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通背拳的技术体系

来源 :搏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yzhang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洪洞通背拳不但广泛分布在山西省洪洞县以及临近的霍县、汾西、灵石、临汾、浮山、侯马、运城等地区,而且在天津、陕西、河南、内蒙古、河北、巴西等地亦有流传。发展至今,洪洞通背拳已经成为一含“风格独特”、“自成体系”、“拳理明晰”、“源流有序”的拳种。
  一、基本功法
  功法是为了掌握和提高攻防技术的演练和运用效果,诱发武技所需的人体潜能,围绕提高身体某素质或锻炼某种特殊技能的专门练习。洪洞通背拳十分重视功法的训练,并将“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奉为圭果。其练功方法主要有:
  (一)打沙袋:用帆布做成长五尺,宽一尺五寸的袋,内装沙,吊在房梁上,用踢、推、扛顶、打等法练习。
  (二)抓铁球:练习鹰抓之力。
  (三)插沙子:用一小缸,内中放沙或豆类,用掌指直插,练习指功。
  (四)扔沙袋:用帆布做成一尺见方的小袋,内装沙,两人扔接,或一人抛接。
  (五)打麻纸:将麻纸一叠钉在墙上,站马步,双拳轮流击打。
  (六)铁沙掌:用药水洗手,然后拍打铁沙袋。
  (七)五爪功:该功法的主要目的是练习指力,其具体方法主要有以手指触地,两臂撑起,然后把身体腾空和以指触地,做铁牛耕地式两种练法。
  (八)桩功:有虚步桩、浑圆桩、金鸡独立桩等功法。另外,洪洞通背拳的“九排子”亦可在定势时练习桩功,是为活桩法。
  (九)八段锦:该功法由田源师所传授,有坐式和立式两种练法。其中,坐式八段锦又称“文八段”;立式八段锦,又称“武八段”。两套八段锦,文武结合,具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二、徒手套路
  徒手套路是洪洞通背拳的主体部分,徒手套路分为母拳套路和子拳套路。其中,母拳套路包括九排子(一百单八势);而子拳则套路众多,计有四名手、推胸掌、二十四势、奇拳密招、进步套、罗汉掌、引手得手缠、手法入门、金刚(精杆、精骨)、串子莲、铁反杆(踢幡竿)、小鬼扯状等。
  三、器械套路
  “器械是手臂的延长”,器械套路是徒手套路的有机补充,一般待徒手套路练习精熟后,再进行必要的器械套路练习。就洪洞通背拳而言,主要的器械套路有子母鞭杆、五虎棍、鸳鸯斧、金装锏、春秋刀、双剑、南阳刀、大砍刀、刺刀、双戟、双钩、双拐、双刀、连环刀、单剑、五虎刀、白虎鞭、十三枪、六合枪、罗家枪、方天戟等。
  四、对练套路
  对练是中国传统武术展示技巧、进行表演、训练格斗技能的良好方式。洪洞通背拳的对练套路主要有“梅花套”(上下路)、对演四路、白手夺刀、对劈四门刀、对劈弟兄刀、对舞青龙剑等对练套路。
  技击是武术的灵魂,为寻求武术的真谛,洪洞通背拳特别强调在基础功法、徒手套路、器械套路以及对练基础上的攻防用法。为此,洪洞通背拳高度重视单式训练,并希望藉此以达到防身自卫的目的。
其他文献
由文化艺术出版社重点策划和精心编辑的、著名舞蹈学者资华筠的最新舞蹈文论集——《舞思》,近期已在全国出版发行。第一版3000册两个月内已售罄,作为专科性的学术著作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