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老子的教育思想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gak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子,姓李名耳,又号老聃。春秋末期楚国人,生卒年月不可考,略早于孔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著有《老子》一书,后经战国人太史詹加工整理,称为《道德经》,一书二名也。老子的思想以哲学著称,兼及人生哲学和处世之道。其中,涉及教育的不多,但不失为精玉良言,足以资助于当今的教改和为师者。
  【关键词】老子 教育思想 道 原则
  【中图分类号】G40-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254-01
  一、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顺其自然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什么是道?道就是自然,就是规律,就是万事万物的本源。从道出发,老子构筑了他全部思想的基石。什么是最好的教育?符合教学规律,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世间的事情,越是简单,反而越实用;越是复杂,却很难用。教育也是一样。在笔者看来,教育就是个加减问题。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才干、能力,学习做人的道理,这是加。消除好逸恶劳的惰性,化去违背人性的劣根,这是减。这样想来,就不存在应试教育的问题,只有素质教育在其中。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1]天地的法则就是自然的法则,人应当效法天地,顺应自然。教育工作者,要按教育规律办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施教,不做违背学生发展的事。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有多少人能切实去做呢?正如老子所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人莫之能知,莫之能行。”[2]现实中的教育,不正是如此吗?
  二、损有余而补不足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为什么会出现教育不公平、乱收费等问题。其根源就在于我们的教育违背了“天道”。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3]这段话虽然不是在说教育,但却很实用于教育。
  其一,当前我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凡是名牌、重点、名气大的,都是国家教育部门重点保护的对象,无论资金.还是其它方面,都给予扶持。反之,没有名气的则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这就是老子说的“损不足以奉有余”[4]。这是造成教育不公平、乱收费的根源。解决的办法应该是“损有余补不足”[5]。国家应该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诸如资金、师资等各方面的扶持,把最优秀的教师派到这些学校,把最优秀的校长派到这些学饺,增强弱校的实力,以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
  其二,在教学实践中,每个教育工作者也应该遵循老子的原则.对优秀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关爱;对骄傲自满的学生要给予抑制,对信心不足、自卑感强的学生,要给予极大的鼓励。然而,在现实中笔者发现,我们不少教师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优秀学生给予百般呵护,对学习有困难、“捣乱”的学生却百般的排斥,甚至放弃。这不仅违背了教育教学原则,也不符合“天道”。
  三、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6]
  老子的这段话,体现了教学相长和师生互动的原则.任何人的知识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尽知尽能,教师也是如此。教学中,我们提倡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师生之间也是这样,能者为师。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7]”唯虚怀若谷者能之。
  另外,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最好的态度就是关爱,不要放弃。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8]”又说:“人之不善,何弃之有。[9]”果真做到这样,对学生就是一视同仁,也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个教师付出极大努力。要以“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10]的认识,来对待教育工作。否则,“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11]”
  四、学不学和教不教
  这两句话在今本《老子》中为“学不学,复众之所过。[12]”而在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和丙本中同出而异文。甲本为“学不学,复众之所过。”丙本为“教不教,复众之所过。”显然,《老子》原文应为“学不学,复众之所过。”而无“教不教,复众之所过。”但笔者认为,虽为错简,却均对教学有用。
  这两句话的解释,有两种意见。第一种认为:“学不学,复众之所过。”就是学习没什么可学的,重复前人所经历过的。“教不教,复众之所过。”[13]就是教化本身也没有什么可教的,只是重复前人经历过的。第二种意见与之截然不同。“学不学,复众之所过。”意思是学习别人没有学过的,改正众人所经历过的。“教不教,复众之所过。”意思是教别人没有教过的,改正众人所经历过的。第一种意见,要求教育工作者继承前人的东西,并把它传授给学生,强调的是传承文化。第二种意见要求教育者要敢于创新,勇于超越前人。两种意见,在孔子思想中被表达为“述而不作”和“温故而知新”[14]。笔者认为,今天的教师,应该是继承型和创新型的统一体。既要继承前人的成果,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又要不断的更新知识,冲破束缚,做创新型教师。
  五、实践出真知
  老子说:“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15]这段话关键是修字。笔者理解,修就是修身,引申为实践。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亲身实践,得到是真实的。实践于家,得到就会有余。实践于一乡,得到的就长久。实践于一邦,得到的就丰满。实践于天下,得到的就普及。”在这里,老子强调知识来源于实践,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实践。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从亲身实践到实践于天下,反映了老子的实践论是有层次的,它遵循了由低到高,由近到远,由易到难的渐进原则。我们在教育学生时,也应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要从他(她)们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家里面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6]”
  六、总结
  综上所述,老子的教育思想,的确有独到之处。但在老子的思想中也有“愚民”的主张,如他提出“常使民无知无欲”[17]的思想,就应该批判。这是我们学习和借鉴老子教育思想时特别要注意的。
  参考文献:
  [1]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2]出自《道德经》第七十章
  [3]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4]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5]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6]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7]出自《论语·述而》
  [8]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9]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二章
  [10]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11]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12]郭店楚简《老子》甲本
  [13]郭店楚简《老子》乙本
  [14]出自《论语·为政》
  [15]出自《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16]出自《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17]出自《道德经》第三章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教学中要让语文课“流动”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交流与互动 思维火花 创新思维 语文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的笔尖灵动起来呢?  一、打破思维,引发创新  1、别出心裁,题目要创新。文章要好,题目要巧。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文章能不能吸引读
通过溃坝计算可以对堰塞坝的溃决影响作出定量估计,以制定有效的除险方案和避险措施。采用MIKE11溃坝洪水计算模型,对唐家山堰塞湖不同溃决历时、溃口形状及溃口发展过程情况
【摘 要】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即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自主探索;通过有价值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自主领悟新知;通过指导多种训练,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生动起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该
在产品内分工及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产业转移是产业链延伸、地方落脚与地方产业链对接、融入与整合协作的过程,区域产业链协作是产业转移促进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条
【摘 要】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农村小学存在着教师不懂教,学生不会说、不敢说、说不好的弊端,因此教师要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乐于表达,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本文结合个人体会和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来谈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余靖是北宋一位内涵丰富、学养很高的文化名人。近二三十年以来,学界对他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余靖生平事迹
【摘要】本文从学习者需求分析的意义入手,探讨在学术英语教学中学习者需求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对学术英语教师的要求。  【关键词】需求分析 学术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011-01  学术英语教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作为高等教育的学术教育和研究基础而受到广泛重视。学术英语的教学对象主要为英语不是母语,但在求学中需要使用英语作为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