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融合创新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中政治课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中政治不仅是高中教学阶段非常重要的课程,是高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对学生的升学以及思想政治的提高都会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高中政治的学习过程中,采用故事导入的方法有利于避免政治课程的枯燥,对学生政治成绩的提高意义重大。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故事导入法在高中政治课程新授课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同时对故事导入实施的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
【摘要】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关键词】 语言文字训练 读 说 练   【中圖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4-134-
【摘要】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标准的快速发展,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通过对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小学生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
【摘要】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强化学生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而作文就是能最好体现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的。本文就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创新进行探究,希望能给出有意义的建议。  【关键词】 语文作文 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6-015-01  0  作文,是小学语文
【摘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地球的运动”教学内容,是整个高中地理教学的重难点,对学生具有空间思维能力要求高、推演地理现象动手能力强、以及准确理解相关地理概念的特点。本文主要通过 “地球的运动”高考模拟题以及教材,探讨“地球的运动”的一些教学心得,力求突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让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的能力要求。  【关键词】 地球的运动 新课标 反思与创新
【摘要】 散文是文学体裁之一。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 哲理散文在本质意义上是思想表达对情感的一种依赖。 余光中先生曾说,哲理散文创作要“不以理绝情,亦不以情蔽理,而能维持情理之间的某种平衡”;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在我看来,“情”与“理”就是散文的“神”。因此,本文将从《钓鱼的医生》一文中谈王淡人看儒家伦理与道家伦理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哲理散文 鉴赏 儒家伦理 道家
【摘要】 在新课改的数学教学要求中,明确表述学生要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因此,加强初中数学教学成效对于学生的自身学习是相当重要的。对于我校这类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学校而言,影响学生自身学习成绩的非智力性因素多样而繁杂,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约束也是相当严重的。   【关键词】 初中 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着重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和语言组织的能力;而构建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形象的知识体系,优化学习模式,提升思维能力。本文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对思维导图的应用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思维导图 思维能力 语言组织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
【摘要】 德育教育一直都是教育的重点项目,除了智育,德育教育在学生的一生成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除了为学生们起到数学启蒙的作用,在智育的同时,引导学生更全面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當前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德育与智育衔接不完善的窘况,重点分析论述了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并就班主任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融合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 教学 德育 融合 渗
【摘要】 “立德树人”作为我国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立德树人”的落实的有效方法是德育与课程教学的融合通过课程讲授构建学生对“爱”与“美”的认识;和习惯的养成。本文研究了信息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和提出实施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德育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6-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