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之管见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_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物理课程标准》),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展现在我们面前,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平台.《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物理教学倡导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并明确指出“实验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可见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大大加强了.如何在实验教学中真正落实《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呢?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浅谈以下几点:
  1 变教师演示为学生演示,激发学生探索热情
  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变教师演示为学生演示,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具体做法为: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提前安排给学生,并把事先印制好的实验报告单发给学生,用以填写实验者姓名、时间、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和结论.每次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指导工作,确保学生能熟练完成实验.
  例如演示“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时,我首先让学生上台来演示:①将矿泉水瓶去掉底,用橡皮膜(可用气球)将底扎起来并绷平,把适量水倒入瓶中,橡皮膜向下凸出;②把瓶中倒满水,橡皮膜向下凸出更多;③把瓶中倒满酒精,橡皮膜向下凸出比②少;④取一矿泉水瓶倒满水,然后用针在瓶的侧壁上下不同的位置扎几个孔,水向外喷出.演示完毕后,师生讨论并总结出: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紧接着提出问题:液体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让学生根据前面的演示实验猜想,然后提出如何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问题,待学生明确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后,利用压强计来演示(可以是多个学生),教师指导.
  ①保持液体的密度,深度相同,橡皮膜方向不同,观察U形管中液柱高度差;
  ②保持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不同,观察U形管中液柱高度差;
  ③保持液体的深度相同,密度不同,观察U形管中液柱高度差;
  ④分组讨论实验结果;
  ⑤上报实验结果,师生共同分析.
  整堂课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脸上洋溢成功的喜悦.整个教学过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在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动中思”,“思中探”,学生的思维潜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2 做好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物理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我们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例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首先分组讨论,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下来的环节是验证猜想.由于学生合理猜想有多个,如,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湿度等.要逐个进行研究需要时间较长,此时就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有重点的落实以上其中的一个任务或两个任务,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己动手实验,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概括、小组内或小组之间讨论,最后共同归纳结论.甚至有的小组提出此实验在操作过程中有不足之处: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不易控制.此时教师及时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方法:在实验操作中可以拉动木块下面的长木板,无论从操作性还是误差方面都得到改进.操作性方面,拉动长木板是匀速拉动.误差方面,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便于读数.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而且实验得到了升华.
  小组合作探究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①小组分组合理、分工明确(可轮换);②小组长相当于小老师,一定要培训好;③教师扮好自己的角色──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④注重交流评价,给学生以展示的机会和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信心.
  3 利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丰富实验资源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曾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就是说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做简单易行的替代性实验.其实,组织学生共同研究和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实验器材,本身就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同样是物理资源.
  课改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想想做做”内容,有的教师认为教材中的“想想做做”是课外知识,与考试无关.因此常被视为可有可无,或被弃之不理.然而这些小实验却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多样改变活动方式,保证学生有足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可以就地取材、修旧利废、因陋就简,创造条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教学.
  例如塑料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装矿泉水和饮料用的,我们可以十分方便地指导和启发学生做很多的物理实验,其演示效果明显,为教学服务.
  ①探究声音的音调:在几只相同的塑料瓶中装上不同深度的水,然后用嘴对着瓶中吹气,会发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从而可以说明音调跟频率的关系.
  ②摩擦起电:把一只小塑料瓶在头皮上反复摩擦几下,然后将其靠近一些小纸屑,发现小纸屑被吸引,说明用摩擦的方法可使物体带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③光的直线传播:在一只塑料瓶中装入一定量的水,在其中加入适量的豆奶粉,拧紧瓶盖,充分摇匀,将激光笔发出的光透过瓶底,对着瓶盖照射,会看到光沿直线传播的光柱,效果明显.(此实验还可说明光能在液体中传播)
  ④探究白色和黑色物体吸热能力的强弱:用白纸和黑纸包住两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在太阳光下照射相同的时间后,看看谁的温度升得高.温度升得越高,说明其吸收的热量就越多,其吸热能力就越强.
  此外用塑料瓶做的实验还很多,例如可以替代烧杯、量筒、漏斗、溢水杯等实验器材,声音与能量、阿基米德原理的演示、潜水艇模型、土电话、喷泉、闭口浮沉子等的实验装置等.生活处处有物理.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充分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物品,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长久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使学生有意识地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当然,基础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落实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任重而道远,我们作为初中物理教师理应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以创新的勇气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实验教学改革的洪流中,为初中物理教学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两条管理原则最初,我们管理工程建设的员工只有20多人。20多个人怎么管理?20多个人还需要管理吗?如果这样一个小的团队还需要一大堆的管理制度,你觉得还有意义吗?我当时的管
本文从学校的内涵发展出发,诠释了“办学特色”的概念及基本原则,介绍了启东市汇龙中学作为“全国绿色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提出了特色学校建设既要继承,又要超越,使普通高
非晶合金制成纳米丝日本东北大学中山幸仁准教授研究小组开发了可以简单的批量生产非晶纳米丝的气体雾化法,丝径从数nm到1μm。这种纳米丝结构有别于晶体纳米丝,在强度等力学
前奏早上一起床,女儿就和我说她今天得去赴一个老朋友的约会。这个“老朋友”就是公园小动物区里那头最漂亮的梅花鹿。前天分别的 The prelude to bed in the morning, th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诠释了物理生态课堂的特征,并由此着重探讨了如何构建生态型课堂。  关键词:生态课堂;生态课堂的特征;生态课堂的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6-033-2      一、物理生态课堂的特征  1.物理生态课堂应是一个包含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开放系统  一个局部的生态系统,一方面表现为内部诸多因素间的物质、能量
在我们的生活中,红灯“令行禁止”的根威性并不亚于某些“三令五申”的文件、通知。比如,交叉路口的红灯一亮,所有的车辆戛然而止;手术室前的红灯高悬,再性急的人也不得随便
2011年是中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年。各种新技术的应用,积极推动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目前,受益于数字设计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建筑、结构、施工以及基础设施等领域的用
目前,音乐教学中学科综合在普通学校存在着“滥用”的迹象:一上课就非得要学生画画、朗诵、做形体动作、跳舞或戏剧表演,尽管这些环节并非是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所必需的;经常勉
还没有零售企业占到细分领域的20%,国美没有,苏宁也没有,占到20%的话是能定市场规则的。相对新的电商我是赶上好时候了,11年前别人都认为是泡沫的时候,我就闷头干、悄悄干,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