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校长深入教学管理探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guo1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长的第一重身份:教师。明确自己为师者的身份,看清楚为师者的责任,更好地了解其他教师的想法。校长的第二重身份:管理者。明确自己的管理者身份,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将理论熟练运用于实践。
  关键词小学校长;深入;管理;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7-0034-01
  在小学,学生和家长最经常接触的并不是校长,而是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因此在谈论教学管理时,更多人考虑到的是小学班主任而非管理学校的校长,似乎校长与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没有过多的联系。但事实上,小学校长承担着一整个学校的责任,其行为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为此,小学校长应当认清自己在教学管理中的地位,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以做好 小学教学管理。下面,笔者将对此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希望能带来积极影响。
  一、明确自己在教学管理中的身份
  (一)明确为师者的身份
  教师是校长的第一重身份,只有明确自己为师者的身份,才能清楚为师者的责任,才能更好地了解其他教師的想法。因此,小学校长首先应当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不断地探索,对教学的评判和改进要有明确的概念,由此才能对其他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科学评价。同时,只有当校长展示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后,在进行教学管理时教师们才能心悦诚服。
  (二)明确为管理者的身份
  校园管理者是小学校长的第二重身份,也是校长与其他教师的最大区别。在一所小学,从教师、学生到门卫、保洁人员,再到校园绿化、设备采购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受校长管理,如果把学校比作一个人,那么校长就是人的大脑。小学校长要明确自己的管理者身份,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将理论熟练运用于实践。此外,校长还应当积极组织本校教师参加培训活动,提高本校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打造积极向上的教研氛围。校长还应当主动走进教师群体,与教师们共同进步。
  二、力争上游,提高自身能力水平
  (一)学而不厌,提高素质水平
  此处所提的素质,指的是思想道德素质。小学校长是学校的主要领导者,校长的思想道德素质往往直接影响学校的校风建设、校园文化。为此小学校长们应当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小学校长应当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此外,小学校长还应当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做到学而不厌,精益求精。
  (二)力争上游,提高管理能力
  小学校长既要学习当下先进的管理和教学理论,加强自己的理论基础,还要明确自己的管理内容和方向,将理论知识有效运用于实际生活。尽管身为校长的工作繁重,但小学校长仍应当积极与学校内的人员进行沟通交流,由此才能收集到全面的信息,充分掌握学校的运行情况。小学校长必须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从而促进学校的进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环境。
  (三)独树一帜,提高创新意识
  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坚持改革创新更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为此,当代小学校长必须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由此才能带领学校走向康庄大道,进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陈规最容易束缚人的思维和手脚,小学校长应当树立敢于突破常规的意识,勇于开拓新的方向,为学校谋取更好的未来;同时还要树立大胆探索的信心,不等待、不懈怠,从现实出发为学校寻找新的方向。
  除此之外,校长还应当为学生营造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从而使学校走上改革创新的道路。
  三、走进课堂,深入挖掘
  为深入教学管理,小学校长应当走进课堂、深入课堂,透过课堂进行挖掘探究。
  课堂既是学校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学校的缩影。当观察尺度从学校缩小为课堂,观察者更容易发现其中的问题,找到新的思路进行改善。在进行听课时,校长不需要过多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成果,而应当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为更好地掌握课堂真实情况,校长可以采取随机抽查或突击检查,以了解教师的备课情况、授课形式、学生的学习热情、答题积极性等等,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思考,从而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四、立足实际,完善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因此应当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才能使管理工作的展开有条不紊。为保障学校的良好运行,学校应当围绕后勤、体卫、安保、教学等多方面制度,同时制度的制定要立足实际,适合学校发展,符合当代教育发展趋势。制度是为了学校管理而制定的,因而应该有校长、学校老师以及专业的管理团队进行讨论设计,并且随着学校的发展应当不断对这些制度进行调整和改善。
  正所谓,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为此,在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后,校长必须大力推行管理制度的实施,与教师一起做好带头作用。
  综上所述,小学校长应当明确自己在教学管理中的身份,提高自身素质水平、管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同时积极走进课堂,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从而深化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宁超.用智慧浇灌管理之花——小学校长教学管理的优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187.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犬肠缺血时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CK)及其亚基的变化方式.方法:实验犬分对照组(n=4)和绞窄组(n=5),对照组仅行剖腹术,绞窄组用橡皮圈束扎1/3小肠全长及其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影响因素在大学生体育学习中的影响机制,来探讨成功与失败归因的结构与成因。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成功归因主要有四项因素,失败归因主要有五项因素,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成功与失败归因是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成功与失败归因存在性别差异,正确的评价成功与失败能够促进学生积极的体育学习态度。针对于此,本文提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体育 成败归因 影
为探讨ACE基因缺失多态性在脑血管病发生中的作用,该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ACE基因缺失多态性与ICVD的相关性.对88例ICVD患者和82例与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
摘要: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使者,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本文在阐述教师素质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提出几点培养、提高教师素质的策略。  关键词:教师 素质 提高策略    一、培养教师素质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已成为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教师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传递者和创造者,是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是未来建
刘庆昌教授的《教育知识论》从哲学的角度对教育知识进行了系统地论述,涉及教育知识的种类、形成、价值、应用,以及作为教育知识学科化形式的教育学,回答了教育知识指什么、教育知识如何来、教育知识有何用、教育知识怎么用等教育知识论的基本理论问题;对于人们理解人类教育认识和教育知识具有积极的价值;对于我国教育知识哲学研究的开展具有某种尝试和探索意义。    一、《教育知识论》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教育知识
该文第一部分通过对兔眼PRK术后早期形态学改变的定量研究及前基质内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发现PRK术后早期角膜上皮增厚,基底膜破坏,前基质内成纤维细胞功能活跃及胶原
摘要:现代包装设计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设计门类,设计师们不能只停留在图形创意和电脑设计阶段,其更应注重材质的特性与应用。优秀的现代包装设计应是好的创意、设计与多元化的材质相结合,进而产生良好的视觉与触觉效果的产物。在众多包装材质中纸材质已经成为产品包装的主力军,其在印刷效果、外观造型、绿色环保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因此了解纸材质的特性,对设计师合理、有效地设计产品包装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面对新课程,教师将一切从“新”开始:重新理解教育,重新理解课程,重新认识学生,重新设计教学。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443,TH161 .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