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受教育利国利家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imp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在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无法上学读书的儿童中,女童约占60%。由此可知,在各国推行的教育普及运动中,女性的受益程度远远大于男性。从经济效益角度看,受过教育能自食其力的女性,往往能给整个家庭生活带来巨大改善。
  应保障全世界尽可能多的贫困儿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对此或许没有人会持反对意见。然而现实的是,尽管越来越多的孩子都在努力实现他们上学读书的梦想,但他们的努力却未必都能成功。
  近年来,中国和印度女性的受教育状况得到了一些改观,但全世界迄今仍未有机会进入初等学校接受教育的孩子多达7 300万人,不能进入中等学校就读的孩子数量估计为其3倍。不过长远来看,未来发展中国家儿童的受教育机会还是呈可喜的发展态势。有社会学家指出,一个人一生中受教育的机会越多、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人生可能经受的重大挫折和困难的承受力也就越强;反之,失学可能将孩子的一生葬送于贫困潦倒的深渊,他们的后代也可能永远逃不出贫困的厄运。
  为了切断这条恶性循环的链条,几乎整个第三世界都在发奋努力。全面普及和实施初等教育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与此同时,各国教育部门在将有限的人力物力集中投入到解决紧迫的教育问题上,取得了许多成绩。然而,尽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第三世界仍有近60%的女童不能上学。这是现代社会的一大悲哀!比如,在撒哈拉大沙漠以南广袤的非洲大陆,几乎一天学都没上的女子在整个地域中占80%。这应该引起高度警觉。
  女子受教育越普遍,教育普及的社会价值就越明显。与男性相比,女性有效应用学校教育知识的能力和实际运用程度都远远高出男性。实践还证明,发展中国家受过一定程度教育的女性越多,就越能提高家庭收入,改善生活。一般说来,男性收入的1/3甚至一半都为自己所用,而女性则会几乎毫无保留地全部奉献给家庭。
  “面向女性群体的教育眼下已成为世界各国最重要的投入领域,许多专家也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因为受过教育的女性的最大优点是,自觉且义无返顾地将自己的收入返还给对自己的教育付出巨大心血的家庭,这是货真价实的教育成果回归。”美国参议员斯普林克说。然而,发展中国家女性受教育之路向来充满坎坷险阻,其主要症结在于亲人不理解和家庭没有能力承担学费。
  阅读参议员斯普林克与哈兹博士合著的《女性教育的特效药》一书,让人感到希望与失望并存,阳光与阴霾同在。让地球上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是为解决贫困、疾病和其他社会问题,在2000年经联合国大会确定的千年发展目标之一。然而人们不能不正视一个铁的事实:在达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有的国家步履维艰且实现的希望渺茫。
  但不管怎样,各国的不懈努力,提出的许多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至少已使人们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找到了问题所在。传统的陈规陋俗、女性的生理条件等构成了阻碍女性接受教育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女性若想接受更多教育,其结婚年龄就不得不推迟,生育孩子的数量就不得不减少,孩子的健康状况也需要母亲付出更多的精力。如果让非洲大陆的母亲接受5年教育,那么40%以上的育龄妇女要被迫放弃生育和抚养孩子至5岁的这段生产和育儿最佳时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受过一定程度教育的母亲一般都有采取节育措施的习惯。调查还发现,受过教育的女性,其爱滋病感染概率仅为普通妇女的1/3。不仅如此,若妇女受过教育,找到收入不菲工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进而能使整个家庭的生活得到大大改观。令人遗憾的是,在非洲大陆,迄今仍有很多人不理解女孩受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不少父母担心,女孩在上下学的路上与男生厮混,会成为性犯罪的牺牲品。非洲有些学校没有男女分用的公厕,这也是家长们担惊受怕、不让自家女孩上学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志愿者都曾经去过一些学校的现场,通过深入调查和耳闻目睹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而学校里这些不文明的管理现象,早己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话题。
  阻碍发展中国家普及初等、中等教育的最大壁垒还是教育费用。多数国家不但收取高昂的学费,学生还必须缴纳一定数额的杂费。譬如,要不时为教科书、校服等各种名目缴纳费用。五花八门的收费使学生家长感到苦不堪言,尤其对那些本来就上不起学的广大农村地区的贫困家庭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家长宁愿将少得可怜的积蓄用来养老,也不愿将其所有投入孩子的教育。一般说来,贫困家庭将年长的两个健康男孩送入学校培养成人就算很了不起了。这样,贫困家庭中的女孩似乎命中注定要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承担起帮助父母维系大家庭正常运转的使命。社会问题的根深蒂固和错综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对于贫困群体来说,要接受教育仅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女性失学、无法接受教育无疑是令人痛惜的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实践证明,昂贵的学费是阻碍女性受教育最大的拦路虎。在已经免除学费的肯尼亚和乌干达,女性蜂拥而至,入学率迅速提高了30%以上。然而,在实施义务教育免收学费的同时又突显出另一个问题:因为大量新生入学,原本就破败不堪的教育基础设施更加无钱修缮。肯尼亚实施免费义务教育迄今已有5年,其师资队伍依然单薄,总计不足4万人。尽管肯尼亚政府部门已作出承诺,要保证稳定的教育资金支持教育普及运动,但实际情况是,教育的稳定资金需求仍难以满足。
  向非洲提供援助的国家和民间组织也在就全球教育,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女性教育普及问题展开研讨和深入探索,并就一些主要问题达成了共识。实现男女平等普及初等教育是联合国大会提出的千年发展目标之一,也是国际社会的课题之一。但斯普林克参议员对此却不以为然:“这个目标描绘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蓝图,但也可能只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他还说:“许多国家的现状告诉我们,这个目标像水中月一样可望而不可及。尽管它听上去令人热血沸腾。”
  要解决这一难题,单纯指望政府和民间的资金援助看来远远不够。毋庸置疑,转变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观念乃当务之急。要教育父母,女孩有了知识同样能使家庭摆脱愚昧和贫困。比如,女孩可以在学校里学习数学知识,帮助父母在市场上做买卖。再如,女孩可以在学校里学习技术和家务知识,向父母和亲朋好友传授各门学问,告诉家人怎样用最少的人工代价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等等。考虑再长远一些,家族(庭)中能够上学的女性越多,这个家族(庭)在社会上的地位肯定也就越高,其人际交往的层次也就愈高,经济收入肯定也比其他家族(庭)丰盈得多。一家之主能否理解和意识到这点至关重要。男尊女卑的观念是第三世界家庭的痼疾,必须尽快铲除。
  “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观念及存在的问题其实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难题,也用不着什么特殊的灵丹妙药,关键是要让教育可以帮助人们脱贫致富的道理深入人心。无数成功的范例其实也都体现出这一点。”斯普林克参议员说。他认为,当下的目标应是从根本上转变发展中国家的传统落后观念。
  (编译自日本《新闻周刊》,2009年7月:72~73,原文作者为美国的乔纳森·奥尔特。)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 邓明茜
其他文献
“我亲爱的朋友弗拉基米尔·普京”,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对俄总统普京的这种称呼,在8月9日圣彼得堡会晤后记者会的四五分钟讲话中,出现了4次。在国际舆论的解读中,埃尔多安对普京的亲昵称呼,不仅是情感表达的需要,更是外交战略的需要—他需要用向普京展示亲昵,来表达对西方在未遂军事政变中“不够意思”的不满,而且还有愤怒。这似乎预示着,土俄关系要进入“蜜月”期了。  这距离2015年11月土空军击落俄战机仅9个
2010年9月,朝鲜发行6枚一套的新邮票,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相比穷困的朝鲜一切从简,富裕的韩国则有足够的财力好好操办。政府集会、国家祭奠、阅兵等形式都带有浓厚的官方色彩,倒是韩国文艺工作者为纪念朝鲜战争60周年拍摄的4部影视剧似乎更能折射出民间对那场战争的看法和对现实的思考。这4部影视剧分别为电影《走进炮火》、《小小莲池》和电视剧《战友》、《一号国道》。    影视剧与政治正确性   
据新加坡教育部官方网站2015年8月6日报道,2015年10月14-15日,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新加坡政府首次联合举办的“高等教育的未来”(Higher Education Futures)国际会议将在新加坡召开,讨论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机遇与挑战的新举措。  新加坡教育部部长王瑞杰、经合组织副秘书长史蒂芬·卡普费雷尔(Stefan Kapferer)将在开幕式上发言,新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以爱为主题的课文不在少数,这符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学生理解文本中的爱,往往都是通过文本解读而实现的,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不同风格的文本在描述爱这一主题时,手法往往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解读课文的时候,需要选择不同的切入角度,这样才能契合课文的解读需要。《散步》是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作者莫怀戚。课文从表面来看,写的不过
对华出口在澳大利亚总出口额中占比超过30%,远超澳第二、第三大贸易伙伴日本和美国。然而,澳大利亚的经济利益与战略姿态,正在被拉向相反的方向。  据澳大利亚媒体8月4日报道,澳可能派军舰,监视中国与俄罗斯今年9月在南海的联合军演。毫无疑问,这是堪培拉对华盛顿亚太战略的积极配合。早在1980年代,澳大利亚曾有个代号为“通道行动”的计划,监视苏联军舰在南海的军事活动。当时这个行动计划是西方阵营与苏联冷战
据法国高等教育、研究与创新部2019年7月16日消息,部长弗蕾德里克·维达尔宣布152个项目入选“欢迎来法国”项目,据此前消息,这一项目将获得法国政府500万欧元的教育资金支持。  项目共分3大类,分别为同伴项目、国际学生法語培训项目和高等院校招生人员外语培训项目。经过法国高等教育署、国家学术与学校工作中心、法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法国工程学院院长会议、法国大学校会议及学生联合会的联合评审,在82所
【摘 要】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关键在于教师。只要教师注意准确切入,正确引导,学生就可以在教师恰如其分的引领下,发挥主体作用,有所感悟,有所体味,促使阅读达到预期效果,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只有学生的思维达到最活跃的状态,有活力的课堂才能得以展现,课堂教学的效果才会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课堂效果 最优化 思维能力    一、从课题切入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灵魂。题眼则是课题中的关键词,抓住了
作为《庄子》首篇的《逍遥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世人普遍认为,《逍遥游》是庄周为自己量身打造的一篇作品,所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中,以区别于《论语》《孟子》等诸子之书策,直接写上庄周人名,而非以文集方式出现。当然,这亦有庄周之《逍遥游》别于其他诸子的弟子整理而言。除此之外,高考默写中多年高频率出现在默写题,均可证明《逍遥游》的重要性。因此,如何给学生上好庄周的代表作《逍遥游》,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近日,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在柏林发布了《教育质量发展研究所(IQB)2015教育趋势》调查报告。IQB从2008年起开始进行联邦州比较调查,并以此作为PISA测试的补充。此次调查的对象是德国1700所学校的3.7万名9年级学生。报告显示,德国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德语水平停滞不前。在英语方面,40%的学生能达标。值得欣慰的是,2/3的9年级学生德国正字法达标。  与首期报告
在古典的政治哲学里,国家理论乃是核心,它有两大支流:  一支是国家“工具论”,它始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它认为个人的自由很重要,但个人的自由并不能保证国家的止于至善,因此国家(政府)乃是促进公共利益的主要工具,政府拥有调控(Regulation)之权,它可以透过调控制定人民的权利义务,平衡社会的阶级差异,形成各种行业的行规及国家的纪律,从而确保公共最大的利益。这一支学说到了近代,已不再讨论它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