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恨绵绵无绝期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a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俞飞鸿执导的《爱有来生》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悲剧爱情片,在审美上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彻底的绝望感;深刻的哲学思考;强烈的命运观。该片是一部有别于普通商业片的静心之作,展现了俞飞鸿执导影片的艺术功力,为爱情片的成功提供了一个良好范本。
  [关键词] 《爱有来生》 悲剧 爱情片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5.024
  
  一
  一对势不两立的家族中的青年男女意外相逢结下尘缘,而他们又因家族仇恨在今生无法相爱,双双赴死前曾痴痴约定来生再续前缘,可等来的却是爱人再次擦肩而过的一声声凄厉的呼喊……这就是俞飞鸿执导的爱情片《爱有来生》。
  电影《爱有来生》是一部中国版的《人鬼情未了》。根据须兰的短篇小说《银杏银杏》改编。编剧、导演、主演俞飞鸿。电影《爱有来生》叙述了两个有世仇的家族,在火拼中一家幸存兄妹两人,妹妹叫阿九;另一家兄弟俩,弟弟叫阿明。为报家仇,妹妹阿九受哥哥安排,以美人计诱骗阿明,把自己俘获带回山寨,从而潜入仇家伺机打探消息,为哥哥剿灭仇家做准备。孰料阿明对阿九一见倾心,并娶她为妻。心有隐衷的阿九对阿明的柔情爱意始终不冷不热,只以一句:“茶凉了,我给你续上吧!”回应。失望之极的阿明一气之下到附近一座庙里出家做了和尚,试图断绝尘念。而阿九也跟随阿明在庙旁住下,整日为阿明端茶送饭,尽管照样沉默不语,但内心已经被阿明所感动。此时阿明却对阿九的好意不予理解,冲她发起脾气,甚至打碎了阿九端上的茶碗。直到有一天,阿明的哥哥下山遭到仇家埋伏劫杀,阿明赶到山下救援时也身受重伤,临死前才知道阿九的真实身份。阿九为让阿明脱险,自己也自杀身亡。此时,两人才终于明白各自内心掩藏的对对方的深爱。阿九临死前跟阿明相约来生再见,再到这棵银杏树下来找他,并说如果那时不认识她时,她就说:“茶凉了,我给你续上吧!”,就知道了。阿明死后,为了怕阿九随时来这棵银杏树下找他,一步不敢离开,错过了投胎的机会,作为一个幽灵徘徊在轮回道间,等待阿九的出现。眼看50年的轮回就要过去了,阿明的时限也快要到了,阿九仍然没有来。就在阿明准备离去的时候,阿九终于出现了。此时的阿九已经投胎成一个名叫小玉的少妇,她有着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和一个很爱她同时她也深爱着的丈夫。小玉自打住到这座庙里后,尽管对这里的环境似乎很眼熟,但她已经完全忘却了前世的记忆。阿明的幽灵初次出现,让阿九并不感到害怕,相反,每晚阿九都在银杏树下沏一壶茶等候阿明的到来。阿明对小玉讲述了往事和他在这里等待的原因。小玉问:“那你们之间是否有过约定?”阿明说:“九儿跟我说——来生,你若不认得我,我就说:你的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你便知……那人是我……”小玉站起身,不由自主地说了句。“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然后就转身进了屋。在去续茶的时候路过了一面镜子,立刻痛哭不止,原来镜子前的自己,分明就是前世身着嫁衣的阿九。她什么都明白了。可等她重回银杏树下的时候,任她呼喊,再也见不到阿明……
  二
  笔者认为,《爱有来生》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悲剧,在审美上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影片不同于一般的悲剧仅仅是以相爱的人生前不能走到一起而抱恨终身,或者情人双双殉情而死为最终结局,比如历史上的《孔雀东南飞》、《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这类爱情悲剧。鲁迅说过:“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些悲剧使我们看到,一对情人花一样的生命和青春因爱情不能实现被生生摧残和葬送。当然我们看这类悲剧时也会受到强烈的震撼。尽管如此,《孔雀东南飞》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以极富浪漫色彩的结尾,使生前没能成为眷属的一对情人,在死后化成一对啁啾和鸣的鸟儿和比翼双飞的蝴蝶,冲淡了故事的悲剧性,从而使作品呈现一抹喜剧的亮色。但《爱有来生》却让我们对有情人生前不能牵手死后也要在一起的美好幻想彻底破灭,尽管阿明在五十年的轮回里等到了阿九,但最终擦肩而过的结局让悲剧意味空前的深沉。这种悲剧给人的震撼在于其更深的绝望感,它把人对爱情的美好期待毫不留情的毁灭殆尽。
  二是全剧围绕“错”和“等”构成一对极具张力的矛盾,这对矛盾不仅成为推动剧情向前发展的动力,而且展现了人类的一种永恒痛苦,使美学意义上的悲剧上升为一种更抽象的哲学内涵。阿明和阿九的悲剧始终充满了“错”,两个宿敌的家族应有的只能是“仇恨”,然而一对男女居然萌生了一段情缘,这本就是一个“错”。 正如影片中人物所说:“今生今世,我们所走的都错了。时间不对,地点也不对。来生我们再会。来生,我会等你。”他们生前的未了情缘渴望在来生续写,阿明在50年轮回的来生苦苦等待,终于有幸相见,却因阿九的先转世已找到幸福使阿明再次离去,这又是一“错”。这种一错再错显得分外残酷,它不仅铸就了一对情人的悲剧,而且像一把锉刀,一遍又一遍在观众柔软的心房上来回拉扯,使观众的心在隐隐作痛,也使观众的审美期待一次次落空。“等”也成了笼罩全剧的一个“意象”,似乎有冥冥的天意,一个人生来就是在等另一个人的出现,无缘无故的,没有来由的,这是上天注定了的,不但前世、今生,就是后世也还是在等。阿明在银杏树下孤独寂寞的等了一个轮回,而阿九也千里迢迢只为找到那座庙宇,夜晚独自沏一壶茶等着一个人的到来。这种等待的意义其实已不仅仅限于剧中人物爱情的等待,实际上已接近西方哲学中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反思——人生就是一种等待。正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它尽管荒诞,但确实反映了人类处境的本质。
  三是从悲剧的形式上影片堪称“命运悲剧”的典范。从悲剧的形式上分,悲剧可分为性格悲剧、环境悲剧、命运悲剧三种。三种悲剧中,命运悲剧给人的震撼最大,美学效果最强烈。古希腊的英雄悲剧就属此类,比如《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一心想寻找杀死忒拜城老国王的凶手以便拯救这个城邦的人民,但他万万没想到千辛万苦寻找的凶手恰恰是自己,这是他凭个人的能力永远无法摆脱的结局,这是命运的安排;还有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因触犯天条,受到处罚:他用一生的时间去推那块永远也推不上山的石头。这些悲剧的原因非常理可解,只有归结于命运。而《爱有来生》中阿明和阿九的相爱和终不能走到一起,也找不出更好的理由,似乎冥冥中总有一只巨手在操控着他们的命运。这种命运悲剧给人的最大审美震撼在于:主人公明知天意不可违而倾尽一生而为之的执着精神,他们宁可忍受百般折磨誓死与命运抗争但最终的结局以失败告终。如果从悲剧程度来看,阿明比阿九的悲剧更强烈,毕竟阿九在来世有个幸福的归宿,而阿明仍旧是百年孤独的等待!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茶凉了,犹可续,情未了,难再续。片名虽为“爱有来生”,但其结局却是爱如镜花水月不可遇,恨似绵绵江水无绝期。“茶凉了,我给你续上吧!”这反反复复的回响,和阿九转身回来不见阿明那声声悲怆的呼喊,使我再也无法控制夺眶而出的泪水,我的胸口堵得发闷,我的心在流血。爱情的大不幸不是一生遇不见自己所爱的人,而是明明所爱的人就在你面前,你却不能够爱她!
  三
  电影的感人除了来自于原著本身的魅力外,更重要的是导演俞飞鸿执导影片的艺术功力。作为俞飞鸿筹划了十来年的首部导演作品,该片丝毫看不出处女作的稚嫩气息,无论是场景选择还是背景设置,无论是灯影效果还是视觉角度。无论是叙事手法还是拍摄方式,该片都颇显成熟气韵。场景之间的切换运用自如,镜头之间的旋转自然贴合,光影声像给人带来的年代感和神秘感.这些都可以看得出这是一部静心用心之作。另外,作为女性导演的俞飞鸿,在讲述故事时,发挥女性把握情感含蓄隽永、细腻绵长的优势。无需过多的煽情,往往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句话就能起到震撼人心的效果。片中,一句“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反复使用了14次,若不是这铺天盖地的“茶凉了”,相信观众不会有那么深的感悟,不会如此打动人。影片末尾,运用声效处理的十多个“茶凉了”,烘托了本片的主旨,加之电影音乐的高潮配合,一人一树的画面融汇,才会产生如此的共鸣。俞飞鸿曾说过,“我20多岁的时候就看过这个小说,有种一见钟情的感觉。”“这个片子从我最初看到小说想改编,到写作剧本、开拍,再到如今的发行放映,前后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十年也许是一个女人最美好的时光,但我不后悔献给了一部电影。我没有什么电影技术可炫耀的,我也不觉得需要去用什么花哨的电影技术来竞争。我就是很老实地讲了一个前世今生的爱情故事,观众能够感动地哭就够了。”这番话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导演俞飞鸿对艺术的执着和敬业,也表达了她对爱情片的朴实而深刻的理解,而从观众的反映看,也实现了导演的这一心愿,影片无疑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潘倩,刘子建.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电影《爱有来生》观后感[J].电影评介,2009,(23).
  [2]唐若荻.因为爱情怎么会有沧桑——震撼《爱有来生》[J].电影评介,2011,(3).
  [3]《爱有来生》,电影海报.[DB/OL].http://www.verycd.com/entries/458937,(2012-01-13).
  
  作者简介
  李达(1972-),男,河南淮滨人,文学硕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人文社科系,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和影视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新闻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以高校校园媒体为出发点,通过四个互动——学生校媒实践与外媒实习互动、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互动、能力锻炼与服务学校互动、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互动——来解析在内外宣、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方面,阐述了高校校园媒体新闻宣传与专业育人两个功能如何做到有效结合、互动双赢。  关键词:高校校园媒体 新闻宣传 专业育人 结合    新闻宣传与专业育人,作为高
CG技术迅速发展,动画影片表达形式日趋多元,手绘动画影片愈发难得一见。《养家之人》作为一部手绘动画影片,与备受关注的《寻梦环游记》同时入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一举拿下动画领域最高荣誉之一的安妮奖最佳动画长片奖,足以证明该部影片的优良水准。《养家之人》与《寻梦环游记》主题相仿,都是讲述孩子、梦想与亲情,只不过后者通过音乐连接生死两个世界,寻梦线和亲情线交相辉映;而前者通过童话故事解释家庭与责任,沉
“任何社会中的大众传媒都未曾停止过制造她的国家话语。”[1]纪录片切近真实的本质和强烈可信的表达效果,往往能引发受众心理与情感的参与,达成认知方面的交流。早在二战期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针对弗兰克·卡普拉制作的系列纪录电影《我们为何而战》的传播效果进行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我们为何而战》系列片增加了士兵对那些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事件的认识,而且,态度有了改变。”[2]尽管之后的研究将
影片《安娜·卡列尼娜》改编自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伯爵的第二部同名长篇小说,小说塑造了安娜·卡列尼娜这一丰满鲜活优美生动的女性角色。小说甫一问世即引发了一场真正的社会关注大爆炸,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继而社会各界纷纷不约而同地盛赞这部伟大作品并尊称列夫·托尔斯泰为艺术之神。  一、《安娜·卡列尼娜》中女性主义形成轨迹  (一)对等性与平等性的表象化建构  《安娜·卡列尼娜》在其开篇即建构了女主角
何谓母题?母题是构成故事情节的基本单元,最早出现在民间故事分类学的研究中,后来范围逐渐推广,应用到了民俗学、文学、影视学等研究领域。顾名思义,主题是抽象主观的,母题是具体客观的,母题有了倾向性,有了褒贬的意义,它才会上升为主题。  在众多的文化艺术作品中,母题出现的频率日益增多,以“寻找”作为母题的形式更是不再陌生,像寻找爱情、寻找温暖、寻找真相、寻找生命价值、寻找遗失的时光等等,在各类作品中几乎
在大众传媒发达的时代,疾病与健康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医院也因其治病防治、保障健康的社会职能成为政府、普通群众、传媒的关注点。以医院为叙事空间、以医护人员为主要角色的医疗剧也因其现实生命力,获得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急诊科医生》《外科风云》《产科医生》《长大》《感动生命》《医者仁心》等一批电视剧聚焦于医护人员的职业生活与个人情感,将社会焦点问题如医患关系、医疗制度与医护群体的生活现状以视觉画面
赵振川1944年生于西安,祖籍河北省束鹿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黄胄美术基金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第四届文联副主席,陕西省美协名誉主席,陕西长安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陕西省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西北大学客座教授。被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获陕西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获陕西省委、省政府颁发的“第二届陕西文艺
教学实录:  师:请大家反复诵读印发资料中的几首诗歌,总结出它们在题材上和写法上的共同特点。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从题材上看它们都是登高诗,从写法上看都是寓情于景。  师:好的。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思深。在古典诗词中,登高赋诗抒怀是文人的一个传统,每有登临必有诗作。  将登高与文学联系起来,始于孔子。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韩诗外传》卷七)。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登高而咏已是知识分子所向往
法国新浪潮运动是20世纪世界电影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电影运动。这场运动为法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电影文化遗产,影响波及许多国家,被公认为是传统电影与现代电影的分水岭。它是继欧洲先锋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后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它的出现将西欧的现代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高潮。而在这风起云涌的电影运动中,涌现出了无数文艺大师,弗朗索瓦·特吕弗即是其中之一。作为新浪潮运动的实力干将,特吕弗用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注重设计新奇、有趣、恰当的导入环节,好的导入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文章作者针对一节具体的历史观摩课,结合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就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依据个人经验,阐述了自我反思的内容。  关键词: 历史教学 自主学习 引导    一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