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获取技术及应用分析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sh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目前在农业信息获取方面应用的主流技术以及应用的关键领域进行分析,阐述了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农业信息的获取对精准精细农业生产管理、交通运输存储管理、食品安全监督检测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关键核心技术。
  关键词:农业信息 获取技术 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2-082-02
  一、前言
  农业生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客观农业物质运动形式即为农业信息,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其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出来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农业生产活动由传统的粗放型耕作管理模式转向精细精准化劳作管理,在精细精准农业生产管理中,农业信息的获取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农业信息的获取技术
  农业信息主要是通过传感网络、RFID、条码、3S等技术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对农业领域信息进行采集和获取。
  传感网络主要由传感器和通讯网络、信息处理系统三部分构成,具有实时数据采集、监督控制等功能。凭借这种技术,通过网络实时监控各种环境、设施及内部运行机理等成为可能。
  传感器正由传统的传感器逐步实现微型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正经历着一个从传统传感器(Dumb Sensor)→智能传感器(Smart Sensor)→嵌入式Web传感器(Embedded Web Sensor)的内涵不断丰富的发展过程。随着单片机技术及系统、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sm System, MEMS)、片上系统(SOC,System on Chip)、无线通信和低功耗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其低功耗、低成本、分布式和自组织的特点带来了信息感知的一场变革。这也成为当前农业信息应用研究领域内的新热点。
  农业传感器技术是农业信息工程的核心,农业传感器主要用于采集各个农业要素信息,包括种植业的光、温、水、肥、气等参数;养殖业中的二氧化碳、氨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含量,空气中的尘埃、飞沫、温湿度等参数。
  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
  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是由阅读器(Reader)与电子标签(TAG)也就是所谓的应答器(Transponder)及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分所组成。其工作原理是Reader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给Transponder,用以驱动Transponder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Reader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
  RFID技术中所衍生的产品分为三大类:无源RFID产品、有源RFID产品、半有源RFID产品。
  无源RFID产品发展最早,也是发展最成熟,市场应用最广的产品。比如,公交卡、食堂餐卡、银行卡、宾馆门禁卡、二代身份证等。这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属于近距离接触式识别类。其产品的主要工作频率有低频125KHZ、高频13.56MHZ、超高频433MHZ,超高频915MHZ。
  有源RFID产品,是最近几年慢慢发展起来的,其远距离自动识别的特性,决定了其巨大的应用空间和市场潜质。在远距离自动识别领域,如智能监狱、智能医院、智能停车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地球及物联网等领域有重大应用。有源RFID在这个领域异军突起,属于远距离自动识别类。产品主要工作频率有超高频433MHZ,微波2.45GHZ和5.8GHZ。
  有源RFID产品和无源RFID产品,其不同的特性,决定了不同的应用领域和不同的应用模式,也有各自的优势所在。
  半有源RFID产品,结合有源RFID产品及无源RFID产品的优势,在低频125KHZ频率的触发下,让微波2.45G发挥优势。半有源RFID技术,也可以叫作低频激活触发技术,利用低频近距离精确定位,微波远距离识别和上传数据,来解决单纯的有源RFID和无源RFID没有办法实现的功能。简单地说,就是近距离激活定位,远距离识别及上传数据。
  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容编码、识别、数据采集、自动录入和快速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兴信息技术。条码技术以其独的技术性能(如实时生成或预先制作均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技术成熟等),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产作业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条码技术是实现POS系统、EDI、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是物流信息系统的关键节点和物流信息由手工处理到数字化、自动化的桥梁,也是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条码技术包括条码的编码技术、条码标识符号的设计、快速识别技术和计算机管理技术,它是实现计算机管理和电子数据交换不可少的前端采集技术。条码技术是集条码理论、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主要应用于农产品质量追溯领域。   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等技术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GIS就是一个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二次开发应用;还可以查询、检索、修改、输出、更新等。地理信息系统还有一个特殊的“可视化”功能,就是通过计算机屏幕把所有的信息逼真地再现到地图上,成为信息可视化工具,清晰直观地表现出信息的规律和分析结果,同时还能在屏幕上动态地监测“信息”的变化。总之,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数据输入、预处理功能、数据编辑功能、数据存储与管理功能、数据查询与检索功能、数据分析功能、数据显示与结果输出功能、数据更新功能等。通俗地讲,地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的“大管家”。地理信息系统一般由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库、分析应用模型图形用户界面及系统人员组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现已在资源调查、数据库建设与管理、土地利用及其适宜性评价、区域规划、生态规划、作物估产、灾害监测与预报、精确农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GPS是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和用户设备等三部分构成的。GPS测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交通(船舶、飞机、汽车等)导航、大地测量、摄影测量、野外考察探险、土地利用调查、精确农业以及日常生活(人员跟踪、休闲娱乐)等不同领域。该技术在农业上主要是对农业机械田间作业和管理起导航作用。
  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遥感技术可用于植被资源调查、气候气象观测预报、作物产量估测、病虫害预测、环境质量监测、交通线路网络与旅游景点分布等方面。例如,在大比例尺的遥感图像上,可以直接统计烟囱的数量、直径、分布以及机动车辆的数量、类型,找出其与燃煤、烧油量的关系,求出相关系数,并结合城市实测资料以及城市气象、风向频率、风速变化等因数,估算城市大气状况。同样,遥感图像能反映水体的色调、灰阶、形态、纹理等特征的差别,根据这些影像显示,一般可以识别水体的污染源、污染范围、面积和浓度。该技术在农业领域主要是利用高分辨率传感器、采集地面空间分布的地物辐射或辐射信息,在不同的作物生长期实现全面监测,根据光谱信息,进行空间定性、定位分析,为定位处方农业提供大量的田间时空变化信息,用于作物长势、水分、养分、产量等监测。
  三、农业信息的获取环节
  农业信息的获取主要从农业生产田间环节、农业生产加工环节、农业生产流通环节、农业生产消费环节、农业生产追溯环节等几个方面获取数据。
  在农业生产田间环节中,采用农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农产品种植中。在农产品种植基地里采用不同的传感器节点构成无线网络,结合3S技术来测量土壤湿度、降水量、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等,对区域自然资源做出管理、评价和决策,来获得农产品生长的最佳条件,并保存农产品生长过程中的各类关键信息,为农产品生产的决策、监管、评估以及溯源提供基础数据。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数字化、网络化。
  在农业生产加工环节中,FID读写器采集首先读得二维条码标签包含的信息,并与计算机相连,把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导入农产品加工厂的本地数据库中。农产品加工可以根据本身需要和相关主管部门的要求添加必要的信息,如加工单位、加工日期、加工过程使用的添加剂等。经过加工的数据充实后,种植环节信息和加工环节信息都已经存储在农产品加工厂的本地数据库中。
  在农业生产流通环节中,农产品作为一种时令产品,其对仓库环境要求高,尤其是在仓库环境欠佳的情况下,更应该减少农产品在仓库的存放时间。农产品入库前,利用二维码读写器,通过农产品托盘标签数据的读取,获取其保存的EAN-UCC追溯条码,并自动读入仓库的后台数据库,由系统处理后根据仓库特点形成库存信息,并输出入库区位、货架、货位的指令。盘点时,仓库管理人员使用手持二维条码标签盘点机读入农产品托盘标签信息,实时记录盘点的数量。计算机终端导入和解析手持二维条码标签盘点机采集的标签数据并将解析的结果上传至仓库本地数据库中。农产品在出库前,利用二维条码标签读写器对农产品托盘标签进行数据读写与检查,并记录农产品的出库时间等信息,把所有的农产品仓储过程信息都导入仓库的后台数据库,并利用追溯条码建立与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各个环节的关联,仓储物流管理子系统通过网络定期上传数据到中心数据库。
  在交通运输中,利用二维条码标签可以实现在途货物的监控、跟踪及口岸检查。通过把二维条码标签技术和3S结合起来,实现对运输车辆的实时监控和跟踪,并将运输环节中的信息,例如出发时间、车体环境、到达时间以及运输路线通过车载无线模块上传至中心数据库。
  在农业生产消费环节中,超市以及批发市场的经营户在零售农产品时,以随附其上的EAN-UCC追溯条码标签刷开标签电子秤,电子秤完成零售农产品的称重后,自动打印出包含EAN-UCC追溯条码的收银小票。超市以及批发市场的销售管理子系统将农产品销售数据(出售地点、出售时间等)保存在本地,并定期上传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和处理,这样各级政府管理人员就可以通过监管决策平台对超市或者批发市场的市场行为进行监控,而消费者通过查询终端对了解农产品的购买信息。
  在农业生产追溯环节中,当农产品加工对任何一个地块的农产品品种收购时,通过采用RFID读写器对农产品信息进行信息采集,不仅加快了收购速度,降低了出错率,而且为农产品加工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农产品的溯源提供产品信息、产地信息、施肥信息、施药信息等源头数据。
  四、结束语
  农业信息获取技术是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核心技术,为农业预测预警技术、农业智能控制技术、农业智能决策技术、农业诊断技术、农业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等农业信息处理技术提供有效的原始数据和支撑依据,直接影响着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效的精准,对国家城乡统筹发展、农业信息化以及食品质量安全的发展进程取着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顾泽鑫,苏文静,吴志娟.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职业农民培养.
  [2] 钟淼.“3S”技术在林业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内蒙古林业设计调查,2002(3)
  [3] 刘洁.浅论土地地籍测量中3S技术的应用.2014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议文集
  [4] 李向东(导师:李会勇,尹勇)地上文物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1
  [5] 尹亚彪(导师:李霞)基于3S技术水土安全分析新疆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
  [6] 姚世凤,冯春贵,贺园园,祝诗平.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2011(7)
  [7] 贾科利.信息农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
  (作者单位:顾泽鑫,李明辉,苏文苹,陈亚平,白琴芳,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昆明 650201;通讯作者:吴志娟,云南省地矿测绘院 云南昆明 650218)
  (责编:若佳)
其他文献
在普通的钢管混凝土异形柱中,内部混凝土受钢管的约束弱,截面有内角,在荷载作用时可能出现较大变形和破坏;现场加工难度大,加工质量不易保证。由于普通钢管混凝土异形柱存在不足,为了增加建筑美观性、室内空间利用率,增强采光通风、绿色环保、抗震性能等,对普通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的截面形式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提出了一种新型组合式的L形、T形和十字形截面方钢管混凝土异形柱。
  本文对T形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的偏心受压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了试验参数对试件的偏压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偏心受压承载力计
摘 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是我国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任务,是解决广大民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一环。2012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的通知》,启动第一批311个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文章采用随机抽取内蒙古自治区四家国家级试点县医院,通过实地考察、统计,结合县级试点医院取消药品差价率后,试点医院次均诊疗费用、人均住院费用、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管理费用
期刊
摘 要:产业转型升级是其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是目前亟需思考的问题。文章通过对电动自行车产业现状以及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产业转型升级对策,对目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可能的思考方向和发展建议。  关键词:转型升级 路径选择 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2-049-02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和针对性,而且文风朴实。总书记的讲话虽然是针对很多具体的问题提出来的,但他体现了一种整体精神,这种整体精神就是五条:坚定的信仰追求、真挚的为民情怀、历史担当的意识、务实的思想作风、科学的思想方法。  关键词:习近平 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实质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2-036-0
期刊
摘 要:文章主要针对盈利能力、风险管理、内部治理结构等指标对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这些指标的因素进行了层次分析,最终计算出了影响因素的综合重要程度,根据其权重大小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村镇银行 可持续发展 层次分析法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2-011-04  村镇银行是我国新一轮农村金融体制改
期刊
摘 要:文章从我国大学城建设的背景及山西省高校新校区的建设现状入手,结合山西省高校新校区的状况,通过分析大学城建设与城市化以及城市竞争力的关系,探讨大学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并针对山西省高校新校区建设提出发挥集聚效应、搭建合作平台、完善配套设施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 城市化 城市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2-069-0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活动进一步在渤海沿岸聚集,其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将直接影响渤海环境,是渤海环境压力产生的主要来源。文章基于渤海海洋环境的现状,指出社会经济活动是渤海环境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并从农业、工业、城镇化等方面分析社会经济活动影响渤海海洋环境的压力根源,最后提出缓解渤海海洋环境压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渤海 海洋环境 社会经济活动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 要:会展旅游是会展和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一种新兴产物。它是旅游市场中含金量最高的部分。哈尔滨市的旅游资源相对丰富,近些年,随着旅游业的大力发展,会展旅游也为这个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章选取2013年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哈洽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IPA(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分析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在分析影响会展旅游者目的地选择
期刊
摘 要:以深圳市罗湖区二手住宅不动产为研究对象,运用特征价格模型(Hedonic Model),验证了重点学区与住宅价格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重点初中学区房价比其他小区高出大约20%。进一步考察重点学区的外部效应,即重点学区因素如何影响其他房价决定因素发挥作用,发现在重点初中学区中,消费者更能容忍房屋结构和小区环境质量的降低。综合直接和外部效应,在深圳罗湖区,重点初中学区房价比其他小区高出大约30%。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分工的加深,新的产业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是产业链日益增长。文章在总结产业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速冻食品产业链模型,分析河南速冻食品产业发展的供需链、企业链、空间链和价值链。根据分析结果,指出产业链中存在的问题:食品安全和产业链安全。最后,给出了相关产业政策建议,供决策者和从业者参考。  关键词:产业链 速冻食品 食品安全 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