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时代巧用双币卡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vi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段时间,有关双币卡外币账户使用问题备受关注。据某些媒体报道,人民币不断升值让一些信用卡持卡人“动起了脑筋”:在境内刷美元卡消费,再用人民币购汇还款,以赚取免息期内人民币升值的汇差。并强调此过程“大概有0.5%的利润空间”。
  由于人民币升值与CPI走高等预期持续,这样的报道立刻引发“群起效尤”。在这一资讯广为传播同时,中国银联相关人士再三“提示”,境内刷外币账户需要支付1.5%的货币转换费,“持卡人可能得不偿失”。事实究竟如何?谁对信用卡持卡人产生了误导?
  
  无中生有的“货币转换费”
  
  其实,持卡人即使在境内刷双币卡美元账户,还款时仍须按当时消费的人民币金额支付人民币,并不存在赚取汇差的可能性。
  在业内,这一过程被称为“内卡外抛”或“内卡误抛”,也就是指双币卡持卡人在消费人民币的过程中,本应通过银联系统进行人民币结算,结果错误地“抛”到其他发卡组织进行国际清算,之后又回到发卡银行进行清算。在本质上,“内卡外抛”可能来自于收银员的操作失误或是持卡人的刻意要求。
  “内卡外抛”后,银行均会将该笔交易进行还原。反映在持卡人的对账单上,境内的交易仍然是当时的人民币计价金额。这个过程持卡人不会产生任何损失,也不会产生额外的收益。因此,境内刷双币卡美元账户不存在“赚钱”问题。所谓的“货币转换费”更是无中生有。
  其实,所谓货币转换费是一个由商业银行差别定价、透明的收费项目。目前,国内发行的美元/人民币双币信用卡在非美元国家和地区交易时普遍存在1%~2%的转换费。费率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不同国际组织的收费标准,如VISA一般为1%(其中的0.5%转移至境外商户收单机构),运通与JCB的收费标准则略有不同(如中信运通双币卡为1.5%,光大JCB双币卡为1.2%)。另一方面,货币转换费往往由发卡银行在国际卡组织收费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定价。如浦发银行双币信用卡境外交易货币转换费在发卡银行中收费较高,为2%;而民生银行信用卡曾一度对高端客户进行优惠,白金卡的货币转换费比普卡低0.5%。
  
  境外刷美元确有“理财机会”
  
  与上述内容相反,双币卡持卡人在境外使用美元账户“赚钱”的可能性日益增强,这是由于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和信用卡存在免息期的原因。
  境外使用银联网络和国际组织网络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锁定了交易当天人民币与当地货币的汇率,后者锁定的是交易当天美元与当地货币的汇率。在经历了20-56天的信用卡还款免息期之后,如果还款当日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超过了1%-2%,持卡人就可能因使用双币卡的外币账户而“略有盈利”。2007年人民币升值幅度超过了7%,2008年一季度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超4%。双币卡持卡人境外刷美元已经存在着广泛的“理财机会”。
  举例为证:中国银行VISA双币信用卡持卡人王先生2月4日在香港消费两笔各1万港币,一笔用银联网络支付,按当天汇价(人民币/港币:1/0.923)折合人民币9230元。另一笔刷VISA网络按美元账户支付,按当天港币/美元汇价:1/7.802再加上1.5%的货币兑换费,反映在对账单上是当日消费1300.47美元。3月26日(50天免息期之后),王先生为银联网络支付的消费还款9230元,但因为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王先生那笔美元消费按当日外汇牌价(人民币/美元:1/7.036)只需以人民币9150.11元购汇还款即可。这样,王先生因为使用外币账户而节省了近80元(上述外汇折价均以中国银行公布的当日外汇牌价为准)。
  另外,在一些施行外汇管制的国家,人民币不能直接与当地货币兑换,持卡人即使通过银联网络进行交易也仍然需要经历双重的货币兑换。因此,“境外刷银联省钱”的说法也是片面的。
   随着奥运会临近,中国的银行卡受理市场逐渐成熟,POS收单业务的收益也逐渐成长。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把收单业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加大了市场投入。
   目前出现的国内持卡人刷美元账户——“内卡外抛”等操作性问题,国内商业银行的有关处理流程完全符合国家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藏汇于民”的外汇政策导向。中资银行的内卡收单“大间联”、外卡收单“直联”是其本身业务发展的自主选择,链接方式也绝无违规之虞。广大持卡人应该正确认识双币信用卡的使用要领,在人民币升值的时代巧用双币卡。
  (作者系中国银行银行卡专家,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个人博客:http://niefengboc.blog.sohu.com/)
其他文献
人的一生中可能会发生各种事件,这些事件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理财师和保险销售人员有时候会向客户说明这些重大事件发生的概率,以便引起客户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对这些事件可能导致的财务后果做出反应。  这样,理财顾问就可以描绘一幅从焦虑中解脱出来或至少能够减少焦虑的美好景象。如果理财顾问的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这一部分工作也做得比较到位,那么,客户就很有可能产生购买保险的动机。但是,如果这一工作
期刊
上面,我们跟读者分享了几位民间投资高手的人生经历和投资经验,这些大浪淘沙后提炼出的哲学与感悟或许能对你有所启迪。每个人要走的路是不同的,没有必要照抄照搬,但相对成功的投资人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质,挖掘出这些特质能让你的投资理财生涯少走弯路,也让你在如今的市场低迷期更认真的想一想:何去何从?    特质一:坚持    只要不放弃就无所谓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在投资中,坚持的意思不是“死多头”,不空
期刊
简单来说,保险首先应该是一种“消费”行为——花钱买保障。保险不完全是投资手段,不能用划算不划算来想问题,二要从家庭财产安全的角度来做个配置。    “家财”面临的主要风险    1 雷击:联合国国际十年减灾委员会公布的十大自然灾害中,因雷击所造成的损失占26.6%,远远超过了水灾(2.6%),火灾(8.2%)、失盗(8.9%)所造成的损失总和。  2 暴雨:暴雨所造成的内涝损失,往往会给家庭财产带
期刊
策划/执行 本刊记者 李江南    家庭介绍  星星妈妈:上海某外资公司副总经理,36岁,月薪2万,奖金不定  星星爸爸:上海某工程公司监理,40岁,常出差,月薪3万,奖金不定  星 星:4岁,幼儿园    做父母的,对孩子智商的关注,以中国父母最热切了,从胎教、早教,到各种才艺培训,帮助开发孩子的智商,尽管45分钟的课程要花两三百元,但在中国许多大城市也很受白领父母的青睐。  情商,现在年轻的爸
期刊
一个财年结束后,百度2007年全年收入2.39亿美元,增长123%,其中互联网在线市场营收达到7810万美元,根据数据分析,这主要得益于不断增加的客户数量以及户均收入。此外,这家公司的每股收益(2.64美元)也超过了分析师的预期。  处于竞争对手位置的google(谷歌)则“受美国经济低迷影响,股价自去年11月以来下滑了超过40%,股价已低于500美元/股,但仍有分析师给予900美元甚至更高的未来
期刊
如果说“传统中国机会”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大背景下人民币升值、资产升值,带动股票、房地产价格上升从而给投资者带来财富的话,那么当前经济过热隐忧下,股市的大起大落使传统中国机会风险无限而风光有限。此时,一些本土私募冲基金经理已经把“另类中国投资机会”纳入法眼。  另类中国投资机会究竟是什么?又何以低风险高收益?用本土私募对冲基金经理刘宏的话来讲,“另类中国投资机会,其实就是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日趋成熟过程
期刊
富兰克林坦伯顿基金集团执行副总裁Mark Mobius谈投资    作为全世界最富盛名的基金经理之一,马克·默比乌斯最值得称道的经历是他三十多年的新兴市场投资经验——他几乎是最早进入新兴市场开疆拓土的投资人。当被问及什么时候是进入市场的好时机时,这位可爱的光头博士手舞足蹈的讲了一个关于他嫂子的股市。“1993年时,在我的建议之下,当时我的嫂子几乎是在市场最高点买入了基金。后来1997年我再去纽约水
期刊
2005-2007年的三年时间里,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牛市,价格涨幅甚至超过了100倍。然而,在之前的十几年时间里中国当代艺术曲高和寡,精明的西方投资者们率先抢占了这一市场,如今赚的盆满钵满令人眼红。2008年,艺术市场的牛市即将结束,甚至将要重演中国股市从6000点下跌到3000点的一幕。    如今的伍劲生活悠闲:上午一般开着他的奔驰“SLK200”到丽都假日酒店广场旁的星巴克,
期刊
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利普顿,这位已经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了8年的官员在1998年8月13日这一天,在与俄罗斯央行副行长阿列克萨申科经过长达90分钟会谈后的最后几分钟,提出一个要求,希望各自的助手暂时退出会议室。  在只剩下两个人的会议室,利普顿,这位哈佛的哲学博士问了他最后一个问题,“你们还可以维持多久?”  俄罗斯央行副行长回答:“只有3至5天的时间,最多不超过一个星期。”    挺过金融危机  
期刊
认为自己只有高小文化水平的山庄,却从1977年开始就在报纸上刊登文章;不觉得自己在投资上有多么成功。但早在2005年12月就喊出“牛市来了”,并于2007年9月基本清仓。——山庄在向记者讲述自己股市人生的时候,显得非常自然。他认为,股市浓缩了他几十年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要想在这个集中暴露人性的市场上笑到最后,经验是最重要的。而在谈到当前的股市环境时,作为一家投资咨询机构合伙人的他,却提出:任何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