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细微,推陈出新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lich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戴嵩画牛》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的课文。原文通过牧童指出戴嵩《斗牛图》出现错误这件事,告诉我们艺术创造离不开细心观察,艺术家也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心学习。这就有了文中牧童“拊掌大笑”和杜处士“笑而然之”两个环节,两者相映成趣,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那么,杜处士之“笑”,笑意何在呢?典故之义是杜处士嘲笑自己,他觉得牧童说得很有道理——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牧童整日与牛为伴,也算得上是这方面的“权威”了。他的意见来源于与牛的朝夕相处,来源于他的细致观察。因此,原文中杜处士之笑是自嘲之笑——笑自己堂堂一处士,满腹经纶,竟不知斗牛时牛尾之事,竟不如一个小小的放牛娃,真是惭愧之极啊!
  可是现实生活中两牛相斗真是“尾搐入两股间”吗?非也。教材注释中明确提示,两牛相斗时,尾巴有两种情形:既有“尾搐入两股间”,也有“掉尾而斗”。笔者查阅资料后也证实了这一结论。那么,课堂教学中就不能照本宣科了。于是,笔者执教时做了如下安排。
  师:刚刚,我们结合注释,已经了解了这篇文言文的内容。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课文注释11中提到“实际上牛相斗时,既有‘尾搐入两股间’的情形,也有‘掉尾而斗’者”。
  生:老师,那就是说这个牧童说的不完全对?
  生:应该是这样……可牧童说的是其中一种情况,也没有错误。
  师:如果杜处士不知道牛斗时有两种情况,对牧童的“拊掌大笑”“笑而然之”,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意义的笑?
  生(思考再三):惭愧的笑、自嘲的笑。
  生:可他是个处士啊,万一他知道牛斗有两种情况呢?
  生(恍然大悟):此刻,杜处士手里的画就没有错误啊!
  师:是啊,如此一来,杜处士“笑而然之”中的“笑”还能是自嘲之笑吗?你们认为该如何理解?
  生:欣慰的笑,因为欣赏牧童。
  师:为什么欣赏他?
  生:因为他敢指出杜处士画中的错误,他的胆子大。
  生:老师,他只是一个放牛的牧童,而人家是处士,既有德才又有钱。
  师:你怎么看出杜处士是有钱人的?
  生:“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师:老师为你们点赞。是啊,在古代,这两个人的身份和地位悬殊。一个是地位甚高的——(生:处士)一个是小小的——(生:牧童)处士可是富贵之人,而牧童却是——(生:穷人)作为穷人的牧童敢去指责处士手里的畫画错了,你们觉得他的胆子大不大?
  生(异口同声):大。
  师:杜处士有没有与他计较?
  生:没有,而是“笑而然之”。
  师:所以,这个笑里包含着对牧童不畏权贵,敢于大胆直言的夸赞、表扬、喜爱。
  生:这是包容的笑、欣慰的笑。同时,也把杜处士高尚的德行给表露出来了。
  生:他明知牧童说的话不完全对,还微笑着认为牧童说得好。
  师:这是不是对牧童的哄骗啊?
  生:这是对牧童的肯定和鼓励。
  师:杜处士肯定了牧童的善于观察,敢于大胆指正。这笑表达了赞许和鼓励、包容和欣慰。书上说“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你们也这么认为吗?
  (学生开始疑惑了)
  师:难道专家说的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一下子,班级如同炸开了锅,热闹非凡。经过一番争论,终于有学生举手了)
  生:老师,专家有时说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
  师:那我们该怎么办?
  生:他们的意见只能作参考。
  师: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古语说得也不全对,专家的话只能当作参考。
  因为一个小小的细节,教学的初衷改变了——本是让人明白“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可现在却不得不提醒学生,遇事得认真、仔细地观察,不能凭空想象,更不能迷信权威,因为专家的话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要从客观事实出发,做到“三思而后行”。
  其实,笔者认为画家为了画作之美,抓住瞬间进行合理想象又有何妨,这在艺术创作上是被允许的,叫作“艺术加工”。所以,牧童“拊掌大笑”,言画作之误,本身就有些唐突,当然可能应了那句话,“无知者无畏”吧。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湖阳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小蜗牛”学习评价是我校针对低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而制定的,该评价主要通过设计评价表,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三者相结合,用奖“小星星”换“小蜗牛”贴图等方式激励学生,通过评价表的分析,对他们进行身体和心理的全面评价。  关键词:小蜗牛;学习评价;激励;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2-0067-02  为注重强调评价的
为全面领会统编教材编写意图,充分发挥教材使用价值,2021年5月,浙江省小学语文新课程“关键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于浙江省宁波市举行。本次研训活动以“统编教材表达类内容的教学研究;提升学生读写素养和教师素养的策略研究”为主题,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型研讨、成果展示、经验交流,引发了教師群体的热烈反响。本刊将陆续刊发相关活动成果,以飨读者。本期,衢州市区域推进“读写教室”建设的实践探索成
【摘 要】遵循学生语文学习的认知规律,便能将学生引到语文深度学习的场域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用学生的学习逻辑引领自身的教学逻辑,让学习充满意义感;关注课堂上的每一次“倾听”,用它为学生搭建思维攀爬的阶梯,让学习充满效能感;科学地利用个体经验,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认知,让学习成果充满生命力。  【关键词】认知发展理论;语文;深度学习  课堂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表性学习、碎片化学
离婚是夫妻之间的事,但受伤害最重的可能是孩子,而且孩子所受到的伤害往往发生在父母离婚之后,所以,单亲妈妈如何与孩子相处,预防孩子出现心理畸变非常重要。本期,我们邀请婚姻关系专家、心理咨询师齐悦玲女士与单亲妈妈们一起座谈这个话题。  离婚是结束,也是开始  凌晓渡(3岁男孩的妈妈):我刚刚离婚3个月,心情非常糟糕,很想找人好好聊聊,或者大哭一场。同事们私下里说我像祥林嫂,整天念叨自己的遭遇,但我控制
10月13日上午,由首都体育学院联合北京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发起的“奥运进社区”活动在朝阳区花家地小区拉开帷幕。北京奥运教育办公室有关领导,首都体育学院杨铁黎和裴东光教授,美国密苏里大学人类与语言学院院长、国际奥委会研究理事委员会委员包苏娜女士和德国研究奥林匹克教育的凯里琳女士亲临活动现场。  裴东光教授和外国奥运教育专家在花家地实验小学进行指导并参与社区活动。花家地实验小学有42个教学班,一个班
他黝黑的脸庞,憨厚的笑容,说一口带浓重乡音的普通话;他穿着一件破旧的军大衣,在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节目中脱颖而出,一炮而红。人们称他为“大衣哥”。  【作者一开始并没有说出这人是谁,只是通过外貌描写和对主人公成功经历的介绍,给读者留下了悬念。接下来的娓娓道来,才慢慢揭开这个名人的神秘面纱。】  他从小就喜欢唱歌。家境贫寒的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唱歌不误农活,总是在田间地头放声歌唱。他在田间地
【教学实录】  板块一:创设情境,引话题  师:现在微信成了一种非常普及的沟通方式。昨天放学前,老师和妈妈也在微信上聊了一会儿,你看——(出示聊天记录)看了这份聊天记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觉得你的妈妈很关心你。  生:你的妈妈特别爱你。  师:即使我已经是一个妈妈了,可在我妈妈的眼里,我依然是个孩子,她总对我有操不完的心。你们的爸爸妈妈也会这样吗?  生:我的妈妈也这样,在我上学出门前会
【摘 要】辩证思维是学生思维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學阶段是辩证思维启蒙发展的重要时期。用好教材中的文本,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辩证思维。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思维起点和思维规律,紧扣三个要素,抓住三个视角,在把握文本观点的过程中,渗透思维训练,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观点;思维素养;辩证思维   所谓辩证思维,是指反映和符合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及
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包含“情绪脑”和“理性脑”内外两层结构,“情绪脑”先于“理智脑”发育成熟。当宝宝情绪爆发时,他的“情绪脑”高速运作,并超越“理性脑”占据主导地位。只有当宝宝的“情绪脑”不再运作或者消极情绪消失后,“理性脑”才会有所反应,这是情绪处理的最佳时机。  三个误区莫踏入  【案例1】油盐不进的毛毛  5岁的毛毛是家里的“小暴徒”,动不动就发脾气。比如,他要求妈妈必须每天下午第一个来
【摘 要】“词句段运用”是统编三年级教材语文园地中的一个新板块,重在引导学生通过系列语言实践活动,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应采用“整体观照,切实强化语文要素;有机融合,构建语文知识网络;联系生活,加强语言文字实践”等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词句段运用;教学策略  “词句段运用”是统编三年级教材语文园地中的一个新板块。该板块延续低年级“字词句运用”的设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