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样一条老街

来源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moon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舅舅曾把店开在那条老街上。老街窄窄长长,两层的老建筑依街而立,木楹柱上、木门框上常年贴着红对联,有雕花的石窗,咿呀的木门,古朴的防火墙,精致的石井栏,还有随处可见的青藤在小街上空从这边长到那边。由一块块青石板铺就的路面,很洁净,要是下过雨,还会留下荸荠大小的水洼,一切自然安适。各种店铺散落在老街住户之间,偶有新面孔但都同样温厚和善。
  小时候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左邻新做了海苔饼,尚温热着;右舍烤了“羊脚蹄”,硬而焦香;还有旁边人家新近贩来的小小陀螺,底下嵌着锃亮钢珠,绳子一甩会呼噜呼噜转,他们都不会忘了送给我一份。当然我家有啥好东西,也不会落下他们的。
  上了初中后,我因学习繁忙很少回来。前阵子,去看外公,我看到一个大概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和他开心地玩着,一问,才知道是新搬来的隔壁家的儿子。外公笑得很开心,牵着那男孩子的手,笑呵呵地讲他以前不知道给我们讲过多少遍的笑话。那时快到饭点,因为我们来得匆忙,外婆有些手忙脚乱。这时,一个扎着马尾,穿着厨师服的阿姨突然冒了出来,看到我,惊讶地问外婆:“这你外孙女?”声音有些沙哑但温和。大人对话间,让我明白她就是隔壁面馆的女主人,来领儿子回家。“哎哟,这么多菜啊,哪燒得完,都快12点了,我帮你我帮你,反正现在店里也闲着。拿来拿来!外孙女回来,得好好招待啊,多烧几个菜。”我妈怕误她生意推辞着。她却说:“没事,邻居嘛。你们家也帮我很多的。肉我家有,就不拿了。”她挑了几个胡萝卜就走了。过了一会儿,我们家的饭桌就上了一盆色香味俱全的胡萝卜炒肉片。红色与褐色相间,不断有白气升腾,弥漫着浓浓的香气。夹起一片,放到嘴里,咸淡刚好,软硬适宜,胡萝卜和肉片碰撞在一起擦出了奇妙的火花。我们边吃边赞叹着新邻居的手艺,她笑眯眯地做好了四个菜。一切自然安适。
  是的,老街上这样的事是最平常不过的。
  可最近我们要搬走了,因为舅舅将不再开店。但我不伤心,因为我与这里血脉相连,不管走多远,我都是老街的孩子。
  【林老师评】
  小作者在材料的选择上无疑是很具匠心的。她首先选取了老街“二层的老建筑”“木楹柱”“红对联”“石窗”“木门”“防火墙”“石井栏”“青藤”“青石板路面”等勾勒出老街的古朴安适,再略写儿时老街中的人情往来,最后浓墨重彩地写了新邻居的热心肠,这是延续的老街之歌。选材上既是慧眼独具,以新制胜,又可谓以小见大,巧手拨千斤。而且在结尾上的小波折使选材尽量避免了四平八稳,这种变化的旋律很好地引发了我们的阅读兴趣。
其他文献
光滑的脸蛋,剃着寸头,略塌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古板的黑框眼镜。眼神总是睡意蒙眬的,让人感觉他是活在梦游的世界里。  初中生活的节奏,是按了“×2”的速度快进。你看不到课间的走廊上有闲逛的人,个个都拿着书,专心致志地学习,偶尔还会把老师围得水泄不通。而我身边这位节奏却是放慢了不少:不紧不慢地摸出那个掉色的蓝色水杯,“嘣”地按下按钮,水“咕嘟咕嘟”地流进倒置的杯盖,凑上嘴去“簌”地呷一口,既浮夸又享受。然
期刊
时光是一条大河,不能逆流而上,只能顺流而下。  ——题记  车窗外的景色飞速向后退去。我望着那轮渐渐下沉的红日,将手贴近车窗,感知着昏黄的光线跨越1.5亿千米的距离传递过来的温度,心中不禁莹润上一层感动。景物不停地向后退去,被夕阳的光线覆盖得朦朦胧胧,一如当年。恍惚中,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从前的模样。  还记得那天,夕阳温暖地抚摸着大地,试图在离开的最后一刻为万物洒下一抹最温情的余韵。阳光晕开一缕柔润
期刊
“嘻嘻嘻,哈哈哈!这真太好笑了,哎呀,笑死我了,我不行了!”一个女孩子歪在床上,一手捧着手机,一手擦着眼泪,笑得像个疯子一样。这个天天把“Who care!”挂嘴上,喜欢自黑,在同学间常常自称“老巫”,神经大条、脑子灵光的女生,便是本文的主人公——巫诗旖同学。  “诗奇”(很多人,起初都把“旖”念成“奇”,为了顺口,我们暂且也这么叫她吧)同学,个子不高也不矮,体型不胖也不瘦,头发不长也不短,眼睛不
期刊
我们的手各不相同,由于基因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有变得黝黑粗糙坚硬的,也有变得柔软白皙细腻的,而手指也因此变得细长或者粗短。  说起手,家人的手是最难忘的。这些手从小就出现在我眼前,一直伴我左右。这不,奶奶的手又出现在我眼前了。  奶奶是天生的忙碌命。听爸爸说,在他小时候的印象中,奶奶的手就一直忙碌着没有停过。早上做一家人的早饭,中午不仅要做饭,还得在田地里劳作,此外,还得照顾孩子们。到晚上,奶奶还要
期刊
白洋淀,这片被孙犁先生以清亮透彻的文字描述过的燕赵水国,一直令我心迷神往。可是阴错阳差,直至今天才去。  但是,到了今天的白洋淀,坦率地说,几乎一下子我心中那个“白洋淀”被击碎了。站在游客蜂拥的码头上,面对着被芦苇围拢的大片水域,我看到的是大量橘红色、电动机发动的快艇,飞快地往来奔驰。每条快艇都掀起很高的水浪,并在这层层浪波中颠簸不已。为了安全,每位游客必须穿上橘红色惹目的救生衣。看上去像正在举行
期刊
住宿生,最憧憬放假的日子。天气预报下午有大雪,着实让我们这帮离家的孩子高兴好一阵子。  午后,寒气冻手的教室,我们继续与作业对战。抬头窗外,却迟迟不见雪花的身影——难道天气预报又“乱报”啦?看来,临时放假的梦又破碎了。  熄灯前的寝室。小雯夸张地手舞足蹈:“天气预报吧,你只能当小说看,上个月有一天我听预报没雨,就放心大胆地出门散心,结果淋了个落汤鸡回来……”我们一阵大笑,今晚的睡前话题,我们每个人
期刊
从富阳龙门古镇游弋出来时,水水的黄昏仿佛谁弄碎了一池的金,眼前只是泛黄的昏蒙,脑子里除了那张被嵌得紧紧的月亮桌,一切已消匿了,甚至于街头巷尾不期而遇的一张张陌生而又荫庇在孙权之下的脸也被我抛掷到了九霄云外。尽管古镇上许多居民的脸上是宁静与安详的,但我不太喜欢,我仿佛读出了他们深藏的恃傲,敛势,那种宁静不是生命状态本真的呈现,不是超越了某种劫难,而更多的来自于一种依恃,来自于骨子里的一种骄傲。  站
期刊
还是这些人,还是这些茶具,只是时间过去了好几年,泡茶的动作又增加了不少。一个人每天都要进行几场表演,每一个动作都熟练得不行,一番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动作过完了才坐下,喝。 一啜,才知寡淡无味。  真想喝茶时,我还是跑到一位詹姓的朋友那里。他卖着茶,两只手的十个粗大手指简明而又敏捷地摆弄着眼前的茶具,很快,他斟茶了,一人一小盏,啜完再添。 味道出奇地好。  老子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 这么一个道理,
期刊
如今细细回想,最早接触文学,大概就是三年级的时候,无意中读到的一本黑白色的绘本唐诗了。记得那本唐诗是父亲外出打工,大约是从天津带回家的。这是一本小人书开本的书,拿在手上并不很重。它的封皮都已经不见,毛边翻卷,书页上斑斑点点,看上去已经十分陈旧了。但对于乡下书籍匮乏的孩子而言,这已经是十分难得的书了。那时候,除了学校发下来的课本外,我唯一的读物,便是它了。  如今回想起来,那时候并不知道什么叫作阅读
期刊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书香,浸润人生”。  在一些同学看来,阅读是件颇为麻烦而无趣的事情,你是否也在心里默默苟同呢?又或许,你也与我一样相信,读书的意义如同夜空中的星辰,看似邈远,却能抚慰心灵。  孔子的思想映照千古,人们却往往忽略了他曾在沒有印刷术的黑暗时代里反复刻苦地抄书,比“圣人”一词更为动人的,是“韦编三绝”这个故事带来的震撼和想象。身为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的朱永新先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