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老爷车”

来源 :上海故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d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这天中午,骄阳似火。“老三修理铺”门可罗雀,老三躺在里屋的藤椅上,吹着电扇,准备午休。忽听到门口有人喊:“师傅,帮我修一下自行车!”
  老三眯缝起眼睛一看,呵!好家伙——一个六十多岁的男人,推着一辆“老爷车”,已经站在门口的车棚底下。这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最常见的一款老式载重自行车,高把手,大轮圈,整车已经锈迹斑斑。
  老三看了一眼自行车,皱起了眉头,再抬眼看看来人,忽然觉得有些面熟,可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见过,就说:“老哥,这车子已成古董,该送博物馆了!怎么?你还想骑着它上路?”
  老人拍拍自行车的坐垫说:“师傅,车子是旧了点,可骨架还是好的。看现在人家刚买的新自行车,轻飘飘的,还没我的老‘凤凰’结实呢。打从老腿摔坏以后,我已经十几年没骑过它了。可我把它擦得干干净净的,一直挂在房梁上保养,现在终于派上大用场喽。”
  老三走上前,一边检查自行车,一边问:“老伯,你的腿伤完全好了?可以骑着自行车上路了?恭喜!恭喜!”
  “哪儿呀?我这腿脚早已经跟自行车拜拜了,这是准备给她骑的——”老人说着,从身后拖出一个身材瘦弱的小姑娘,“我的女儿小凤,再过两个月,她就要上初中了,十多里的山路,不通客车,没辆自行车咋行?”
  老三这才注意到,在老人的身后,还站着一个面黄肌瘦的小女孩,就对老人说:“你这当爸的也太黑心了,她还那么小,这么高的自行车,你让她怎么骑?现在的路上,汽车、摩托车、电动车你来我往的,多危险!你应该替她买一辆像这样的小巧自行车。”老三一边说,一边把父女俩领到了里屋,指着一辆崭新的粉红色的自行车说,“你看看,这辆车多漂亮?小巧玲珑,像特地给你女儿准备的,价钱也不贵,只要三百九十块钱,如果你诚心想买,我还可以给你打折……”
  老三指着自行车滔滔不绝地介绍着,老人却马上打断了他的话头:“师傅,我没有余钱——不瞒你说,家里是积余了几百块钱,可那是准备给小凤交学费的。”
  老三没好气地说:“你呀,你这个当爹的也太不近人情了!钱哪里不能省?你就忍心让孩子骑这么一辆破自行车去上学?她的安全你能放心?你不脸红?!”
  老人被老三说得低下了头,红着脸,老半天没有吭声。
  这时候,旁边的小凤打破了沉默:“叔叔,你就替我修修吧!我能骑的。车修好了,我会天天在门口的晒谷场上练习,等到开学,我肯定可以学会骑自行车的!”
  听了小凤的帮腔,老三觉得卖车无望,便怏怏地来到“凤凰”跟前,拿起工具,很不情愿地忙碌起来。
  炎炎烈日无情地炙烤着铁皮盖着的车棚,老三像被闷在蒸笼里,没一会,汗水就湿透了衣裳。那锈死的螺丝,仿佛也在跟老三作对,虽然喷了除锈剂、添了润滑油,仍然不肯出来。
  老三上上下下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才把“凤凰”能修的修了,该换的零件,货架上找不到新的,就到收藏在储物间的几辆老爷车上,拆卸下配套的零件换上。
  老三修完自行车,招招手,把小凤叫到跟前,让她骑上自行车试试。
  小凤走到自行车跟前,老三才发现,小凤的个子只比自行车略高一头。老三一手扶着自行车衣架,一手扶小凤试着上车,小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屁股也没能坐上坐垫。老三只好把坐垫调到最低的位置,让小凤先坐上去,结果发现,小凤的脚才刚刚够着脚蹬,根本踩不转链轮……
  “老伯,这自行车实在太高大,小姑娘够不着,你还是买辆新的吧?‘小人居大厅’,路上不安全的!你要是钱不够,我可以先把新车借给你……”
  “不行!不行!我不想欠别人人情——以前,村干部要给我办低保,希望工程也多次上门要给我救助,我都不要——我才六十七岁,我身体健着呢!我可以干活,还能种菜种粮,完全可以养活女儿,供她上学,我不需要别人可怜!人穷志不穷,做人得有骨气!”
  老三听到“人穷志不穷”,心里一惊,感觉这话好耳熟,忍不住又多看老人两眼。他终于想起来,老人就是窑村的那个犟老头!
  原来,老人年轻的时候迷上了自行车,那年夏收刚结束,父亲让他推了一车稻谷去粮站交“定购任务”,他却把稻谷当余粮卖了,拿钱到供销社买了一辆凤凰自行车。父亲气的不行,看见他骑车就打就骂,于是,他骑着自行车逃到城里打工去了。后来,他骑自行车上工被一辆大货车撞飞,司机逃之夭夭。他被好心人送进医院,由于受伤耽搁的时间太久,断了的左腿已经不能复原,被截了肢。他口袋里没有一分钱,医院为他发起了爱心捐款,替他安上了假肢。他怕回窑村被人叫作瘸子,就一直留在城里捡垃圾,靠着拾荒度日。
  十三年前的一个冬夜,他听到垃圾桶旁边有婴儿的啼哭声,于是,他捡到了女孩。光棍中年得女,高兴得不得了,想起家里最值钱的物件只有那辆凤凰自行车,他就给女孩取名小凤。靠着捡垃圾换来的钱,买来奶粉,精心喂养。小凤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可城里没有一所学校肯收留这个没有户口的“黑人”。无奈之下,他只得带着小凤回到老家,让小凤上了村里的小学,自己拖着残腿种着一亩多责任田,生活艰难。
  老三是一位有爱心的个体户,私底下曾资助过好几位西部地区的贫苦学生。那年,他随县里的一群爱心人士一起,到当地乡村访贫问苦。在窑村,老三听村干部说起老人的遭遇后,当即拿出一千元钱,资助这对父女。没想到,老人坚决不肯收下,怎么劝都没用,口口声声说,他不需要别人可怜,人穷志不穷,做人得有骨气!还对带队的村干部大发雷霆,说坏了他的名声……
  老人看老三突然愣住,就一边摸着口袋,一邊提高声调说:“车高一点没关系,我家小凤是个小大人了,她手巧得很哩!烧菜做饭洗衣服,样样都会,学骑自行车,肯定也是小菜一碟,多练几天,她就能骑着上路的——师傅,修理费多少?”
  老三听后,脸一沉:“换闸皮,补胎,调链……哦,零头算了,给我一百块钱吧!”
  “什么?一百块?!”老人听后,瞪大眼睛,“师傅,你是不是算错了?”   “不会的,老哥!你都看到了的,你的‘老爷车’很特别,配件都难找到了,我是从我的古董车上拆下来给你装上的,价格肯定会贵一点。你看看,我在太阳底下忙碌了一个多小时,汗水都流了一斤多,要在往日,换是别人,给我两百块钱我都不干!”老三说着,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扭过头,气咻咻地回到里屋,端起茶杯,“咕咚”“咕咚”,顾自喝起水来。
  老人连忙追着老三进了里屋,赔着笑脸说:“师傅,我现在口袋里只有五十块钱,你看看,能不能便宜点……”
  没等老人把话说完,老三说:“不行!我是个修车的,赚的也是辛苦钱,要是大家都像你,我一家人喝西北风?现在,我给你两个选择,要么把你的旧车折价给我,换辆新车,钱不够,余款先记下,什么时候家里有钱了,什么时候还我;要么,现在就掏出一百块钱给我,把你的‘老爷车’拖走!少一分钱不行!你快点拿主意,不然的话,我就打电话叫警察了!
  老人听说要叫警察,低下头,默默地走到门外,一手捏着五十块钱,一手抚摸着自行车,沉默着,脸色难看。
  老三看到老人还是没有表态的样子,就在里屋掏出手机,不知道给谁打了电话,说了很久。
  老三与老人的争吵声,引来了不少过往的路人与乡亲邻里,人们指指点点,交头接耳,大家都觉得纳闷:老三今天是怎么了?是不是中午老酒喝多了?平日里,老三一向豪爽大方,乐于助人,左邻右舍从来没有见过他为修理费的事,跟人家响过喉咙,红过脸。
  正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一辆闪着警灯的银灰色小车快速朝着“老三修理铺”驶来。围观的群众见状,纷纷避让。
  警车快速开近了修理铺,只听得“啪”的一声脆响,警车碰翻了停放在门口的那辆刚刚修好了的“老爷车”,一只汽车轮胎不偏不倚从车身上碾过,“老爷车”瞬间成了一堆废铁疙瘩。
  这下,边上看热闹的人乐了:呵呵,两个人因为自行车修理费起纠纷,警察同志来解决问题,警车却把自行车轧了!
  警察下了车,问是谁打了报警电话,因为何事?
  老三连忙答应着从屋里出来,讲述了自己报警缘由。
  警察听后,看到被压在车底的自行车,挠挠头,然后哈哈大笑。警察随后与老三一起走进里屋。
  不一会,警察与老三笑逐颜开地走了出来。只见警察同志从口袋里掏出四百块钱,交到老三手中,然后回头对老人说:“大伯,你们两个人的事,我看就这样解决吧!首先,我向你道歉!请你原谅,因为我的过错,把你的自行车压坏了。刚才,我已经跟老板说好,你的自行车修理费免了,我赔你一辆新车——钱我已经付给老板,你们俩的事就算两清了。”
  老人还没有完全回过神来,那边的老三,已经把那辆崭新的粉红色的自行车,拖到老人面前,交到小凤手上,随后,父女俩推着新车离开了“老三修理铺”。
  看到修车纠纷圆满解决,圍观的人渐渐散去。老三这才把警察拉进屋里,拍着他的肩膀说:“儿子,还是你的办法妙!”
  原来,当老三知道,老人修车是给他的养女骑着上学时,觉得很不安全,就想帮帮小姑娘。结果老人还是跟以前一样犟,说什么也不肯接受,仍口口声声说“人穷志不穷,做人得有骨气”。于是,老三想起用高收费来为难他,逼他知难而退。没想到,老人还是油盐不进。老三没辙,这才想到刚刚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派出所当了所长的儿子,请他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儿子被父亲的执着感染,于是,合演了这段“戏假情真”的短剧……
  (插图/张恩卫)
其他文献
宝盛隆钱庄生意一直不温不火,李大东家为此很是发愁,可又无计可施。这天在后院拿过账本一瞧,眉头不禁皱了起来,因为储户流失严重,账面开始出现亏损,照这样下去关门只怕是迟早的事。  正头疼,忽听到前面柜台上有喧哗声,这是怎么回事?李大东家忙走出来查看,只见柜台外有一个大婶,正坐地大哭,几个伙计怎么安慰都没用,店堂内外一时挤满了看热闹的人。  李大东家一问之下才明白发生了什么。原来这位大婶的男人前两天死了
你曾经听过哪些自带科普属性的歌曲?  看完感觉当年学习不必那么费力的,只需要听歌就行了呢!  东汉末年分三国,战火连天不休。  ……  曹操不啰嗦,一心要拿荆州。  ——林俊杰《三国》  林俊杰可以说是历史界的佼佼者了  轻松帮你记住两汉历史,考试满分不是梦  古巴比倫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周杰伦《爱在西元前》  当年因为周杰伦  我记住
【摘要】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写作的过程性指导,写作过程通常分为pre-wrting activity, while-writing activity和post-writing activity 三个阶段。Pre-wrting activity:1.creating a motivation to write 完成一份问卷调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2.Brainstorming和mappin
[摘要] 目的 探讨胆道再手术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 1月~2006年 12月期间收治的79例胆道再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道再手术病因复杂,以肝胆管结石复发和结石残留居多(65.8%),其次为Oddi括约肌狭窄(13.9%),其他20.3%。经治疗痊愈76例,死亡3例,治愈率96.2%。结论 根据发病原因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减少残余结石,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是减少胆道再手
[摘要] 结核性胸膜炎(TP)是引起渗出性胸腔积液最常见的病因。胸液微生物检查常常阴性。胸膜活检和胸腔镜检查的临床应用因其侵入性而受到限制。通过不懈努力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无需侵入性操作就可有助诊断的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本文就结核性胸膜积液(TPE)的特征进行讨论,以助诊断,重点介绍特异性生物标记试验,包括ADA、干扰素及其他新的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胸膜炎;结核性;试验检测;进
[摘要] 目的 探讨12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经验,以提高LC的成功率,减少LC的并发症。方法 总结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中转开腹8例,胆管损伤2例,胆总管横断伤1例。结论 严格地掌握LC的适应证,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术中谨慎操作,及时中转开腹是有效减少LC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中图分类号] R657.4[中图分类号] A[文章编号]
“十一”黄金周前夕,在城里工作两年没回家的赵林给老爸老赵打电话,说这个假期要领几个朋友来农村玩。  这个电话分明就是命令,既让老赵兴奋又让他们为难。为啥这么说?儿子平时难得回来一次,两口子就这么一个儿子,能不想吗?但这个季节又是农忙的日子,得抢收抢种,家里自留地连承包地五亩多,哪有时间照顧他们。  思忖间,儿子就回来了,果真还领来了三个朋友。老赵媳妇早把房间给收拾好了,每张床上全部换了新床单新棉被
[摘要] 目的 探讨矩形Luque棒治疗胸腰段骨折并截瘫。方法 根据术前测得病椎及上下各2个椎体长度,将Luque棒按脊椎生理弧度预弯消毒备用。结果本组病例无神经加重损伤,无死亡。术后X片复查31例中完全复位24例,大部分复位3例,部分复位4例,按Frankel等的标准分五级,术前神经功能A级13例,B级14例;术后A级7例,因脊髓完全离断功能始终未能恢复,B级3例,C级1例,D级2例。结论矩形L
准确  1949年春,解放战争的形势已十分明朗。  上海,中共地下党接到内线密报,军统N城站特务从金库提走三箱黄金欲运往台湾。至于这些黄金被提出后,放在何处,何时运走,密报上没说。地下党派出多名侦查员,将侦查到的信息汇总后,得出了这样的判断:被提出的黄金,藏在白龙庙、朱雀门、南塘口这三个地方其中的一处。當时,上海还未解放,单凭地下党及地方游击队的实力,很难对这三个地方同时下手,若先打其一,又怕不是
[摘要] 目的 探讨维持控制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透析指标的影响。 方法 将80例拟接受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维持控制理论;干预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透析指标、生活质量、抑郁、抑郁情绪进行比较。 结果 干预后1个月实验组尿素降低率、尿素清除指数显著降低,血细胞压积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