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uwu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要借助评价语言的魅力引领学生,让他们更积极主动、更高效地学习。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课堂评价 积极评价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深入,很多语文教育方面的专家,广大的语文教师,都在思考和探索强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笔者认为,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抓好即时评价很关键,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可以让课堂变得更生动更精彩。教师评价语言的疏漏,会成为课堂教学的瑕疵。在语文课堂上如何更好地发挥评价功能,让学生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尝试。
  一、评价方式多样化
  课堂评价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要让评价发挥出它的多重功能,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记得在省级优质课大赛中,一位来自唐山的老师讲授《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长妈妈喜欢“切切察察”、“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的神态,教师找两个学生模仿,学生不好意思模仿,教师以充满期待的眼神、激励的话语鼓励学生完成了表演。学生的模仿,效果不是太好,这时候教师就走上前,拍了拍学生的肩膀,像朋友一样引导学生,“你们班某某同学,背地里议论人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一下子消除了紧张心理,再加上这个实例比较熟悉,鼓起勇气再次尝试,效果比以前好多了,教师带头鼓起了掌。教师的现场引导、示范让学生更加理解了长妈妈这个人物。教师的多样化评价激励和鼓舞了学生,把课堂推向高潮,赢得了在场老师热烈的掌声。当然课堂评价并不只是教师的专利,还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的形式进行,这就大大拓展了课堂评价的空间和形式。
  二、多一些欣赏和鼓励
  新课标指出:“教师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我们要激励学生,肯定学生,但不能一味表扬,一味表扬学生,会使他们产生自满情绪,以为自己无所不能,高高在上,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面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应委婉地指出不足:“你的想法似乎有些不妥,再认真想想,你会说得更精彩!”当学生的回答不够完善时,教师应适当点拨:“仔细想一想,你还有补充吗?你的答案就差那么一点点。”教师的评价要表扬与批评相结合,激励后进,指出缺点与不足,从而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
  在课堂上,笔者会根据学生表现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同时也会用心关注学困生及课堂“沉默”者,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注意的眼神,课堂讨论时,轻拍他(她)的肩头,说一两句鼓励的话语,捕捉他(她)身上的闪光点,让它发出灿烂的光芒。
  三、多一些真诚和爱意
  语文课堂应该是情感的课堂,而不是教师空洞地说教,学生机械地识记。充满真诚的评价,才能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不能把自己的真诚和深情带入课堂的教师,就无法构建情感的大厦,也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如何才能让教师充满真诚的评价走进学生的内心?首先应该有充满激情的语言,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其次要有一颗真诚包容的心,允许学生犯错,尊重学生的创新型思维,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帮助自卑心理,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大胆说,畅所欲言。教师真挚的语言、激励的言辞、善意的微笑,会营造出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被人尊重的喜悦和幸福。教师发自内心地评价学生,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宗旨。
  在课堂上,笔者不会吝啬竖起肯定的大拇指,不会吝啬投以学生赞许的目光,对个别纪律性较差的学生,笔者也会通过各种方式提醒他,如:装作无意间走到他身旁抚摸一下、把他正在偷玩的小东西放回抽屉,在小组间评选当堂课的纪律优胜组等,通过表扬优秀对其起到影射的作用……
  总之,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发自内心地对学生的尊重和赏识,有时也许是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抑或有力的大拇指,即使无声,那也是胜似有声的一种真情投入。只有声情并茂,才能传播一种情绪,一种感情,这样的课堂评价才是发自肺腑的,才能动人心魄。只有这样的评价才会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课堂,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万伟,秦德林,吴永军.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新课程实施课题组.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围绕新课程标准下的小说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展开论述:立足课本,整合资源,扩大学生阅读面;精研习题,总结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链接高考,专题训练,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立足生活,开阔视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高中小说 阅读教学 教学方法  小说是文学作品四大样式之一,被称为人生的“百科全书”。阅读小说,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在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
急性牙髓炎是牙髓组织的急性炎症,是口腔科严重疾病之一,属于不可复性牙髓炎,可为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疼痛多表现为自发性阵发性,剧烈常突然发作、夜间加剧、影响患者的正常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讲授为主,新课改下的阅读则提倡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有所理解和感悟。阅读是学生的主体行为,在阅读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在阅读的基础上加以理解,效果才会更好。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经验等基础上的,因学生知识、经验有限,教师的指导不可或缺。在阅读中,要启发学生对文章进行思考,问题情境是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法。笔者结合
人的健康是指一个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而且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处于完美的状态中,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所下的定义。这无疑表明,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要珍视心理健康。  我国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
摘 要: 要想落实素质教育,就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教”、“学”合一。教师不再单纯地传授学生语文知识,而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完成语文知识的内化,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线的语文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认真阅读的良好习惯。在日常的阅读
摘 要: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受当前教学目标背离、教学方法模式落后等原因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诸多弊端,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质量。研究性学习可以有效解决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