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floved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语文教学的大头,阅读教学却颇让广大语文教师头大。原因在于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氛围单调沉闷,枯燥乏味,学生缺乏阅读激情,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时间、精力投入不少,成效却不显著。若能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创设情景渲染气氛,就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尽快地进入学习情境,提高课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 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阅读教学;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7-0011-01
  作为语文教学的大头,阅读教学却颇让广大语文教师头大。原因在于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氛围单调沉闷,枯燥乏味,学生缺乏阅读激情,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时间、精力投入不少,成效却不显著。若能合理地将远程教育资源运用于阅读教学中,既能减轻老师的负担,又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一、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教学参考资源提高备课质量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课备得越充分课堂效果就越好。在没有远程教育资源的情况下,认真的老师(特别是新老师)备课往往是将需要查阅大量的书籍资料,各种各样的书籍堆得像小山一样,然后花大把的时间抄到手都抽筋。费时费力,效果不佳。特别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很好的把握文本就必须对作者及写作背景作大量的介紹。在这一环节,要是不用多媒体教学,那就得花很大力气和时间来念和板书。而有了远程教育资源网那就方便多了。我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针对地查找网上现成的教学备课资料,比如作者简介、背景介绍、素材(并且还图文并茂)甚至还有现成的教案、课件等等,打开先浏览一遍,觉得好的合适的,就下载下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就可以运用。在教学《登高》一课时,我就利用了网上的资源。在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这一环节时我应用的网络资源图文并茂,归纳详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还节省了抄写的功夫和时间。
  二、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首先要调动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但如何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呢?我做了大量的实验,最终得到了答案,那就是有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及模式。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多媒体展示一些与阅读有关的内容,创设一个阅读的情境。由于这些媒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将图画、文字、声音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了具体可感的形象,调动了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以生动的图、文、声、像拨动孩子们的心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大家都知道,阅读教学中朗诵是必须的环节,但对《登高》这样深沉悲壮的诗文,像我这样一向阳光的女子是很难准确读出情韵来的。所以教学时我用下载的浑厚的男声配乐朗诵音频播放。当沧桑低沉又略带哭腔的声音响起时,学生一下子就被带入了诗歌壮阔苍凉的意境中,在听读中也自然地体会到了诗人孤苦凄凉的情感。这样做既能避己之短,又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特地在所教学的两个班级做了教学对比。在基础好的那个班用传统式的教学,而在基础差的那个班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结果两班的教学效果区别很大。采用传统教学的那个班我花了很多时间和力气,学生还是不能很好的把握诗人深沉悲凉的情感和潦倒孤苦的形象,而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的那个班却把握得很好。而且还能模仿着示范朗读,诵读得声情并茂。可见,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式的介绍能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恰当的情景创设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不能很好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花再多口舌也是徒劳。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情景的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高昂的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三、合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有助于理解阅读文本的主题
  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中所描写的形象。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语文教学的高层次追求。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这需要教师努力创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化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和爱语文,这更需要教师创造一个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交互情景,让学生走进文本,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从而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思想交流,让阅读教学变成一个双向的对话交互过程。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合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中现成的资源可以缩小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差距。达到资源的优化共享,合理利用,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丰富的图文、形象逼真的动感画面、惟妙惟肖的声音等资源可以很好的创设情景、渲染气氛,既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尽快地进入学习情境,把握阅读文本的主题,从而提高课阅读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杜甫.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登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S
  [2]任志鸿,高中新教材优秀教案(语文必修三)[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4.
  [3]殷利分,刘华荣.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优化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2008.
  [4]汪书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低效率课堂教学行为分析[J].宣武教育,2008(5):21-23.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优化,对于学生人身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达到完善的标准,才能降低学生遇到危险受到伤害的可能性,让学生在校园中安全、快乐的学习和成长。但安全问题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但是实际行动力却较为微小,学生的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学习与成长都将无法顺利进行。因而,本文将对初中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优化进行论述。  关键词 初中学校;安
摘 要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量在日益增长的同时化学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如食品质量问题、环境监测、工业建设等。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是关键所在。本文就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作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化学;思维能力;教学方法;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高年级段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却依旧有一定问题存在,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以及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都造成了比较大的消极影响。要想有效转变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藩篱,采用更具趣味性的方式展开识字教学,从而使识字教学效果得到有效增强,给学生未来的学习成长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年级段;识字教学;趣味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
摘 要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数学教学的需要,更是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  关键词 数学教学;问题意识;  培养;构建;创设;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C961,TU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7-0102-01  美国教育家布鲁
摘 要 学会质疑,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激活思考,把知识融入有趣的挑战活动中,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自主尝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以致用,触类旁通,深化认识结构;总结反思,理清知识体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数学;根植课堂  中图分类号: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190-01  蘇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带着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
摘 要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积极主动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我们站在高处,从整篇课文、整节课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层次、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认真解读文章,使课堂学习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构建;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
摘 要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教育事业中十分伟大的一位教育学家,他所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理论切实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思想,并意识到数学本身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包含着丰富的生活智慧与现实规律,由此积极展开了生活化教学改革探索,促使数学教育回归生活,旨在有效解决知行脱节问题。本文将从使用生活实物、创设生活情境、组织生活实践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落实陶行知先
摘 要 数学是一门关于思维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用到思维的方法。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教师反映,高中数学的教学难度很大。也的确如此,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是数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阶段,很多的学生们在学习这一阶段的过程中也很吃力。究其原因,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作为一名高中数学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研究和发展出关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其中
摘 要 本文结合大量数学课堂实践经验,将创造教学情境、唤醒探究热情、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创新思维这三个方面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以此来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创新意识。  关键词 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3-0018-01  教师重视对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打破传统固化的思维模式,为后期创新思维的发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国家教育部门。教育改革也已开展,并明确素质教育的核心应该在每一个学科它们得以体现。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对培养学生历史素养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解读;运用  中图分类号:D92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7-0175-01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