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义成分分析法局限的再探讨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hiiu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拟揭示语义成分分析法在结构主义视角下的局限性。首先,介绍了语义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内容。其次,综述了语义成分分析法局限及对其所做的相关评述。最后,揭示了语义成分分析法在结构主义视角下的局限是忽略了结构本身也可能参与语义建构这一事实。
  关键词:语义成分分析;局限;结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1
  语义成分分析法源于欧洲和美国。欧洲语义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先驱是丹麦语言学家Hjemslev,这种分析方法是由语音学中的区别特征派生而来的;而在美国最早研究语义成分分析的其实是人类学家。(尚晓华,高洋,徐瑾,2010)
  1.语义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内容
  语义成分分析法认为词义是由一组语义成分组成的。语义成分也常被称作义素或语义特征。义素是结构主义语义学用来描述语义的最小意义单位,是义位的组成成分,也叫区别性语义特征。(张志毅,张庆云,2001:23)
  语义成分分析基于对词的整体意义可分的假定而对分解出的语义成分进行分析。如:语言学家从boy, girl, man和woman中提取一个共同因子,表示人类。类似的,从boy和man中提取共同因子表示男性,从girl和woman中提取或<—MALE>表示女性,MALE前的符号“—”意为“非”。为区别man、woman与boy、girl这两组词,语言学家从man、woman提取因子表示成人。因此,上述单词可用这3个因子表示为:
  Man =
  Woman = <—MALE>
  Boy = <—ADULT>
  Girl = <—MALE> <—ADULT>
  由此可以看出,语义成分分析是通过具有表意特征的因子构造词义。(尚晓华,高洋,徐瑾,2010)
  2.结构主义视角下的语义成分分析法的局限
  在结构主义视角下分析语义成分分析法的局限,并不是为了从根本上否定語义成分分析法,而是要指出语义成分分析法并没有把握结构主义的合理精髓。
  1933年,Bloomfield的《语言论》出版,标志着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熊兵,2007:12)Bloomfield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观是受索绪尔的语言科学观启发。索式眼中的科学语言学的特点在于:能以抽象化—理想化的方法界定研究对象,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出发,以公理—演绎法建构系统的语言理论。(周频,朱文茜,2013)Bloomfield正是在这样的语言科学观的基础上开创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此后,从形式出发,而不是从意义出发成为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所遵从的语言研究的基本原则。(熊兵,2007:12)
  对于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而言,语言描写与分析的过程就是切分语言材料、归并语言单位,并说明单位间配列关系的过程。具体来讲,这一过程可分为两大步:首先提取独立的语言单位(音位),并在此基础上考察这些单位及其序列的配列关系;然后提取独立的形态单位(语素),并在此基础上考察这些单位及其序列的配列关系。(Harris,1951:6)由此可以看出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关注的是语言的形式结构。
  语义成分分析法这种对语义的切分本身就是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故语义成分分析法被认为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产物。可是,语义成分分析法仅仅借用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切分方法,而忽略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原来切分的对象是语言形式,而语义成分分析法切分的语言的意义。这样使得对语义的进一步切分具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切分的结果就是得到一些独立的无形式的抽象实体。这是基于语言形式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在应用于语言意义研究时必然会面临的困境。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尽管结构主义在语言意义研究中的应用必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性,但结构主义的合理内核并没有被语义成分分析法吸收。
  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语言形式的切分并不是胡乱切分的。比如语素(morpheme)是结构主义语言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语法单位。在结构主义者看来,所谓语法,就是对一种语言中的所有语素进行提取、归并,并对其配列关系予以描写和说明的一个体系。(熊兵,2007:67)而语义成分分析法所使用的特征因子切分随意性很强。更重要的是,结构主义语言学不仅注重对语法单位的切分,更注重对这些单位进行归并配列。语法单位的归并配列关系才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合理精髓,因为它解释了为何句子的意思不等于单个词的意思的简单相加。
  3.结语
  语义成分分析法所受的批评往往来自对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批评,这类批评主要来自持认知语言学观的学者。事实上这类批评并不完全合理。因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形式,而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的意义研究,两者是在不同层面讨论问题。语义成分分析法试图从结构主义的视角研究词义,这本身就会遇到语言形式和意义这一根本性的矛盾,其受指责无可厚非。但令人遗憾的是,结构主义的合理内核并没有被纳入语义成分分析法,语义成分分析法忽略了结构本身也可能参与意义建构并 成为整体意义的一部分的事实。
  参考文献:
  [1]尚晓华, 高洋, 徐瑾. 语义学中的语义成分分析再探析[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1).
  [2]张志毅, 张庆云. 词汇语义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23.
  [3]熊兵.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4]周频, 朱文茜. 对索绪尔语言理论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探析与反思[J]. 当代外语研究, 2013, (7): 19 - 24.
  [5]Harris Z S. Methods in Structural Linguistic[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1: 6.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陈青(1993-),女,汉,福建省南平市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  [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2  语法化是历史语言学领域一直关心的问题,虽然关于语法化的定义也尚未“拍板定案”。不过当前学界比较认同的应该是Hopper
摘 要:柳永是我国宋代时期的著名词人,一生当中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羁旅词,对我国诗词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羁旅词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从意象表达、人物形象、结构布局以及修辞手法等方面对柳永羁旅词的艺术手法进行了鉴赏,通过鉴赏,将词人的羁旅愁情进行展现,进而增强读者对词人以及羁旅词的了解,促进我国古代诗词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柳永;羁旅词;艺术手法  [中图分类号]:I206 [
摘 要:在欧洲戏剧界享誉盛名的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一生创作了多部脍炙人口的德语戏剧名著,其中《老妇还乡》的问世直接奠定了其在戏剧界的泰斗地位。该剧在借鉴传统戏剧表现形式的同时,也利用大篇幅夸张,荒诞的戏剧表现形势呈现出作者对“悲喜剧”戏剧效果的灵活运用。为什么作者要在同一个戏剧中运用如此强烈的悲剧与喜剧色彩对比,本文将以《老妇还乡》为例解析迪伦马特借此想要达到的戏剧效果。  关键词:迪伦马特;《老
摘 要:韩愈先生的《进学解》是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恒兀兀以穷年”一句中“兀兀”一词在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被解释为“劳累的样子,”笔者认为不妥,应解释为“勤奋刻苦的样子”。  关键词:兀兀;进学解;新释;勤勉  作者简介:易媛(1994-),女,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辞典学、词汇学。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作者简介:余弦(1993-),男,汉族,重庆市万州区人,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法律硕士(在读),为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第十三届成员之一,曾远赴国家级贫困县支教一年。  我们认为,青春的梦,应趁着最美的光景在最好的年华里绽放。  2015年的夏天,怀着对大山的期待,我们一群年轻的支教伙伴从西南政法大学来到祖国西部陌生的贫困县——巫溪县。后经分配,我和另一位伙伴去往百步村尖山中学校任教。  初到这
摘 要: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庄》中领导者通过对平等话语权的控制,肆意剥夺和恶意扭曲他人话语,从而控制大众的思想,并成为真正拥有发言权和能发号施令的独裁者。话语权利不平衡和恶性转化则是最显著的两个表现。  关键词: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庄;极权主义;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2  一、简介  乔治.奥威尔是二十世
摘 要:《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小说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涓生与子君追求恋爱自由和个性解放,冲破封建礼教结合在一起,最后却以悲剧收尾的故事。尽管小说诞生将近百年,但其中蕴含的爱情观,仍对现代青年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将从“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爱情并不是人生全部的要义”“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伤逝;情观;当代青年;意义  作者简介:徐夏丽
摘 要:《木鱼歌》是美国作家林露德以华人果树专家吕金功的故事为主线,从旁观者的角度结合历史和小说虚构,讲述其在美国艰苦奋斗的故事。这本书中,小说主人公吕金功从未以叙述者的身份开口说过一句话,在自己的故事里始终保持沉默,暗示了他在文化创伤之下“失语”的境况。本文从创伤理论批评出发,讨论吕金功早期受到的文化创伤和心理创伤,揭示吕金功在創伤下“失语”的原因,并简单讨论其进退两难的文化困境。  关键词:失
摘 要:宗教色彩是《格萨尔王传》中的重要元素之一,为伟大的格萨尔王提供了灵魂、社会历史环境以及新鲜活泼的生命气息。尤其是藏传佛教,对于《格萨尔王传》的逐步完善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格萨尔王传》可以看作是佛教以文学形式对外进行的一种传播与扩散,以格萨尔王为执行者与领导者,对于佛教的传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格萨尔王传》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领域的一朵奇葩,就像蒙古族人民所传颂的《蒙古秘史》
摘 要:中华书局出版的《后汉书》(以下简称局本)是目前学界公认的最权威的本子,但其中还是有不少问题。本文则是利用唐写本《群书治要》对《后汉书》进行比堪,旨在对其中异文进行讨论。  关键词:后汉书;群书治要;异文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01  1、页742《祭遵传》:其后会朝,帝每叹曰:“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