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其说她是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倒不如称她为学生心灵乐章的“作曲家”。她曾是一位拥有音乐教育学硕士学位的音乐教师,而现在的她更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她正在用心、用美、用爱将孩子们这些快乐的小音符谱写成一首活力班级新乐章。
北京市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和柳老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参加工作后的第二个月,机缘巧合,便从专业的音乐教师岗位走上了“班主任”这条充满未知与挑战之路。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下来,这位教音乐的优秀班主任探索出了富有音乐生命力的班级文化,奠定了班级建设的基石,创出一套新颖、有特色的班级建设管理理念和方法。
儒家思想中的礼乐相济,强调了艺术教育中的美育与德育的相辅相成。和老师发现所学的专业在班主任工作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她的艺术理念、独特创新,有效地把音乐教育与班级活动结合起来,多年的艺术修养激发了她班主任工作的灵感,在艺术的殿堂里,在音乐的时空中,她开始了富有艺术性的班主任工作……
“神奇C大调”:创设班级文化氛围
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在于学生管理,其中学生心理、情绪的自我管理更是至关重要。为了使学生认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音乐教室成了和老师所带的班级开展班级活动最常去的地方,在那里,她带学生体会了《野蜂飞舞》的急促,感受了《高山流水》的平缓……
音乐帮她解决了许多班级管理中的困惑,音乐也融入到她和孩子们的班级生活中,给了她创建班级文化的灵感。和老师本着尊重学生意愿、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举办了“我的班名我做主”征集活动,由学生投票决定班名的方向,最终确定了以“音乐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基调。她秉承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精神理念,巧妙利用她的音乐专业知识以及对调性的了解,确定了极具音乐文化底蕴的班级名称——“阳光大调”。相比暗淡、忧伤的小调,大调给人色彩明亮、上进的感觉。“阳光大调”——也是同学们熟悉的拉德斯基进行曲(阳光进行曲),它表现出一种积极的状态,“阳光”二字体现了温暖、光明。每天早上,和老师会早早来到教室为孩子们播放班曲——拉德斯基进行曲,就像出征前的口号一样振奋人心。
音乐,发挥着它神奇的力量,激励着孩子们。独一无二的班级文化不但增加了班级凝聚力,更触发了学生的潜能。
“和谐主音调”:开展班内良性竞争
班名是各个小组的集合体,小组名称既要体现各自特点,又要与班名达到形式上的统一。为此,和老师与小干部们共同商议最后决定以“调式”作为小组名称。24调式中的C、G、D、A、E、B这六个主音调试,都是以纯五度关系推算出来的,而纯五度是最和谐的音程,更能代表所有小队之间和谐相处。于是班级成立了C队、G队、D队、A队、E队、B队,每个小组都是通过学生自由选择组合而成的。她根据每组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以及特长,给每个学生分配了任务,“学习组长”带领队员学习,“卫生组长”监督值日,“文体组长”组织活动,“调节组长”解决矛盾,“会议组长”负责记录,“联络组长”主管协调,每个人都是组长,又都是组员,大家和平相处,各司其职,增进了解。
小组建立一定会存在竞争,对此和老师注重对各个小组长的培养与训练,教方法、树威信。她经常与“领头小音符”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征求他们对班级建设的建议,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支持、肯定积极的建议,解决小干部工作中的困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面对小队中比较懈怠的“小音符”,和老师把这种良性竞争缩小到两个学生之间,两人一组,自愿组队,找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对手,这样更容易产生你追我赶的效应。每周一次评比,由两个人根据平时的表现认定谁能登上高音谱号,谁暂时降到低音谱号,这样每个人都努力做那个最动听的“小音符”。对于上高音谱号的“小音符”们,每周拍照,在家长微信群表扬,如果能够连续四周获胜,月结的班会上,就可以获得点歌机会。由此强化学生自身良好的道德行为,形成充满正能量的班风。
“偏离音变调 ”: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在创作一首成功的音乐作品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两个偏离音,每个班级也都有特殊的孩子。但和老师始终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美妙的音符,只要给他们放在五线谱的合适位置,定会奏出优美旋律”。面对这些“小音符”,她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每一种成长方式。
和老师的班上有个叫阳阳的染色体缺失孩子,她染色体缺失,毫无自控力。和老师为阳阳准备了装满零食的奖励盒子,每当阳阳有一点进步,都会及时鼓励。为了帮阳阳养成下课去厕所的习惯,和老师每个课间都会陪她去厕所,一陪就是一年。即便是这么特殊的一个孩子,和老师也从没放弃过,她利用阳阳声音大、节奏感好又热心的特点,让她为班级队伍喊口令,让阳阳在一次次喊口号后体会到了自我价值,有了班级归属感。班里还有一个爱打架的“小刺猬”,对此和老师根据他的原生家庭情况,判断他的暴力来源于父爱母爱的缺失。她一方面积极联系家长,改变现状,一方面教给其他孩子保护自己的方法,让其他同学了解、理解小刺猬的做法,化解矛盾,一点一点用关心温暖他。对于总是丢三落四的学生,和老师每天晚上跟他视频,监督指导他自己收拾书包,坚持了两个月,陪伴他完成了好习惯的养成。
對这些特殊的小音符,和老师用爱和智慧摸索出一套帮助他们进步的好方法:利用班级集体力量,感召不合群小音符;立足独特艺术视角,挖掘个性创新意识;找准班级建设切入点,打造班级特色堡垒;搭建有效网络平台,提升个别指导效率;借助开发家长资源,促进特殊音符转化。
“倚音巧装饰”: 助力班级特色活动
倚音属于装饰音的一种,它令乐曲富有活力,和老师班上的倚音就是“即时班会”,这也是她带班的特色。除了每周固有的班会课,一旦班中出现问题,她就会随时随地开班会,及时有效地针对刚刚发生的问题,让学生发现并分析解决,教师作为班会的组织者、引导者,让班会有效起来。
如当她发现班中学生带现金进行物品交易时,并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进行了班级大讨论,了解到孩子只是开始对买卖感兴趣,她判断孩子们到了产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于是,她组织了一场“小音符义卖会”,让学生痛痛快快地体验一把“生意人”的感觉。她让孩子们带来自己不需要的文具或玩具,资金为20元压岁钱,前半场拍卖,后半场模拟市场。孩子们在感受售货的艰辛,提升了沟通技能后,将挣到的钱捐给了北京福利院的小朋友们,将爱传递给了需要的人。 除了倚音,她还在班级管理中加入了颤音、波音等一些极具特色的活动。和老师班里有个“阳光金曲库”,这可是她班级管理的法宝。一次运动会失利,正在同学们沮丧之时,她给孩子们送去一首《我相信》,激扬的曲调和振奋人心的歌词使孩子们重拾信心。她把这些可以解决班级问题的歌曲收录到了“阳光金曲库”,其中有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具有中国特色的古曲,还有经典的外国名曲。金曲播放员每天会用平板电脑定时播放乐曲:早上播放催人上进的进行曲鼓舞士气,课间和午休时则播放舒缓的乐曲平抚心情,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在和老师申请的区级科研课题“利用平板电脑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的探究”中,金曲库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和老师曾经参加过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到西北地区进行支教。简陋的学校里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里的孩子需要知识,更需要爱和关怀。于是,她利用这个资源,让班里的孩子给西北地区的同龄小朋友写信,让“小音符传递爱”。孩子们真诚的话语汇成一首首爱的歌,唱到了祖国的大西北,唱到了山区孩子们的心里。
此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她把一年级的培养目标定为明确集体意识:在大大小小的活动中,她让学生明白,小小音符再好听,也不能成为一首乐曲;一首完美的乐章也离不开每一个音符。到了二年级,她开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为班级创造一种和谐上进的氛围。三年级开始,她遵循学生才是校园生活的主体的原则,放手放权,把班级还给学生自己,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意识。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成长……
创新管理模式,成就家校协同发展
班级始终还是应该属于学生自己,班主任只是引路人,是导航明灯,是指出正确方向的舵手。和老师深谙此理,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管理为依托,开发创新自主性的班级管理新模式。她借助学校信息技术示范校的有效资源,利用学生手中的平板电脑尝试班级自主管理。她摸索着建立一套自主管理的评价体系,利用现代化技术,通过数据反馈,制定阶段目标。
学生手中的平板电脑可以随时记录班级中发生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在每周的班会上,以文字、照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让班干部的自主管理有理有据,让班级成员信服。每个小队每周出现的问题也以数据反馈的形式记录下来,方便在每月、每学期的自评中,发现并解决问题。除了记录,平板电脑还在班级文化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自己选出合适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在课间时播放,舒缓情绪,让课间的追跑打闹现象得到缓解。电子书籍的分享、摄影作品的赏析,学生的课余生活因现代化设备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同学们全员参与录制成语小视频,在课前两分钟播放,既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还能通过成语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这项借助数字化电子设备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模式还作为丰台区区级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家庭、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作用。家庭与学校高度配合,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前提与保证。脱离家庭的学校教育,是力不从心的。和老师每接一个新班,一定会在一个月内与每个学生的家长进行一次会谈、电话邀约或者家访。她深知:每个孩子不同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他们的性格,只有在充分地了解学生家庭后,教育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在工作中,她定期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家庭动向,以便更好地促进对孩子的教育。
和柳老师的特色班级管理方法,多次在全校做专题讲座;2017年12月,她还被邀请到丰台区班主任资格班,就“心理效应”在德育工作中的实施这一专题,给丰台区青年班主任们进行经验分享;她设计的班徽获得了丰台区一等奖。此外,她注重积累反思,撰写的教育案例及论文多次获奖,还有一部分被收录到教育类杂志、期刊中。
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层,是学生健康成长、个性化成长的摇篮。音乐以其自身的魅力给人奋发向上,积极阳光的精神力量。在音樂的殿堂中,为每一个孩子谱写人生的快乐乐章将是和柳老师在班主任岗位上不懈的追求。
北京市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和柳老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参加工作后的第二个月,机缘巧合,便从专业的音乐教师岗位走上了“班主任”这条充满未知与挑战之路。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下来,这位教音乐的优秀班主任探索出了富有音乐生命力的班级文化,奠定了班级建设的基石,创出一套新颖、有特色的班级建设管理理念和方法。
儒家思想中的礼乐相济,强调了艺术教育中的美育与德育的相辅相成。和老师发现所学的专业在班主任工作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她的艺术理念、独特创新,有效地把音乐教育与班级活动结合起来,多年的艺术修养激发了她班主任工作的灵感,在艺术的殿堂里,在音乐的时空中,她开始了富有艺术性的班主任工作……
“神奇C大调”:创设班级文化氛围
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在于学生管理,其中学生心理、情绪的自我管理更是至关重要。为了使学生认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音乐教室成了和老师所带的班级开展班级活动最常去的地方,在那里,她带学生体会了《野蜂飞舞》的急促,感受了《高山流水》的平缓……
音乐帮她解决了许多班级管理中的困惑,音乐也融入到她和孩子们的班级生活中,给了她创建班级文化的灵感。和老师本着尊重学生意愿、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举办了“我的班名我做主”征集活动,由学生投票决定班名的方向,最终确定了以“音乐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基调。她秉承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精神理念,巧妙利用她的音乐专业知识以及对调性的了解,确定了极具音乐文化底蕴的班级名称——“阳光大调”。相比暗淡、忧伤的小调,大调给人色彩明亮、上进的感觉。“阳光大调”——也是同学们熟悉的拉德斯基进行曲(阳光进行曲),它表现出一种积极的状态,“阳光”二字体现了温暖、光明。每天早上,和老师会早早来到教室为孩子们播放班曲——拉德斯基进行曲,就像出征前的口号一样振奋人心。
音乐,发挥着它神奇的力量,激励着孩子们。独一无二的班级文化不但增加了班级凝聚力,更触发了学生的潜能。
“和谐主音调”:开展班内良性竞争
班名是各个小组的集合体,小组名称既要体现各自特点,又要与班名达到形式上的统一。为此,和老师与小干部们共同商议最后决定以“调式”作为小组名称。24调式中的C、G、D、A、E、B这六个主音调试,都是以纯五度关系推算出来的,而纯五度是最和谐的音程,更能代表所有小队之间和谐相处。于是班级成立了C队、G队、D队、A队、E队、B队,每个小组都是通过学生自由选择组合而成的。她根据每组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以及特长,给每个学生分配了任务,“学习组长”带领队员学习,“卫生组长”监督值日,“文体组长”组织活动,“调节组长”解决矛盾,“会议组长”负责记录,“联络组长”主管协调,每个人都是组长,又都是组员,大家和平相处,各司其职,增进了解。
小组建立一定会存在竞争,对此和老师注重对各个小组长的培养与训练,教方法、树威信。她经常与“领头小音符”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征求他们对班级建设的建议,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支持、肯定积极的建议,解决小干部工作中的困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面对小队中比较懈怠的“小音符”,和老师把这种良性竞争缩小到两个学生之间,两人一组,自愿组队,找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对手,这样更容易产生你追我赶的效应。每周一次评比,由两个人根据平时的表现认定谁能登上高音谱号,谁暂时降到低音谱号,这样每个人都努力做那个最动听的“小音符”。对于上高音谱号的“小音符”们,每周拍照,在家长微信群表扬,如果能够连续四周获胜,月结的班会上,就可以获得点歌机会。由此强化学生自身良好的道德行为,形成充满正能量的班风。
“偏离音变调 ”: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在创作一首成功的音乐作品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两个偏离音,每个班级也都有特殊的孩子。但和老师始终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美妙的音符,只要给他们放在五线谱的合适位置,定会奏出优美旋律”。面对这些“小音符”,她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每一种成长方式。
和老师的班上有个叫阳阳的染色体缺失孩子,她染色体缺失,毫无自控力。和老师为阳阳准备了装满零食的奖励盒子,每当阳阳有一点进步,都会及时鼓励。为了帮阳阳养成下课去厕所的习惯,和老师每个课间都会陪她去厕所,一陪就是一年。即便是这么特殊的一个孩子,和老师也从没放弃过,她利用阳阳声音大、节奏感好又热心的特点,让她为班级队伍喊口令,让阳阳在一次次喊口号后体会到了自我价值,有了班级归属感。班里还有一个爱打架的“小刺猬”,对此和老师根据他的原生家庭情况,判断他的暴力来源于父爱母爱的缺失。她一方面积极联系家长,改变现状,一方面教给其他孩子保护自己的方法,让其他同学了解、理解小刺猬的做法,化解矛盾,一点一点用关心温暖他。对于总是丢三落四的学生,和老师每天晚上跟他视频,监督指导他自己收拾书包,坚持了两个月,陪伴他完成了好习惯的养成。
對这些特殊的小音符,和老师用爱和智慧摸索出一套帮助他们进步的好方法:利用班级集体力量,感召不合群小音符;立足独特艺术视角,挖掘个性创新意识;找准班级建设切入点,打造班级特色堡垒;搭建有效网络平台,提升个别指导效率;借助开发家长资源,促进特殊音符转化。
“倚音巧装饰”: 助力班级特色活动
倚音属于装饰音的一种,它令乐曲富有活力,和老师班上的倚音就是“即时班会”,这也是她带班的特色。除了每周固有的班会课,一旦班中出现问题,她就会随时随地开班会,及时有效地针对刚刚发生的问题,让学生发现并分析解决,教师作为班会的组织者、引导者,让班会有效起来。
如当她发现班中学生带现金进行物品交易时,并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进行了班级大讨论,了解到孩子只是开始对买卖感兴趣,她判断孩子们到了产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于是,她组织了一场“小音符义卖会”,让学生痛痛快快地体验一把“生意人”的感觉。她让孩子们带来自己不需要的文具或玩具,资金为20元压岁钱,前半场拍卖,后半场模拟市场。孩子们在感受售货的艰辛,提升了沟通技能后,将挣到的钱捐给了北京福利院的小朋友们,将爱传递给了需要的人。 除了倚音,她还在班级管理中加入了颤音、波音等一些极具特色的活动。和老师班里有个“阳光金曲库”,这可是她班级管理的法宝。一次运动会失利,正在同学们沮丧之时,她给孩子们送去一首《我相信》,激扬的曲调和振奋人心的歌词使孩子们重拾信心。她把这些可以解决班级问题的歌曲收录到了“阳光金曲库”,其中有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具有中国特色的古曲,还有经典的外国名曲。金曲播放员每天会用平板电脑定时播放乐曲:早上播放催人上进的进行曲鼓舞士气,课间和午休时则播放舒缓的乐曲平抚心情,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在和老师申请的区级科研课题“利用平板电脑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的探究”中,金曲库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和老师曾经参加过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到西北地区进行支教。简陋的学校里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里的孩子需要知识,更需要爱和关怀。于是,她利用这个资源,让班里的孩子给西北地区的同龄小朋友写信,让“小音符传递爱”。孩子们真诚的话语汇成一首首爱的歌,唱到了祖国的大西北,唱到了山区孩子们的心里。
此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她把一年级的培养目标定为明确集体意识:在大大小小的活动中,她让学生明白,小小音符再好听,也不能成为一首乐曲;一首完美的乐章也离不开每一个音符。到了二年级,她开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为班级创造一种和谐上进的氛围。三年级开始,她遵循学生才是校园生活的主体的原则,放手放权,把班级还给学生自己,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意识。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成长……
创新管理模式,成就家校协同发展
班级始终还是应该属于学生自己,班主任只是引路人,是导航明灯,是指出正确方向的舵手。和老师深谙此理,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管理为依托,开发创新自主性的班级管理新模式。她借助学校信息技术示范校的有效资源,利用学生手中的平板电脑尝试班级自主管理。她摸索着建立一套自主管理的评价体系,利用现代化技术,通过数据反馈,制定阶段目标。
学生手中的平板电脑可以随时记录班级中发生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在每周的班会上,以文字、照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让班干部的自主管理有理有据,让班级成员信服。每个小队每周出现的问题也以数据反馈的形式记录下来,方便在每月、每学期的自评中,发现并解决问题。除了记录,平板电脑还在班级文化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自己选出合适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在课间时播放,舒缓情绪,让课间的追跑打闹现象得到缓解。电子书籍的分享、摄影作品的赏析,学生的课余生活因现代化设备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同学们全员参与录制成语小视频,在课前两分钟播放,既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还能通过成语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这项借助数字化电子设备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模式还作为丰台区区级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家庭、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作用。家庭与学校高度配合,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前提与保证。脱离家庭的学校教育,是力不从心的。和老师每接一个新班,一定会在一个月内与每个学生的家长进行一次会谈、电话邀约或者家访。她深知:每个孩子不同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他们的性格,只有在充分地了解学生家庭后,教育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在工作中,她定期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家庭动向,以便更好地促进对孩子的教育。
和柳老师的特色班级管理方法,多次在全校做专题讲座;2017年12月,她还被邀请到丰台区班主任资格班,就“心理效应”在德育工作中的实施这一专题,给丰台区青年班主任们进行经验分享;她设计的班徽获得了丰台区一等奖。此外,她注重积累反思,撰写的教育案例及论文多次获奖,还有一部分被收录到教育类杂志、期刊中。
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层,是学生健康成长、个性化成长的摇篮。音乐以其自身的魅力给人奋发向上,积极阳光的精神力量。在音樂的殿堂中,为每一个孩子谱写人生的快乐乐章将是和柳老师在班主任岗位上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