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是整个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建立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意义,怎样建立体育课堂常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在体育教学中作用等问题。
关键词:体教改革 体育教学 课堂常规
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为认真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益,我们有必要对体育课堂教学建立课堂常规。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是整个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协调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可以有效克服教师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与卫生健康常识。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起着广泛吸取外地经验、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优化课堂结构、树立科学发展观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体育管理水平和体育教师教书育人的素质的作用,使课堂教学组织科学化。为落实“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教学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这一指导思想奠定基础。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制定,首先要求教师吃透教材,熟悉大纲和教参,制定详细实用的教学计划,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器材和场地卫生等情况,明确教学关键、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而后教师要在此基础上认真备课、制定教案,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认真组织教学。
其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贯穿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树立科学发展观思想,培养机制灵活、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和朝气蓬勃的体育道德风尚,合理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体育。总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自然环境、学生自身状况及服装鞋帽等情况也是制定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依据。
为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制定要经过领导的批准才能实施;常规建立后,不能经常变动。因此,制定常规应从师生两方面着手,一般有以下几点:
一、课前常规
1.教师在课前备好课、写好教案,了解好学生的课前准备、场地、器材准备、安全设施与卫生以及服装准备等情况。
2.生病的同学及例假的女生不能上课的情况,要由体育委员或本人在课前主动向教师说明,教师根据不同情况,合理安排见习。
3.学生必须在课前3分钟到达操场,而教师要提前5分钟到达操场等候学生上课。
4.课前教师应穿运动鞋及运动服,以便于课堂教学。
5.在课前,教师应规划好场地器材,以利于课堂学习。
二、课中常规
1.上课铃响后,学生准时到达教师指定地点,由体育委员整队集合,学生背对阳光或风向,教师面对阳光或风向;站队时要快、静、齐。
2.报告人数时,声音洪亮,做到快、齐。
3.师生问好,教师问:“同学们好!”同学们回答:“老师好!”
4.教师向学生宣布本课教学内容、目的和任务、目标及教学程序。
5.检查学生的服装问题,不允许学生穿高跟鞋及宽松、舒适的衣服(最好是穿校服),冬季不能穿棉大衣,不能戴棉手套和头巾或棉帽。
6.教师规定学生在上课时要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材,认真服从教师的要求,完成规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7.教师要按教案上课,不能随意更变,影响教学效果。
8.教师要关心全班同学,认真帮助与保护学生,教学内容的传授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深入,层层分解,然后集中的原则;
9.在课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安全与卫生,巡回指导,对易发生危险、难度大的技术动作要多关心、指导,应对女生多加照顾,要认真组织教学,分组轮换要先集中后交换,以确保学生安全。
10.教师在课中要引导体育骨干充分发挥其作用,让他们成为好帮手。
11.对见习生一定要给他们规定任务和要求,让他们在一边观察学习、帮助教师筹备上课所用器材等。
12.课结束前,教师要集中学生进行放松活动。
13.课结束时,向学生进行总结和讲评,提出课后的任务,宣布下节课的内容,安排学生下课后要归还器材和整理场地。
三、课后常规
课后,教师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写出纠正方法和课后小结,检查场地的清洁和器材归还情况;对缺课学生,查清原因,对其进行补课。
以上所述,是笔者对多年来教学工作的总结。实践证明,体育教学课堂常规对于有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体教改革 体育教学 课堂常规
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为认真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益,我们有必要对体育课堂教学建立课堂常规。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是整个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协调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可以有效克服教师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与卫生健康常识。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起着广泛吸取外地经验、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优化课堂结构、树立科学发展观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体育管理水平和体育教师教书育人的素质的作用,使课堂教学组织科学化。为落实“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教学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这一指导思想奠定基础。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制定,首先要求教师吃透教材,熟悉大纲和教参,制定详细实用的教学计划,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器材和场地卫生等情况,明确教学关键、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而后教师要在此基础上认真备课、制定教案,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认真组织教学。
其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贯穿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树立科学发展观思想,培养机制灵活、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和朝气蓬勃的体育道德风尚,合理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体育。总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自然环境、学生自身状况及服装鞋帽等情况也是制定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依据。
为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制定要经过领导的批准才能实施;常规建立后,不能经常变动。因此,制定常规应从师生两方面着手,一般有以下几点:
一、课前常规
1.教师在课前备好课、写好教案,了解好学生的课前准备、场地、器材准备、安全设施与卫生以及服装准备等情况。
2.生病的同学及例假的女生不能上课的情况,要由体育委员或本人在课前主动向教师说明,教师根据不同情况,合理安排见习。
3.学生必须在课前3分钟到达操场,而教师要提前5分钟到达操场等候学生上课。
4.课前教师应穿运动鞋及运动服,以便于课堂教学。
5.在课前,教师应规划好场地器材,以利于课堂学习。
二、课中常规
1.上课铃响后,学生准时到达教师指定地点,由体育委员整队集合,学生背对阳光或风向,教师面对阳光或风向;站队时要快、静、齐。
2.报告人数时,声音洪亮,做到快、齐。
3.师生问好,教师问:“同学们好!”同学们回答:“老师好!”
4.教师向学生宣布本课教学内容、目的和任务、目标及教学程序。
5.检查学生的服装问题,不允许学生穿高跟鞋及宽松、舒适的衣服(最好是穿校服),冬季不能穿棉大衣,不能戴棉手套和头巾或棉帽。
6.教师规定学生在上课时要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材,认真服从教师的要求,完成规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7.教师要按教案上课,不能随意更变,影响教学效果。
8.教师要关心全班同学,认真帮助与保护学生,教学内容的传授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深入,层层分解,然后集中的原则;
9.在课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安全与卫生,巡回指导,对易发生危险、难度大的技术动作要多关心、指导,应对女生多加照顾,要认真组织教学,分组轮换要先集中后交换,以确保学生安全。
10.教师在课中要引导体育骨干充分发挥其作用,让他们成为好帮手。
11.对见习生一定要给他们规定任务和要求,让他们在一边观察学习、帮助教师筹备上课所用器材等。
12.课结束前,教师要集中学生进行放松活动。
13.课结束时,向学生进行总结和讲评,提出课后的任务,宣布下节课的内容,安排学生下课后要归还器材和整理场地。
三、课后常规
课后,教师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写出纠正方法和课后小结,检查场地的清洁和器材归还情况;对缺课学生,查清原因,对其进行补课。
以上所述,是笔者对多年来教学工作的总结。实践证明,体育教学课堂常规对于有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