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美术绘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分析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xi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美术绘画的教学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坚持把综合素质教育作为中心环节,将人文素质培育理念落实到各个环节,更好地实施“育人育德”,继而打开高校教育的新局面。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要全方位加强和改进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强调将综合素质教育内容和模式贯穿于学生的各个阶段中,因此,高校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借助于综合素质培养活动,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美术    绘画    综合素质
  一、互联网背景下绘画专业的教学现状
  1.1绘画教学资源有待提高
  教师既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教学指导工作的负责人,教师的能力水平深深影响着班级学生的个体发展,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专业水平,才更利于学生知识的有效学习,创新思维的充分活跃。调查发现,高校美术绘画课程的专业教师数量并不多,部分教师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着学生进行盲目性的绘画练习,课堂缺乏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学互动形式化,师生矛盾越来越多,很多学生因此衍生出严重的抵触情绪,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明显下降,主动探究与实践的信心不足。
  1.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缺乏维护
  在大学绘画专业的教学中,学生对于绘画的了解不充分,导致对绘画的专业内涵缺乏认知,面对教学课程的设计学生缺乏一定的積极性。教师如果不能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关系会发生变化。绘画教师区别于其他老师,绘画教师可以在生活中,情感中与学生建立联系,和学生成为朋友,便于今后更好创新教学模式。部分绘画教师缺乏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意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存在高低之分,由此抑制了综合素养的培养。
  1.3资源分配问题
  学生基数较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这是当前教育教学活动发展过程中最为常见、最为棘手的发展问题。在全新的教学要求下,“一个教室,一位教师,数十位学生”的教学模式正在显现出新的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无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出对应的学习方案,学生主动回应教学知识的积极性较差。部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会结合教学知识向学生导入不同的资源,但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存在差异,在这一“甩手掌柜”的教学理念下,从表面上看,教师为每个学生都分配了一致的、平等的教学资源,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公平”,但结合最终的教育结果来看,学生对不同教学知识的理解存在差异,对客观概念的解读不够全面,分配给学生的教学资源不一定能够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大量实质性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公平”无法落实到实处,学生很难利用教师给出的教育资源实现长足发展。
  1.4短板问题
  当前的教学活动中依旧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短板问题:教师对学生缺乏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教学质量差等,多种教学问题横亘在教学道路上,严重限制了教学活动的未来发展。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尝试利用信息化技术改变教学方法,对教学活动发起系统性、针对性的修正,在改进自身的教育短板的同时,以“教育公平”为建设理念,培养自身的公平意识。
  1.5融合度缺乏
  在高校美术绘画专业的课堂教学中,理论教学所占比重过大,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综合实践,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所学知识的“学以致用”。理论教学过程枯燥乏味,趋于应付的实践教学毫无意义,更容易造成优秀人才的流失,制约所有学生的专业化发展。
  另外,高校美术绘画课程仅对理论知识进行了考核,对于学生实践能力水平的考核不够精准,无法结合学生特点、兴趣爱好,科学设置实践内容,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度融合。大多数学生不会独立思考,无法突破自我,综合素质及能力发展因此变得阻力重重。
  二、高校绘画专业综合素质培养的措施
  2.1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互联网快速发展,为教学资源的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新的教育技术日渐成熟,多媒体技术、远程教育手段等,在美术绘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颇高,充分发挥辅助功能,有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还能妥善解决互动形式化、授课表面化的问题,一举数得。教师利用互联网平台,指导学生们浏览优质资源,开阔视野范围,成功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进行情境创设,及时引入趣味元素,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们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从而积累下丰富的知识经验,远比一味地灌输指导好得多。创新教育背景下,实现互联网、信息技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势在必行,不断开阔高校学生的知识视野,对于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及主体优势的不断提升而言大有助益。比如,通过超星教育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教育的相结合,创设情境后分享优质的教学资源,成功打造智慧课堂,让绘画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打开他们的智慧之门,助力他们的个体发展。
  智慧课堂的有效实施,应该包括三部分内容,具体而言:一是课前教学,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了解绘画专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是课中教学,需要引发学生小组交流,进行绘画专业知识的深入讲解,方便学生们共同进步;三是课后教学,需要启发学生总结知识、巩固反思、自我评价,通过改进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升主体优势,争取在个性化发展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2.2坚持以学生为主导
  科学应用5G技术,通过播放动画视频,直观展示各类图片,实现教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学生们的学习探究有了无限可能,必然获取到非同一般的认知体验。创设情境时,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不要过分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如何,而要关注如何让学生发现身边的绘画专业,对绘画专业产生更深层次的了解。另外,通过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对综合素质提出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对知识内涵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深入了解,促进学生绘画专业的培养。通过互联网平台扩大教育教学范围,收集整理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应锻炼学生自助查询、信息检索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的意识。通过优化专业知识的教学设计,进行趣味元素、创意元素的全面渗透,有的放矢,加强指导,更容易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化培养。   2.3课堂实践
  课堂实践作为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发问题、运用知识、感悟理解的重要过程,高校美术绘画专业的教师必须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应该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妨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大力推进“产学融合”“泛艺术化”的协同教育,通过构建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探索多层次、新形态的以学生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实践体系。在课堂实践的建设中,需要在平台中融入艺术建设,提供更多的艺术技术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绘画资料,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的实践。
  建设设计类课程、美学欣赏类课程等网络在线自修课程学习及其练习训练和考试评价。课堂实践必须减少理论教学的时间,有效实施提问教学法,进行师生有效互动以及生生的高效合作,让学生对社会中的爱国现象以及正能量事件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从不同的层面来分析社会事件。
  2.4营造气氛,调动情感
  高校绘画专业教学创新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绘画专业学习的兴趣,加高校生绘画专业课堂的参与度以及活跃度,提高了高校绘画专业课堂教學的时效性。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教师在绘画专业课堂中给定学生一个特定的场景,营造出良好的气氛,使得学生能够将自己融入到这个氛围中,让学生了解绘画技巧的掌握。
  绘画教学到底应该怎样教,教多少,始终是绘画专业教师备课中需要首要考虑的内容,而具体如何讲解,则需要将课程标准和考试作为依据,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其教学内容不能超出学生理解范围以外。
  2.5创新创业模式建立
  商业意识是企业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也是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有强烈创业愿望和创业意识的人才能向前迈进,勇敢地克服创业道路上的困难。创新和创业的意识建立的目的是保证在今后的创业中,可以具有创新意识。在社会经济中,只有脱颖而出才会占据一定的地位,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国家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可以有一个良好的思维模式,可以在今后踏入社会后有一种自己的方式。
  2.6创新文化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化氛围的创建很难一蹴而就,不妨组织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且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对传统体育与美术绘画结合的了解。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体育竞赛,通过竞赛实践让学生参与到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中,去体会别样的文化融合,产生终身发展的意识。比如,高校美术绘画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强调以全校师生为主体,通过丰富文化建设的形式,及时补充文化建设的内容,方便高校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深刻的理解记忆,更加期待其他形式的文化融合。在武术的教学中,可以在其中融入多种文化精神,向学生宣讲文化建设项目,引导学生进行武术的锻炼。
  近几年,部分学校将传统工艺引入到传统文化与美术绘画结合建设中,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时间,而且将文化与美术绘画结合建设和文化进行有效整合,借助最明显的明星效应,让学生主动去接受健康、积极的生活。
  三、结语
  在绘画专业教学中,教师教授的知识要密切联系生活,通过生活与信息技术的紧密关系,帮助学生渗透学习中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主动性,帮助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绘画专业的教学场景设立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老师要发挥其自身给学生传递知识的桥梁作用,帮助学生掌握课堂上知识,从而联系生活中的场景,起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充分利用大脑,增强学生的绘画专业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强化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不断发挥自身的价值。
  参  考  文  献
  [1]孙海佳.高校美术绘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探索[J].艺术科技.2019(7)
  [2]曹丹.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的学科性认识[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7(04)
  [3]陈水泉.绍兴市职教中心美术绘画专业[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6(07)
  [4]冯瑞霞.应用型本科院校绘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6(04)
  [5]李艳青.绘画专业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变革[J].现代装饰(理论).2015(07)
  [6]顾家伟.以就业为导向做好本科院校绘画专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J].现代职业教育.2019(01)
其他文献
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逐步加强的大背景下,国际交流日益加强,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英语需求呈现多元化、专业化的趋势.英语课程的设置应该以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
【摘要】 本文简单阐述了“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现状,同时,重点说明了重新界定博物馆的教育服务、建设以兴趣为主的教育模式、互联网技术开发受众研究机制、博物馆教育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等相关对策。  【关键词】 互联网+ 博物馆 教育模式  引言:  将博物馆教育与互联网模式合理的融合,不仅可以提升博物馆教育的魅力,还可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在进行博物馆教育宣传工作时,需将网络平台的优势发挥出来,促
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在中职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也变得越发的普遍,语文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变得越发的密不可分,“互联网+”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
现如今,教育事业要想得以发展均需要做好教学创新,相较于其他教学方式而言,基于“互联网+”的初中英语课堂重构,能够为学生打造出一个更加高效且生动的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从而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体育体制的概念和我国目前的体育体制状况,指出体育体制对我国体育事业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以及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最
期刊
重庆涪陵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是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江城,素有“巴国故都、乌江门户、榨菜之乡”的美称。涪陵是重庆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和“一圈两翼”的重要节点,扼川
本文通过对近年大学生线上英语自主学习要素的分析,以任务型教学理论为基础,探讨解决线上英语自主学习的可能途径,试图把任务型教学理论应用于线上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与教育结合改变了老师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仅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同时也使得教育的
【摘要】 为了适应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各高校在如何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上,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本文将重点围绕“校企协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对人才培养质量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讨论。  【关键字】 校企协同课堂 实践教学模式  引言  为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对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需要,2016年我国提出“新工科”概念,2017年“复旦共识”、“天大行
自古以来人类海陆相兼的生存环境,决定了我们与浩瀚的大海密不可分。从饭桌上用来调味的海盐,市场里美味的海鱼,到海上航行的万吨巨轮以及海底珍贵的石油矿产等,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各种与之相关联的活动,统称为海洋经济。  回顾海洋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到,世界史上的强国实际上都是海洋经济强国。自新航路开辟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等国家纷纷从发展海洋经济中获取了巨大利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