程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产业结构发展的持续推进,各行各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这新形势下,一方面,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的职业教育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另一方
摘 要: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情绪的影响,要借助有效策略,达到情感的共鸣。因此,本文阐述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具体概念,了解实施过程中的具体策略,要对教学内容中的素材进行深入挖掘,建立情境,使得学生与文本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把握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使得语文知识与生活进行联系,提升学生情感教育效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关键词:情感教育;中学
以深圳市龙华镇为中心的324km^2正方形区域为例,以1988-1996年期间的5幅景观遥感解译图基本信息源源,根据不同时段景观元素的结构特征,构造一个综合性生态风险指数,利用系统空间采样方法对生态风险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多创新的方法被研究出来,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其中生活情境的应用能够丰富课堂内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合起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推动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基于此,本文就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阐述,探究了生活情境的利用策略。以期能够充分发挥生活情境教学模式的价值,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生活情境;
摘 要:小学是道德品质形成、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能不能做好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小处说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往大处说这关系到祖国新一代接班人的培养问题。因此,思想道德教育并不仅仅是品德教育课任教师的问题和班主任老师的任务,而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数学课往往被认为是思想道德的弱区,在数学教师的思想中存在进行品德教育的误区。在《数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