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粤德职业教育交流 深度合作培养职教人才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ce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4日,粤德职业教育合作交流会在广州召开。会议围绕“德国技术标准及证书标准在广东职业教育中的应用;驻粤德资企业如何深度参与广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如何进一步加强粤德职业教育合作;德国‘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发展历程对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等议题进行研讨。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刘宝利巡视员、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德国驻广州总领事高思范、德国工商大会广州代表处总代表冉礼文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并发言。会议由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汤贞敏先后主持。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在发言中指出,加强粤德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将会对广东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粤德双方在经济、教育等层面上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形式、提升合作水平。为进一步深化粤德职业教育合作,罗伟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全面加强粤德政府部门、职业教育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二是加快引进德国职业教育技术标准和证书标准;三是加强人员交流和互访;四是加大力度共同开发合作项目。
  在教育部刘宝利巡视员和德国有关官员的见证下,广东省教育厅、德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和德国工商大会代表共同签订了《粤德职业教育合作备忘录》,这标志着粤德职业教育合作进入崭新的阶段,双方合作从民间向官方全面拓展,合作方式从零散无序朝着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为了让粤德职业教育合作更加广泛和深入,双方决定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成立“粤德职业教育合作推广与发展研究中心”。交流会上,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刘宝利巡视员、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汤贞敏、德国驻广州总领事高思范、德国工商大会广州代表处总代表冉礼文、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职业教育总监白丽塔共同为“粤德职业教育合作推广与发展研究中心”揭牌。
  会议还邀请了从德国远道而来的职业教育专家,分别介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开展以及与德国企业合作的情况,讲授德国职业教育标准和“双元制”教师与培训师培训项目以及工业技师培养战略,分析“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状况。欧司朗(中国)照明有限公司作为德国驻粤企业代表作主题发言。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劳汉生也在会上介绍了学校改革发展经验。
  责任编辑魏家坚
其他文献
俗语有言:“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从出生到衰老,是自然规律使然。人人如此,物物如此:是为“活到老”。但是,一个有眼光的人,不甘平庸的人,可以在他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实现无限的可能性,他会在生命的过程里,风雨无阻,学习不辍:是为“学到老”。职教生正处于人生上升的阶段,犹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正处于冉冉升上中天的阶段。这一阶段,最为宝贵,但也最容易浪费。把握住了这段时间,就可以创造生命的光明,错过了这段
摘要: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笔者针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看法,主要从进行课程教学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单元内容的设计,单元设计的评价,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建立必备的实验、实训条件,搞好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单元设计;实验实训;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3)11-0103-03  一、引言  根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加强中德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学习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先进经验,提高我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12月1日,广东省教育厅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南海校区举行了“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暨凯勒仿真数控软件应用研讨会”,德国工商会、企业、职业教育专家,广东省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叶小山代表省教育厅与德国乌泊塔尔工商会、德国凯勒有限公司、德国国际信
摘 要:本文在对光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利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作为指导,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和学校实训条件等方面因素,探讨更加适合中职学校光电子技术专业所开设的相关课程。  关键词:中职;光电子技术;课程设置  在光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笔者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要求,重新对以前所开设的课程进行梳理,分析该专业人才在社会中所承担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归纳出培养该专业人才
摘要:围绕新一轮中职课程改革,我校注重充分挖掘田家炳精神作为校本德育资源,大力弘扬田家炳精神,开展系列学习田家炳精神活动,努力打造特色品牌学校。  关键词:田家炳精神;特色品牌学校  田家炳先生是香港著名的企业家、慈善家,知名的侨领,他热心祖国公益事业,享有“百校之父”的美誉。田家炳先生身上所体现的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的精神,爱国爱乡、扶教助学、无私奉献的情怀,诚信俭约、豁达谦逊的品格,更是我校师生
摘要: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素质教育质量提升以及知识社会的转型等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和改革的要求,其目标是实现从学历本位到能力本位、从学科中心到学习者中心、从封闭的学校教育到社会化学习体系的转变。本文总结了揭阳市综合中等专业学校多年来实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经验,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学校发展必须走企业化激励式管理、校园文化、校本学科设置、生本育人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道路。  关键词:职业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特别是对于中等职业学校,不论开设什么专业,都必须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而数学作为主要的文化基础课程,就要从学历培养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要做好这种转变,除了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之外,选用一套能体现这一教育理念的教材也很重要。从2005年开始,我校尝试使用了不同版本的教材,相比之下,我们认为,从2007年开始沿用至今的广东海
摘要: 本文探索了深圳龙岗职业技术学校在培养中职生健康人格中的具体实践,以为中职学校培养中职生的健康人格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职生;健康人格;德育模式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中职教育,然而发展中职教育,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中职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深圳龙岗职业技术学校(下称“龙岗职校”)坚持以“人格健康、技能较强、自主发展的实用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校本特色的
摘要: 本文拟从惠州商业学校会计专业发展的现状出发,介绍该校会计专业的成功经验,同时根据该专业建设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今后会计专业建设和改革的指导思想以及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职;会计    一、惠州商业学校会计专业发展现状  惠州商业学校会计类共有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金融会计与理财等三个专业方向。每个年级有13个班级,三个年级共39个班级,2500多人。其中三年级学生全部外出参加
摘要:为了跟上我国会计实务工作改革和创新的步伐,达到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缩短学生与企业岗位的距离,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中职“会计岗位技能”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为例,阐述如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及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中职;会计;实践与思考  一、引言  随着我国会计实务工作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中职生源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