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路径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c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对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并结合自身实践具体从概念教学,定理教学和习题作业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将数学建模渗透到高等数学教学中,充分体现出高等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独立学院;数学建模;高等数学
  【基金项目】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科研扶助基金项目“经管类高等数学课程案例研究”(NSKYJG1409).
  高等数学是独立学院经济、管理、计算机等多个专业都要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后续专业课学习和长期继续学习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然而目前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存在许多问题:第一,教学内容忽视了数学从何而来又向何处去的问题,没有反映数学在更多领域的广泛应用. 第二,教学方式落后,“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仍然占主导地位. 却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惰性,不利于独立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难以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 第三,教学过程偏重逻辑性,应用性不够. 忽略了对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这些与独立学院培养专业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脱离,然而数学建模的应运而生又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数学建模就是对实际问题的主要方面作出合理的简化与假设,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寻求出模型的解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 把数学建模的思想渗透到高等数学教学当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高等数学教学进入“理论联系实践,实践又促进理论”的良性循环.
  1. 概念讲授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事实上,高等数学课本中的数列、极限、导数、积分、级数等概念都是从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还原到实际问题,由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例子自然而然地引出概念. 例如,在介绍导数的概念时,我们可以引用经济模型中的边际成本、边际利润、需求弹性,也可以引用人口模型中的出生率、死亡率,以及一些更贴近生活的实例:房价“暴涨”、股指“跳水”、气温“陡升”等,并从这些原型中筛选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最后总结得到导数的概念,不仅顺理成章的介绍了概念,而且从多个角度加深了学生对导数本质的理解. 比如介绍定积分时,我们可以引入农村土地划分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不规则土地(曲边梯形)进行面积计算,其中将土地先进行划分,近似估算每个部分面积,最后再累加算出总面积. 这种方法自然而然就引出了曲边梯形面积的计算,进而得到定积分的定义. 在学习微分方程一章时,介绍人口增长模型等,把学生熟悉的问题拿来作为概念讲授的切入点,可是使学生多方面的了解这些概念的来源,体会这些概念时从客观事物中所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不仅增加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也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 在定理的应用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高等数学中的定理是教学过程的重点,也是难点,定理本身高度概括,又比较抽象,学生听起来不知道定理从何而来,也不清楚这些定理有什么用,具体怎么用,感觉这些定理晦涩难懂. 因此,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了解所学定理的来龙去脉,把定理的应用结合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连续函数根的存在性定理:若函数f(x)在区间[a,b]连续,并且f(a)与f(b)异号,那在(a,b)之间一定存在某个x,使得f(x) = 0. 这名学生觉得不太熟悉的定理事实上是一个大家平时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定理,如猴子分饼干,一块不规则形状的饼干我们能否替猴子把它切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份,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个实际问题抽象成一个数学模型,先假设饼干上下两平面平行且分布均匀,将问题转变为对任意一个封闭凸多边形,总存在一条直线把它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份. 用一条竖直直线从左至右扫过整个凸多边形,则凸多边形位于直线左边的那部分面积由0逐渐增大为整个凸多边形的面积,位于直线右侧的面积则由最初的整个凸多边形面积渐渐变为0. 若把直线左侧的面积记为f(x),直线右侧的面积记为g(x),则随着直线位置x的变化,f(x) - g(x)的值由一个负数连续地变为了一个正数,它一定经过了一个零点. 这表明,在某一时刻一定有f(x) = g(x),即可以把饼干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份. 类似的例子还有椅子能否在不平的地面上放稳,登山问题等,都是零点定理很实际的应用. 在定理应用的讲解中结合现实生活构建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例子,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把定理阐述清楚,这样既可以形象地讲清定理,又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魅力,理解也就更加深刻了.
  3. 在习题作业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习题课也是高等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熟练应用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习题课,一般只讲授教材设置的习题,教师强调要多做多练习,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但教材中涉及应用方面的习题较少,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此,我们可以找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题目,让学生来练习,例如学习完导数之后,让学生练习“如何使成本最小,而效益最大”,“百事可乐饮料罐在容积一定的情况下,怎样设计才能使所用材料最省”,“储藏费用优化”等问题,都可归结为数学上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求一个函数的最大(小)值问题. 通常我们称这样的函数称目标函数. 也可以把课本中的例题或习题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改编,例如“购买东西时采取哪种打折方式”;“刑事侦察中死亡时间的确定”;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它,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数学建模的一些尝试. 在习题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提高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然这些模型应该浅显化,趣味化,应用化,既不能太难太复杂,又要让学生觉得有趣,体会到数学的应用性.
  此外,在结合数学建模思想的高等数学教学中应注意:(1)不能喧宾夺主,高等数学教学为主,数学建模为辅;(2)不能激进,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将数学建模与高等数学有机结合起来;(3)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应当坚定信念,努力不懈地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到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去.
  高等数学是独立学院为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而设计的基础课程,教师可以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立足于教材基本内容,因时制宜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地把数学建模的思想渗透进去,借由数学建模的思想,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的精神实质,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对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丽萍.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及改革探讨[J].林区教学,2013(4):1-2.
  [2]熊红英.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4(1):71-74.
  [3]姜启源.数学模型:[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何俊杰,王娟.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2):98-99.
  [5]原乃冬.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尝试[J].绥化学院学报,2005,25(4):134-135.
  [6]朱道元.数学建模案例精选[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孙秀娟,王桂秋,杜广环.数学建模案例的应用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0(4):41-43.
  [8]朱长青.将数学建模引入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典型案例[J].价值工程,2014(3):258-259.
  [9]姚晓辉.浅析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高等数学教学[J].时代教育,2014(1):160.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做法势在必行.如,探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模式和方法,更新高等数学知识结构,优化教学内容,以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当前科技发展的形势;加强“因材施教”意识,改革高等数学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改革学生学业评价制度,强化过程化管理,以期达到提高高等
【摘要】数学思想是数学的核心,也是数学最精髓的理念.数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数字化的信息时代,数学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更快的领会并掌握数学思想,成为教育工作者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初中数学的数据收集、整理与描述这一单元中也包含了很多数学思想,本文主要对本单元中出现的数学思想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数学思想;初中数学;数据收集;整理与描述  一、函数方
【摘要】微格教学是训练师范生掌握教学技能的一种方式.本文采用教学实验法,运用数学微格教学法对喀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专业的师范生教学技能进行培训.实验表明:通过数学微格教学对数学专业学生的数学教学技能进行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是南疆地区数学专业学生掌握教学技能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微格教学;数学专业学生;数学课堂教学技能  【基金项目】新疆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D01A01
【摘要】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又是思维的起点,创造的起点.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下,通过导学案呈现出数学教学主线中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更加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培养数学能力.  【关键词】二分法;函数零点;学案  学案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形成独立思维的导航图,是课堂顺利,有效进行的方向标.因此,学案的编制至关重要.函数与方程作为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
一、研究背景  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它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呢?教学的主阵地就是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是说把“课堂全盘丢给学生”.学生学会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摘要】数学研究的是高度抽象了的东西,数学发展所依赖的数学思想是推动数学前进的本质源头,当代从事数学教育的一线教师需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来认识数学的本质,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传授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关键词】数学思想;数学本质;抽象  关于数学是什么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但数学以其独有的形式存在于我们身处的客观世界,并服务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这一点毋庸置疑,在当代的中国数学教育,处
【摘要】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讨论了数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以及在进行信息技术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学; 多媒体课件;制作原则;应对策略  【基金项目】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社科类基金项目(YYR2014031)  从上世纪中叶开始,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革命,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对传统教育提出了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对新课标进行研究并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中提出的课程总目标中“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对于如何在函数的教学中切合学生需要,帮助学生提高“四能”做出了教学探索.本文简述一节课的构思过程以及课堂中一些引人深思的片段,并把自己的教学反思提供给大家研究.  一、教学设计
【摘要】 微课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实例来谈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微课设计;翻转课堂;向量;立体几何  一、微课及其特点  (一)微课程的特点  微课创始人戴维彭罗斯认为,微课是一种知识挖掘的工具,可以作为知识脉冲,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可以取得与长时间授课相同的效果.胡铁生老师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
【摘要】知识的本身就是由形式知识与暗默知识所构成的.SECI模型是知识创造过程的核心所在.SECI模型的四种转化模式:共同化、表出化、联结化、内在化.笔者以《平面向量》教学为例谈SECI模型的应用,旨在使数学课程具备多样性与选择性、使学生用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SECI模型形式知识暗默知识引导自我生成  日本学者竹内弘高在《知识创造的螺旋》一书中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