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语篇中作者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语篇中作者身份建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写作领域日益成为研究热点,作者身份这一概念属于身份的范畴,其存在于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关系之中并通过语篇人际意义来实现.通过梳理和分析现有相关文献中关于学术语篇中作者身份构建的实证研究,可知当前学者大多从基于文本分析的作者身份建构特征、基于作者个体的作者身份建构过程和基于读者个体的作者身份建构效果三种路径来展开研究,但是缺乏对作者身份建构过程的动态分析和从读者角度出发探讨作者身份构建的交际效果的相关研究.
其他文献
东汉是宦官干政十分严重的时期,其依附太后集团、外戚集团或者皇帝从而干预朝政,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生活产生一定影响.东汉宦官籍贯的分布特点表现为宦官人数在东汉十三州部的分布极其不均衡,大多出身于相同的郡国,相对靠近东汉时期的“南阳帝乡”和都城洛阳.这一特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政治中心因素和地理因素;二是文化因素,宦官大都有一定知识和权谋;三是“南阳帝乡”因素;四是各州部人口基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成为中国戏曲在南方的中心,近代化剧场见证了上海京剧的隆盛与式微.在鳞次栉比的新式剧场中,“荣记大舞台”是唯一没有经历过散班的戏院,它的繁荣与上海青帮作为强势资本力量的介入有关,青帮涉足戏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重洗了剧院的经营格局,给戏院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艺术层面的媚俗化.彼时荣记大舞台采用的诸如邀请名角、培养坤伶、排演新戏等商业策略,是传统戏曲艺术不再为贵族专享而成为寻常百姓娱乐消遣的现代化尝试.
《两宋盛行铁钱之因果》是朱希祖客居重庆时所著的文章之一.作为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文章选题、史料搜集、写作与修改过程不耻下问,精益求精.在文章选题上他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其通过宋代铁钱的发行来论述法币准备金的重要性;在史料搜集时他把铁钱实物与历史文献结合分析,将史料搜集贯穿始终;在写作与修改时他会对已有史料进行查漏补缺,不厌其烦.朱希祖治学思想给青年史学工作者以下几点重要启示:(一)学术研究因当勤奋,不惧战争影响;(二)视史料为历史研究的根基,亲自动手探寻史料;(三)历史研究要经世致用,加强对现实生活的敏锐
朱熹是继孔子之后,我国古代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作为朱熹思想精华之一的《大学章句》,多处反映了朱熹对道德伦理的重视与把万物之理等同于伦理纲常的理念.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认为“物格”即是达到豁然贯通的、对道德伦理达到“自律性”把握的境界,“致知”是“格物”之后获得的知识成果.从“格物致知”看《大学章句》不能仅从文本整理出发,而应看做朱熹阐释自己认识论的道德伦理学、政治哲学的教本.
柳宗元与陶渊明都创作了特点突出的咏史诗,陶渊明身处晋宋之交的矛盾心理、柳宗元仕宦中唐的坎坷经历都使二人诗作既具有相似之处,也体现出各自的独特性.陶、柳二人关注相似的历史人物,却各具态度、立场;二人均观照自身、以古写今,却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内涵;二人皆不改初衷,却拥有彼此不同的坚守,陶渊明坚定“固穷”操守,柳宗元重在政治抱负.实际上,陶渊明、柳宗元咏史诗特征的形成和不同时代的社会现实、个体人生际遇、诗人接受的思想等因素均有关联.
事实审与法律审分离是人民陪审制实现之支点,具体体现在充分实现法官与陪审员各自价值、避免人民陪审员在审判中隐形化、促进陪审员审判监督功能的实现.然而,由于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界限模糊、大众化与专业化之间存在矛盾、法官不当对待陪审员等因素影响,分离制度陷入窘境.为此,应当尽快建立完善辅助区分制度:一方面要推动落实法院指南制度,遵循稳定性与灵活性原则,以发挥指南的实质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快完善法官引导制度,有效界定法官权力边界、构建监督体系,充分保障公民权益.
泰勒斯用理性思维解释世界时,提出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水本原说”.为什么泰勒斯选中了“水”作为始基?在世界各地的创世神话中,“混沌”与“水”是两种常见的创世状态的表述.泰勒斯身处希腊神话传统中,比较“水”与“混沌”的特质,发现有三方面的相似性:其一是弥漫性;其二是黏合性;其三是透明性.将“水”视为本原,与泰勒斯善于观察自然现象有关,也体现了他的整体性思维模式.对世界作统一性解释的思维方式从古至今一直都在,只是神话思维选择了形象的表达法“混沌”,理性思维选择了自然世界中的“水”.
道德哲学中,关于对道德判断是出于情感还是出于理性虽一直存有争议,但道德理性与道德情感存在结合的可能性,主要在于二者具有相通性和关联性.情感引发理性,成为理性的开端,并进一步发展了理性.理性为情感提供指导,使情感处于合理、适度的状态.追求道德理性与道德情感的和谐共存:(一)以“中道”实现二者和谐平衡;(二)以“公正的旁观者”保证二者有机结合;(三)探寻和谐结合的现实价值,把握适度原则以使自己的道德选择不断趋近真正的德性状态.
认知翻译学视域下的翻译活动包含两个过程,即原文理解中的识解再现和原文转换中的识解重构.而中国文学原文中(以巴金小说《憩园》为例)的文化负载词在英译过程中如何识解重构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译者在进行认知加工和识解重构时只有努力地在识解的“辖域和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四个维度上突破,最大程度地接近原作者对原现实的识解,才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语义.具体识解重构的做法为:(一)背景与辖域:接近原作者对场景识解时的认知域;(二)视角:努力关联原作者对场景识解时的视角或认知参照点;(三)突显:接近原作者对场景识解时的图
庄子通过塑造种种理想人格来表达他对于理想生命境界的追求.其理想人物形象即“至人”“神人”“圣人”,有时又被称为“真人”“全德之人”“独有之人”,他们有时是形体有畸却德性完备之人,有时是世间社会中毫无身份地位却有着与道合一、逍遥而游的平凡百姓,有时甚至是庄子为自己所塑造的超越世俗、洒脱率性之形象,他们身上体现着庄子理想中的精神境界.这样的境界既包涵通过返德归道的减损工夫,以实现不为外物所累亦不为成心所蔽,心性宁静与淡泊的超然境界;也包涵对道的体证与实践,即实现个体真常之性复归与持守,精神自由自在、自性自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