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高中生物新教材能力培养的编写思想开展素质教育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w1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实施模块教学,每个模块有若干个主题,每个主题由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组成。具体内容标准规定了本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学习目标。活动建议列举了有利于学习目标达成的观察、调查、资料的搜集和分析、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新教材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贯彻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内容选取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的特性。本文是对新教材能力培养的编写思想的一些初步理解。
  
  一、高中生物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
  
  新的高中生物教学大纲规定生物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高中生物教学的能力培养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学生的学习首先是对教材中科学概念的认识、理解、运用和评价,所以认识、理解、运用和评价概念的能力就是教学中能力培养结构的基本要素。具体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四种能力构成。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核心。
  第二层次:具体能力,也就是对由一个基本概念为中心的部分概念组合的生物知识子系统的认识、理解、运用与评价的能力。具体包括观察、分析生物现象与生物结构特征的能力,阅读、理解生物课文与资料的能力,应用生物理论于实际的能力,进行实验设计与操作的能力(包括实验与课外活动),获得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等。
  第三层次:在第二层次基础上,形成了对生物知识整体的分析、概括、评价的能力。包括建立生物知识体系的能力、总结和运用生物科学规律的能力、评价人与生物科学关系的能力、参加生物科学研究的能力、解决有关生物方面问题的能力等。
  
  二、新教材以能力培养为主的编写思想
  
  生物教材是课文、作业、图像三大系统的有机结合。
  
  语文系统
  1.概念的表述课文的文字语言生动、形象,改变了传统教材说明文字过多,而缺乏生动的描述性文字的现象。课文的表述富有启发性与研究性。新教材分散难点,避免概念与定义的大量堆积。对知识的成因、规律表述,少用直叙式,而多采用启发式,让学生自己“发现”。
  2.课文和子系统部分概念的系统组合,在课文中的表现形式是一章,或一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组织排列依据能力培养结构的第二层次来编写。新教材课文子系统编排体现“手脑结合”、
  “手眼结合”、
  “实验与理论结合”、“传授知识与指导学生自学结合”的原则。采用事实(现象或生活实际)—问题—讨论—概念—应用;实验—现象—分析—结论;问题—自学—概念;观察—问题—分析—结论等模式编写。
  3.课文系统由课文子系统构成。课文系统反映教材的能力培养结构,体现以下几个特性:
  (1)整体性指教材课文系统编排应根据教材能力培养整体结构进行。教材能力培养结构在课文系统中有着有层次的、完整的体现。
  (2)实验性生物学科是一门很强的实验性学科,这一点在整个课文中都有体现。每一个概念或定义的出现,都尽可能在课文中包含着它的实验或现象发生过程的简单介绍。这样编排可使学生懂得“重视观察与实验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特征”。
  (3)方法性新编高中生物教材重视对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介绍。高中生物学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生物研究能力。新教材的课文编写体现“知识体系与方法体系结合”的原则,反映出生物科学研究的规律与层次。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是:问题一假说一实验一分析一结论。不同类型的研究内容有不同的具体研究方法。如对生物宏观与微观问题的研究,对某生物现象与本质的研究等等。对这些不同层次的研究方法介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图像系统
  1.图像的数量与类型新教材加大图像量,形式多种多样:彩图、黑白图、简图、照片等。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
  2.图像的内容高中生物教材图像的作用,即印证课文中的说明,又不仅限于使学生识别图的各部分名称和理解某些生物发生发展过程,而是把识图与培养比较、分析等思维能力,培养研究与实验等动手能力结合起来,如在《新陈代谢概述》中,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概念用模式图来表示,让学生根据图解来归纳出两者的特点与区别。再如新教材有介绍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或研究装置的图像内容。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实验能力、研究能力的培养。
  3.图像系统与课文系统、作业系统的有机结合图像与课文结合模式多种多样,如文字说明一图像验证,图像展示问题一文字指导学生回答,还有图一文字一图一文字的边观察、边提示的连续结合模式。图像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图像系统渗透到作业系统中,根据图来提问题。
  
  作业系统
  高中生物教材的作业系统由实验、演示实验、课内思考、课后练习、课外活动几部分构成。无论哪种类型的作业,其内容都反映出思维性与层次化。加大获得新知识的实验与演示实验。作业提问形式是“为什么…”或“怎样…”,而不仅是“…是什么”。作业内容有概念问答题,设计实验过程或方法,解释生物现象与机理,运用理论于实验的问题,归纳知识体系与总结知识特征,阐述个人对有关生物内容的看法与态度。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教学,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以问题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既重视过程和方法的教育,又要把核心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联系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实施民主教学,追求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以第二语言习得及其监察理论为依据,结合基础英语教学的特点,从六方面论述了背诵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就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背诵 基础英语 作用  注意事项    引言    英语学习和语文学习一样,属于人的言语行动。行为主义学者Skinner(1957)认为,人的言语行为是一种操纵性的行为,它通过各种强化手段完成。如果没有强化,语言习惯就不能形成。背诵
目的1.通过对412名40~59岁女性的睡眠现状调查,比较及分析育龄期、围绝经期、绝经后期女性的睡眠状况,进一步探讨不同阶段女性睡眠状况的影响因素。2.比较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伴有睡眠障碍的女性给予绝经激素治疗(MHT)前后的睡眠状况。方法1.本研究纳入2016年09月至2017年09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412例40~59岁女性为研究对象,分为育龄期、围绝经期、绝经后期三组。通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演示实验占有重要的地位,老师在演示实验中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物质之间的变化规律,而学生通过观察与实践可以提升思维的创新能力。在传统的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注重基础知识,忽视课堂的演示实验,不能充分挖掘演示实验的多元化功能,使得演示实验教学质量低下。本文通过分析化学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根据当前演示实验教学现状所提出的一些新模式教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大弊端是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里学习书本知识,他们的记忆、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强,能做题、会考试。但由于很少有机会走出课堂去接触自然与社会,动手能力普遍较差,特别是县区学生更是如此,科学素养结构性贫乏的现象更加明显,这导致大部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呈现潜力不大、后劲不足、科研能力不强的现象。为此,新课程中各学科教学大纲与教材中都安排了很多课外实践活动,弥补他们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