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妈妈陪你长大

来源 :台港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i23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儿馨馨无头苍蝇似的,一下子骑脚踏车出去,一下子窝厨房里,进进出出。“这么忙?”他从电脑前抬头,她到底在干嘛?馨馨说:“我在试煮意大利面。”
  “请男朋友吗?”
  馨馨瞪他一眼。她这个夏天就要上大学了,学期测试完之后,周末家里便常有年轻人出入,但多半是三四个一小群,有男有女,并没有单独带男孩子回来过。会想自己动手做,那一定是有喜欢的对象了吧?
  “爸,你以前煮过的那个意大利面,是不是就是用花枝、培根和番茄当配料?”她扬起手上那包培根:“对吧,有加这个?”
  培根是没错,但是花枝?他笑起来:“不是用花枝啦,是用透抽。”
  “两个不一样吗?”
  “花枝比较胖,肉比较厚,透抽细细长长的,才能切成一个个小圈圈。你从小就喜欢吃小圈圈、小贝壳啊。”他跟进厨房,看看她弄到什么地步了。锅子刷得亮晶晶的,流理台上,有番茄、贝壳面,还有一包还没完全退冰的白色头足纲软体动物,果然是花枝。“同学什么时候来?”
  “明天啦,我只是想先试煮看看……”
  女儿竟然收起刁蛮口气别扭起来,看样子真有喜欢的人了。还试做啊,看来是朝必胜的目标努力呢。她读书从来不需要他操心,课前会自己预习,课后复习就事半功倍,连补习都不必,像她妈妈一样聪明。
  “还缺洋葱、蒜头……”检查一下柜子里的瓶瓶罐罐,橄榄油,有的,百里香、黑胡椒,有的,但这些东西都放一年以上了吧?八成过期了。他建议一起去超市把作料买齐,好吗?
  这不是父女俩第一次上超市,只是馨馨念高中以后功课多,压力大,才比较少跟着他,也可能是她有自己的朋友了。比较小的时候,他去哪都带着她。周末去超市补货,馨馨也跟着去。他买水果、鲜奶,馨馨就拼命搬饼干、饮料。面对那些洋芋片、可乐,有时他会想:如果老婆还在,会准许馨馨把这些东西放进购物车吗?一年一年,他的判断愈来愈模糊……妻子并不是唠唠叨叨的女人,况且是职业妇女,她到底是怎么样带孩子的?
  妻子走的那年,馨馨刚升上小二,别说她对妈妈记忆不深,连他也搞不清楚妻子是一个怎么样的女人,因为……他实在太忙了,根本不太知道她们母女平日是怎么相处的。唯一确定的是,妻很爱女儿,很爱很爱。临终前,她伤心欲绝地对他说:“要先走,让你辛苦了,对不起!对馨馨,我真的好抱歉好抱歉啊,我怎么可以没有陪伴她长大!”
  一转眼,竟然就十年了。等馨馨上了大学,大概更难跟他出门吧。
  馨馨低头从海鲜区拿起一个长条真空包装察看:“透抽耶,难怪我之前看那个花枝就觉得怪怪的。”
  她的长发扎成马尾,一些绒毛般的发丝垂落额前,她已长成比妈妈更漂亮的少女。他想起自己一向并不关心她留什么发型、穿什么衣服,反正大部分时间都是制服。现在看她,才发觉她把自己打理得很好,干干净净的,嗯,那个马尾也绑得很好看……绑马尾大概不是很难吧?主要是,她好像自己就学会了所有女孩子的事务。连发育,都是有一天在超市结账时发觉购物车里有了卫生棉,他才知道女儿初经来了。
  馨馨转过头来,对他露出明丽的笑容。
  ★★★
  馨馨从香料区拿起一罐巴西里碎,问爸爸:“意大利面可以加这个吗?”爸爸说:“虽然没加过,但你不觉得这东西光看名字,就知道放进意大利面里一定没问题?”嗯,她把那罐巴西里放进小推车。
  爸问她意大利面是要做给男朋友吃吗?也对,也不对。
  从初三年起,她跟若枫、阿>中、邓子四个人一起上图书馆冲基测,四个人全部考上第一志愿;高中三年来,他们一起念书K段考,校庆时一起回母校,到最近一起>中学期测试、弄申请资料。他们讲好了,等面试、笔试完,四个人就要痛痛快快地去环岛,回来再接受放榜的审判。他们互相勉励,一鼓作气,只要能在第一阶段选择喜欢的校系,放榜出来,有什么念什么,不要参加指考,要开始他们的新生活,他们有好多事想做啊!
  可是环岛回来,有些什么不一样了。
  她是喜欢阿冲的,从小学就有感觉了。小二那年,妈妈过世的时候,她请完丧假回到学校,知道同学们都在偷偷地看她,她不想在大家面前哭,也不应该随便笑,一整天紧抿着嘴,心里好气妈妈,又想到媽妈开刀的时候一定很痛,每当眼泪想要跑出来,就捏紧拳头,很奇怪,那样就会忍住了。可是写字的时候,手掌打开来,手心里全是汗,她愣愣地看着手:没有哭出来的眼泪,跑到手心里面了吗?
  坐她旁边的阿冲从书包里拿出一包面纸,撕开给她。她一接过来,眼泪就哗哗哗流了出来,眼泪的水龙头忽然怎么关也关不起来。阿冲站起来把她遮住,不让大家看她掉眼泪,她一边抽面纸,一边咽下快要发出来的哽咽声……后来呢?好像爸爸就来接她,她也不太记得了。只记得从此阿冲就变成她最要好的朋友,她觉得他们会是一辈子的朋友。
  若枫、邓子是上中学才认识的。他们四个同班,邓子本来功课有点烂,但是很聪明吧,跟他们三个人一起念书之后忽然突飞猛进,基测反而是四个人里考得最好的。
  环岛时,他们四个人,两两之间,都有种难以言说的张力。坐在回台北的夜车上,阿冲、若枫都睡着了,她跟邓子聊了很多,好像可以彻夜不睡一直聊下去……阿冲、若枫陆续醒来,四个人就像掉进稠稠的胶水里,喔,馨馨的脑子也变成浓稠的胶水了。
  下火车后,他们跑去初中母校附近的一家西餐厅吃早餐。若枫是第一个从胶水里拔出来的,她聊起他们家的早餐,她妈妈最重视早餐了,有时候中式,有时候西式,会打豆浆,会煎汉堡,若没吃就出门,她会披头散发追出来。“我妈乱烦的!”
  阿冲忽然打断她:“别一直讲你妈啦。”另外三人抬头看他,全部又掉进胶水里了。
  馨馨知道阿冲是怕她难过,其实她并不自怜。有一段时间,网路上流行一篇文章,说爸爸带出来的孩子更聪明,洋洋洒洒列了九大理由,比如爸爸的知识面相对较广,爸爸比较不容易溺爱孩子,爸爸能让孩子情绪稳定、更独立,爸爸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冒险和探索精神,爸爸更能够帮孩子养成爱运动的习惯等等。有同学传了给她,大概是肯定她果然是“爸爸带出来”的“更聪明”的小孩。   她轻易就接受了这种说法,只是觉得自己好像应该多运动,以符合、强化这种论点。这种说法使她安心,她不必因为没有妈妈陪伴长大而遗憾,她身心都很健康。
  那时候她不知道,有一天,自己会走进这样的迷雾之中:事事护着她的阿冲,有时饶有兴味地看着她和邓子,哪一个才是爱情?或者都不是?若枫忽然变得不是太沉默就是太亢奋,是不是也在这两个男生之间困惑?而她的心呢?她的心呢?
  从妈妈过世以来,第一次,她第一次在心里呐喊:如果你在,妈妈,你会告诉我答案吗?
  没有妈妈,还是会跨过这些事情吧?他们四个人已经变得尴尬而有点陌生了。下个星期,各大学的入学申请就会陆续放榜了,他们将北中南各分东西也说不定。她不要失去这三个好朋友!她突发奇想,想要亲手做一餐请他们品尝。
  她是爸爸带大的孩子,也可以做出像模像样的意大利面,她从来不因为没有妈妈而自卑,也不要他们这样看待她,更不需要对她小心翼翼。爸爸以前做过好好吃的意大利面喔,虽然只做过几次而已,都是她生日、爸爸不加班的时候,且只有那么一招,就是番茄培根透抽貝壳面!
  父女两人同时在厨房里,厨房就挤爆了。奇怪,她也看过若枫和她妈妈在厨房里的画面,却不会有这种感觉。
  爸爸教她,把小番茄切成两半,他示范的时候还“噗”地喷汁到自己脸上。然后撒一点点盐和百里香叶腌起来。再把蒜头、洋葱、培根切碎,透抽切成一截截小圆圈。
  “开始表演啰!”
  爸爸在锅里倒一点点橄榄油,先把培根的油逼出来,小火炒蒜头、洋葱、培根末,炒得香气扑鼻时火转大,放进透抽。半透明的透抽,很快变成了乳白色。“重点来了!这瓶白酒,你闻闻看。”
  “好香!”
  “香吧?同事送的,开来给你煮面,奢侈吧?”
  爸爸倒进白酒时那义薄云天的表情把她逗笑了。
  “煮一下,等酒精挥发了,把透抽先挑出来,才不会煮老。”
  爸爸挑透抽,然后放番茄,一下子加水,一下子加盐、加黑胡椒……她在旁边拿着记事本,一道一道记下来。
  “等一下,你刚刚是放多少白酒?”
  “就这小杯子半杯或一杯。”
  “半杯跟一杯差一倍耶,爸!还有,后来是加多少盐?”
  “随便啊。”
  爸爸做菜,并没有比较科学嘛!
  贝壳面进锅了,爸爸盖上锅盖:“你看看这个包装上写着面要煮几分钟?我老花了看不见。”
  原来爸爸老花了,她吃了一惊,爸爸看起来一点都不老。“10分钟。”
  爸爸拿出计时器,快速按了10下。动作真熟练,不知道的人会以为他非常会做菜。她觉得骄傲起来。
  “爸,我是想煮给我最要好的朋友吃;也想告诉他们,只有爸爸陪伴长大的女生,会念书,也会做饭……”
  爸爸愣了一下,掀开锅盖,一边搅动贝壳面,一边说道:“这道意大利面是你妈妈教我的。她说你小时候煮给你吃的东西里,你最喜欢的就是这一道。她的病来得太快,只能教会我这一道了。你从来就不是只有爸爸陪伴,有妈妈陪你长大……”
  面的雾气好重啊,她撇过头擦掉脸上的蒸气,计时器哔哔哔哔响了……
  (选自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微盐年代·微糖年代》)
其他文献
本书所收各篇,皆为中国最著名之短篇小说杰作,当然中国短篇小说杰作并不止此数。本书乃写给西洋人阅读,故选择与重编皆受限制。或因主题,或因材料,或因社会与时代基本之差异,致使甚多名作无法重编,故未选入。所选各篇皆具有一般性,适合现代短篇小说之主旨。  短篇小說之主旨在于描写人性,一针见血,或加深读者对人生之了解,或唤起人类之恻隐心、爱、同情心,而予读者以愉快之感。小说当具普及性,基本上不当有不可解处,
浩然派发完最后一张喜帖,将未婚妻月蝉送返娘家,回到自己的住所时,瞥见放置在窗口边沿的仙人掌,不知何时已被大风吹落,干瘠的茎叶整片地折断了,还砸裂了花盆的一角,碎片坠落满地。浩然慌忙找来黏纸、胶布、铲子、钢丝,修补了老半天,才勉强将植物与器皿复原,放回原处。完事后才觉得自己的行径毫无意义,不禁哑然失笑。  即将搬迁了,月蝉为他收拾房子时,不止一次对他说:“这棵仙人掌半死不活的,早该丢弃了!”  浩然
耳语者  耳语者坐在我背后  把一个下午平分给蜜蜂和空巢  我没有转身,不知听者是谁  離去的时候只有他一人  右边腮上按着手机和巴掌  看不出来是在语  还是在听  四周无人  依然有耳语者  在我后脑勺平分蜜蜂和空巢  比较古老  甲骨文缓慢爬行,  一半浸泡海水;  如尼文研读石头,  粉末散漫风中。  两部花白胡子,  都沾着肉末和血腥子。  海水咸涩。风  也有凝滞的时候。  它们古老 
最近一些年,有关曾国藩的图书充塞于市,有欣赏他的道德文章的,有赞美他开展“洋务运动”的成就的,也有称许他的官场智慧的……曾国藩是晚清的好官不假,但他是不是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道德纯粹呢?回答应该是否定的。第一,他也曾作假。在弟弟曾国荃攻破天京时,曾国藩夸大攻城的成就,甚至修改《李秀成自述》以作“佐证”,希望为弟弟的“晋身”争取机会。第二,他也同样有虚荣心。曾国盛晚年声名虽盛,却为两件事所累,一是剿捻
评测单位: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  撰稿人:张宁、江威  本期测评参与人员:刘杰、江威、张宁、杜强飞、朱鑫、张杰、刘登明等  在汽车的销售市场中SUV目前仍然是最火热的,各大车企在此摆出了决战的架势。国内自主品牌更是看中了这个阵地,不停地研发与创新,不断的推出符合各自市场定位的最新产品,以期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能够站稳脚跟,展示中国汽车水平。本期测评的东风风神AX5就是东风风神继AX7、A
4月19日,上海国际车展开幕前夕,东风汽车公司在上海举行企业文化建设暨商业道德公约发布会。  东风公司首次以企业文化报告和企业文化指数的形式,系统回顾一年来东风公司践行“和”文化战略的情况,并对文化建设情况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估。  东风企业文化报告分文化引领力报告、文化生产力报告、文化润泽力报告三个部分,呈现了2014年东风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既是东风对践行“和”文化战略的总结与回顾,也是藉此期
一  奶奶在接爸爸打来的电话。刚刚他还阴着脸埋怨爸爸不打电话,现在脸阴得更厉害了。  欢欢靠在门口站着,看院子里“咯咯”走动的老母鸡,它走着走着,尾巴一翘,就射出一泡屎。欢欢决定,以后再不吃鸡蛋了!爷爷咳嗽起来,烟袋在手里一晃一晃的。如果奶奶没接电话,一定又要骂爷爷了。欢欢冲院子里的麻雀“噢哧”一声,它们一哄而飞。欢欢不喜欢奶奶和爷爷吵架,他也不喜欢爷爷抽烟。奶奶说,爷爷身上的烟味有三尺厚,三尺有
鸫鸫,台湾好烫诗杜社长。作品入选台湾多种诗歌选本。现居台北。  河童卷  切开小黄瓜  用熟悉的米饭包裹它,我们习惯它  爱上它。  “不但没有长蹼  游泳也没有比较快呀”  “我们都还是人类  即使贪恋  膜拜  甚至把河童卷起来  放进胃袋”  只能更远  对向的列车  跟此向的列车  同时启动  列车里的镜子  跟对向的  列车里的镜子  都往更遥远的地方移动  而我不在这里  我在的地方有
有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午后都会来到龙江边,漫步,或与江水默默对视。  从小傍着这条江长大,但我一直没弄明白它为什么叫“龙江”。从字面理解,应当是江流蜿蜒如同巨龙,或者江水奔腾有龙吟虎啸之势;再文学点,就要像《约翰·克利斯朵夫》开卷语描述的那般——“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这样才显得气象非凡。  但是很显然,龙江这个名字远远超过了人们对河流本身的想象。它只是一衣带水似的穿城而过,貌不惊人,甚至带点迟
早上六点从车场(POOL)开出,至今将近十点,才接载过两趟搭客,手头仅得二万多盾。斋戒月,大家起早禁食,没事都懒得出门。搭客稀少本是意料中事,偏偏最近的士车行如雨后春笋相继冒出,同行同业竞争剧烈。今年解禁节的回乡费用真不知如何筹起,司机伯乌玛正担心。伯乌玛是乡下村人,当地是红葱产地,但伯乌玛无钱无地,长年替人打工,结婚生一子后,想到改变命运,三年前便与同乡来椰城打天下,刚来椰城人生地不熟,开始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