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来源 :数理化学习·高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nb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高中学生普遍反映化学难学,知识点记不住,考试成绩不理想,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不喜欢学习化学,害怕学习化学,
  
  课堂教学的目标更多的是追求升学率,考取本科的人数,因此教学活动的安排更多的是为考试服务,使得课堂教学富于功利性.课堂教学变成老师讲知识,学生记知识;学生解题、考试,老师则是讲评,考点讲解,考点强化训练,学生重复做着试卷,老师重复讲解.为了追求高分,大搞题海战术,学生的课外时间被大量占用,有些学校甚至严重影响师生的休息.针对现在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要求教师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不断提高.
  
  一、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理念下,构建高效课堂是所有教师应当研究的问题.作为化学教师应改进过去那种“高耗低效”的课堂模式,打造一种全新的高效课堂模式,为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学习,为学生以后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
  1.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是化学学科本身的需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但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和设备等方面的限制,很多需要用实验的方法,手段来实施的化学方法,化学原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以实现,这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研究课堂教学与化学学科本身之间的联系,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是学生进入社会必备知识的积累,也是为学生终身发展,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是化学学科本身的需求.
  
  2.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需求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终身学习,高中学生在心理、个性等方面都有了发展,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课堂教学模式,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更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因此,构建高效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需求.
  
  3.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是新课改的需求
  
  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下去,从化学学科来看,它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因此,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是新课改的需求.
  
  二、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措施
  
  1.高效的教学要求细化教学目标,一课一得
  
  新课程标准强调三维目标,既强调传统教学中的知识掌握,也强调学习过程和方法,更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将整个高中阶段的目标作一个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将每一个知识点,每一种学习方法,每一种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到具体的每节课堂中,这样目标就细化了,就具有针对性了.例如在化学实验中讲到尾气处理问题时,可以从防止污染大气,减少环境污染和充分利用原料,节约能源的角度去和学生讨论,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节约能源的意识.
  
  2.高效的教学是师生良性互动的过程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是主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一节课是否高效都应以学生最终是否能接受,是否和教师形成良性的互动为准,因此教师表演得再好,花样再多,如果学生都成了看客,旁观者,学生最终也将是一无所获.所以要把高效教学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参与,充分动脑、动手、动口,才能使课堂真正动起来,达到高效的目的.郭思乐说:“学生不只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资源,依靠学生的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天性,释放学生能量.”高效的课堂教学过程必须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生产、创造”知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地独立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
  
  3.高效的教学是情感交流活动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果将“情感”投入化学课堂教学的运作,愉快主动,高效的学习景象便在眼前了,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系统是复杂、微妙的双边活动,是特殊人际关系.在实际教学中互相结合,互相激发,互相补充和发展,才能最终达到高效,试想如果一方感情受压抑时,在情感上就会不合拍,那么教学活动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达不到理想的高效效果.学生回答问题,不论正确与否,作为教师都要肯定他们的参与,都要给予鼓励,投以赞许的目光,让学生回答问题成为快乐而不是负担.用真情来和学生做朋友,用教师的真情去感动学生,去鼓舞学生,去激励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快乐学习、主动学习.
  
  4.高效的教学是培养人的活动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简单传授学生化学知识,不再让学生成为只会考试的工具,它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因此对于高效教学活动而言,必须充分挖掘教学活动的人文关怀与生活价值的意义,使教学活动回归在培养“人”的角度,去塑造人,去为学生进入社会以后的发展服务,实现从培养“知识人”转变为培养“能力人”.
  5.高效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实质就是对学生学习细节的要求.学生在学完一个化学原理之后,是否能有自己的思考,是否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一个化学实验做完以后,学生是否有收获,是否有不是之处,是否有为自己的创意.这些学习细节的培养有时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细节,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高效的目的.
  总之,
  高效课堂教学实质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使教学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形成,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其他文献
锌是植物和人类必需的矿质元素,有关锌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硅通常被认为是植物的“有益元素”,近年来有关高等植物对硅的吸收、转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每年秸秆
针对目前农田土壤养分不断积累、肥力逐渐增加,氮、磷、钾肥的增产效应逐渐降低的问题,本文采用宏观的土壤养分测试和微观的产量效应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1.河北省
谈高考数学复习策略  朱 萍  高考是我国教育界中的一种选拔人才考试方式,考试的范围仅限制于高中数学所学习的所有知识点和重点内容,高中数学是一门非常考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因此,诸多学生都对该门课程有着一定的担忧,在高考之前,对高中数学开展合理且有效的复习,是学生高考取得好成绩的一个关键点.因此,文章将高考时的数学复习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主要的复习方式进行阐述,并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对有效的复
高三的复习就要与高考接轨,在充分了解高考要求,把握高考动向的基础上,展开高三的复习工作,就会做到有的放矢.  从这几年高考试卷结构来看选择题减少了,更加注重对概念规律的理解程度考查,主观题权重增多了,这成了考察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命题内容也行联系世界和综合方向倾斜,新题增多、阅读量加大,而且出现了开放型题.这些给高三复习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三的复习就要与高考接轨,在充分了解高考要求,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运用乙炔抑制法、气相色谱法、靓酚蓝比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1]等方法,研究了我国常用的除草剂草品种甘膦和丁草胺,杀虫剂品种吡虫啉和毒死蜱对尿素氮在菜
人教版必修一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二课时)      本教学设计利用生活中氯气泄漏的危害和处理方法的视频为切入点,着重探究氯气与碱的反应原理,重在从化合价的角度挖掘氯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而后根据性质解决生活中与氯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知道有关氯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价值及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使学生的思维不局限在教材上,体现化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学科特点.      学情、教法及内容分析:学
新课程强调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更强调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本文依据这个基本观点,从问题的提出、基本模型、含义以及意义、需要注意的问题、具体的案例分析等诸多环节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探讨.力求从整体上阐述合作学习模式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
高中是培养和巩固化学知识的重要阶段,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处于该阶段的学生往往每日都要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同时,单一且仅以考试成绩决定教学成果的教学方式使他们逐渐丧失对化学的兴趣,并对直授式教学法产生依赖性,不愿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导致思维能力钝化,只能采用机械化的方式记忆学习,对于实际问题却束手无策,这些问题不仅使得教学目的难以实现,也与新课改“与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存在
反思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活动,也是一种品质,其实质是审视、分析当前认识,即对认识的深化.学生的反思能力,即为主体对所认识的事物与问题、行为认识与自我意识、理解与实践之间的批判性、探索性思考的一种能力.就化学科目来说,知识繁杂、理论深奥、现象多变,若要领悟其本质,学习时必须深入反思.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一、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意义    1.由素质教育基本要求
通过对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研究分析,总的命题趋势是:基本架构保持相对稳定,更加关注江苏纲领性文本(《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在注重传承基础上求发展,进一步体现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的特征,进一步体现化学科(江苏卷)的“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特色.这引导我们在2014年的复习备考复习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研究《考试说明》,掌握复习备考的依据    《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